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54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25
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包括基布和紫