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庆波专利>正文

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644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7
一种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包括上栓体和下栓体,下栓体的下端与地下管道三通立管连接,上栓体上竖直旋合有螺杆Ⅰ,下栓体包括:阀壳体、大浮体、小浮体、止水胶圈Ⅱ以及止水胶圈Ⅲ,下栓体采用浮体阀止水技术,利用管道内水的浮力实现了自动关闭功能,彻底解决了传统给水栓手动关闭且经常因疏于管理造成漏水的技术难题。同时由于开启时,先将小浮体向下推开,泄流减压,然后再带动大浮体向下移动并全部开启,这种两次开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开启力。水流可以从大浮体外侧和大浮体内侧分别通过,水流顺畅,小浮体顶面面积较小,消除了真空负压形成的条件,彻底解决了以往给水栓因水流不畅和真空负压而造成运行震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灌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
技术介绍
给水栓在农田管道灌溉工程中担负着由地下管道向田间地面输水配水的重要功能,在田间面广量大,与田间农机耕作关系极为密切,是农民群众应用最多的最重要的管道工程附属设施之一。由于目前给水栓这一产品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没有专业的科研机构立项研究,没有专业的生产企业,致使这一产品研发相对滞后,产品功能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传统给水栓多为整体式结构,须安装于地面以上并需采取保护装置进行保护,造成影响农机耕作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外压止水、手动启闭。由于给水栓面广量大,经常因疏于管理而导致松动漏水,每逢灌溉之前,需组织人员到田间逐一检查是否关紧,费工费时,管理困难;三是启闭扳手易于仿制,造成随意启闭、私自盗水灌溉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按轮灌制度有序灌溉;四是功能单一,只能手动开启和关闭,不具备自动关闭、用水计量、多向出水、进气排气、保护管道等综合功能;五是无用水计量装置,无法计量水量到农户,无法按水量收费到户;六是保护装置多为现场砌筑,费工费时,占用农田。与本专利技术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是本专利权人宋庆波2014年1月25日申请的“浮体式农田管道灌溉多功能给水栓”(专利证号:ZL201410034701.7),该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给水栓在功能上已趋于完善,但部分结构部件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浮体阀升降轨道为下栓体壳体内壁上的滑道和浮体阀侧壁上的滑槽,浮体阀随水的浮力作用而升起,随水的回落因重力作用而降落,在升起和降落过程中,由于水流冲击作用会导致个别情况下出现滑道、滑槽“犯卡”现象,从而导致自动关闭不严而漏水。2、浮体止水阀为整体结构,受水的浮力面积较大,当管道水压力较大时给水栓的开启力很大,从而导致上栓体与下栓体快速接头卡扣、卡榫以及驱动螺母等受力部件容易损坏等问题较为突出;3、运行时水流从浮体止水阀周围流过,由于滑道、滑槽对水流有一定影响,造成水流不畅;同时由于浮体阀顶面面积较大,在高速水流通过时易在浮体顶面形成真空负压区。在水流不畅和真空负压两个因素作用下,造成运行时产生震动现象较为严重;4、浮体阀顶部的止水胶圈镶嵌于下栓体腔内顶部的凹槽内,由于固定不牢,在高速水流冲击作用下易脱落漏水;5、上栓体底部止水胶圈放置于快速接头帽内,由于固定不牢而造成易脱落丢失;6、上栓体出水处与软管连接方式为现场绑扎连接,使用较为麻烦且存在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浮阀升降不卡涩、浮阀开启力度小、运行平稳的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本专利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包括上栓体和下栓体,下栓体的下端与地下管道三通立管连接,上栓体上竖直旋合有螺杆Ⅰ,下栓体包括:阀壳体,四周密闭,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口,其上端设置有与上栓体的快接头相连接的出水口;大浮体,为筒形结构,其沿阀壳体的轴向滑动安装于阀壳体内,所述大浮体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N个通水孔,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小浮体,沿大浮体的轴向滑动安装于大浮体内;止水胶圈Ⅱ,安装于阀壳体内;以及止水胶圈Ⅲ,安装于大浮体的上端,大浮体相对阀壳体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Ⅱ相接触且小浮体相对大浮体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Ⅲ相接触时,下栓体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相封闭。为了提高导向性,还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阀壳体中的导套以及竖直安装于大浮体底部且与大浮体相同轴的导杆,所述导杆滑动插装于导套的内孔中,所述大浮体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为了实现大浮体快速回位,上述导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大浮体相接触,其下端与支架相接触。优选的,上述支架为十字形结构。为了减小摩擦力,还包括设置于阀壳体中的轨道支架,所述轨道支架由圆环形的上环体以及圆环形的下环体构成,上环体与下环体之间通过X个竖直设置的轨道立柱连接,X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上环体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圈,止水胶圈Ⅱ下端设置有与凸圈相匹配的环形槽,下环体上设置有定位卡槽,轨道支架通过下端的定位卡槽与支架插接,其上端的凸圈插装于止水胶圈Ⅱ的环形槽中,所述大浮体的外端面与各个的轨道支架内侧的轨道面相接触。为了减小摩擦力,上述大浮体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Y个竖直设置的滑道,Y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小浮体的外端面与各个滑道的轨道面相接触。为了确保低压状态下封水效果,上述止水胶圈Ⅲ的下端设置有环形的凸圈,小浮体相对大浮体滑动至最上端时,凸圈与小浮体上端面密封接触。为了连接方便且提高密封性,上述上栓体的出水口与输水软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相连接,所述阀壳体的进水口内部设置有锥孔,所述上栓体下端设置有与锥孔锥度相匹配的锥体,所述锥体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止水胶圈Ⅰ安装于凹槽中,当上栓体通过快接头与下栓体连接时,锥体的外锥面与锥孔的内锥面相接触,且止水胶圈Ⅰ的外端与锥孔的内锥面密封接触。为了实现防尘防盗,还包括防尘防盗盖,所述防尘防盗盖上端设置有把手,其通过下端设置的卡扣扣合于阀壳体上端出水口中,防尘防盗盖通过锁止机构与阀壳体锁止固定,所述防尘防盗盖与阀壳体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垫块。进一步的,上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防尘防盗盖上的螺孔、设置于阀壳体内壁上的卡榫、锁帽、同轴设置于螺孔上且内径大于锁帽外径的凹孔、设置于锁帽下端的螺杆Ⅱ、同轴设置于螺杆Ⅱ下端的锁轴以及钥匙杆,所述螺杆Ⅱ旋合于螺孔中且锁帽位于凹孔内时,锁轴插入卡榫中,所述钥匙杆下端设置有与锁帽相配的插槽,所述锁帽内设置有键孔,所述插槽内设置有与键孔相配的钥匙键,所述钥匙杆上端设置有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栓体采用浮体阀止水技术,利用管道内水的浮力实现了自动关闭功能,彻底解决了传统给水栓手动关闭且经常因疏于管理造成漏水的技术难题,从传统的外压上水改变为内压止水,实现了低压零压不漏水,压力越大关闭越紧的止水功能,彻底解决了传统给水栓普遍采用外压止水,水压力越大越容易漏水的问题。同时由于开启时,先将小浮体向下推开,泄流减压,然后再带动大浮体向下移动并全部开启,这种两次开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开启力。水流可以从大浮体外侧和大浮体内侧分别通过,水流顺畅,小浮体顶面面积较小,消除了真空负压形成的条件,彻底解决了以往给水栓因水流不畅和真空负压而造成运行震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栓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栓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轨道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浮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大浮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尘防盗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止销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钥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栓体2.下栓体3.输水软管4.防尘防盗盖11.螺杆Ⅰ12.快接头13.锥体14.凹槽15.止水胶圈Ⅰ16.快速接头21.阀壳体22.卡榫23.轨道支架24.止水胶圈Ⅱ25.大浮体26.小浮体27.锥孔28.止水胶圈Ⅲ29.导杆210.支架211.导套212.弹簧213.凸圈214.通水孔215.滑道216.通气孔23.1上环体23.2下环体23.3轨道立柱23.4定位卡槽23.5凸圈41.卡扣42.把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包括上栓体(1)和下栓体(2),下栓体(2)的下端与地下管道三通立管连接,上栓体(1)上竖直旋合有螺杆Ⅰ(11),其特征在于:下栓体(2)包括:阀壳体(21),四周密闭,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口,其上端设置有与上栓体(1)的快接头(12)相连接的出水口;大浮体(25),为筒形结构,其沿阀壳体(21)的轴向滑动安装于阀壳体(21)内,所述大浮体(25)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N个通水孔(214),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小浮体(26),沿大浮体(25)的轴向滑动安装于大浮体(25)内;止水胶圈Ⅱ(24),安装于阀壳体(21)内;以及止水胶圈Ⅲ(28),安装于大浮体(25)的上端,大浮体(25)相对阀壳体(21)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Ⅱ(24)相接触且小浮体(26)相对大浮体(25)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Ⅲ(28)相接触时,下栓体(2)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相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包括上栓体(1)和下栓体(2),下栓体(2)的下端与地下管道三通立管连接,上栓体(1)上竖直旋合有螺杆Ⅰ(11),其特征在于:下栓体(2)包括:阀壳体(21),四周密闭,其下端设置有进水口,其上端设置有与上栓体(1)的快接头(12)相连接的出水口;大浮体(25),为筒形结构,其沿阀壳体(21)的轴向滑动安装于阀壳体(21)内,所述大浮体(25)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N个通水孔(214),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小浮体(26),沿大浮体(25)的轴向滑动安装于大浮体(25)内;止水胶圈Ⅱ(24),安装于阀壳体(21)内;以及止水胶圈Ⅲ(28),安装于大浮体(25)的上端,大浮体(25)相对阀壳体(21)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Ⅱ(24)相接触且小浮体(26)相对大浮体(25)滑动至最上端与止水胶圈Ⅲ(28)相接触时,下栓体(2)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相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支架(210)安装于阀壳体(21)中的导套(211)以及竖直安装于大浮体(25)底部且与大浮体(25)相同轴的导杆(29),所述导杆(29)滑动插装于导套(211)的内孔中,所述大浮体(25)的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2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9)上套装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的上端与大浮体(25)相接触,其下端与支架(210)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0)为十字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浮体式多功能给水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阀壳体(21)中的轨道支架(23),所述轨道支架(23)由圆环形的上环体(23.1)以及圆环形的下环体(23.2)构成,上环体(23.1)与下环体(23.2)之间通过X个竖直设置的轨道立柱(23.3)连接,X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所述上环体(23.1)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凸圈(23.5),止水胶圈Ⅱ(24)下端设置有与凸圈(23.5)相匹配的环形槽,下环体(23.2)上设置有定位卡槽(23.4),轨道支架(23)通过下端的定位卡槽(23.4)与支架(210)插接,其上端的凸圈(23.5)插装于止水胶圈Ⅱ(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庆波
申请(专利权)人:宋庆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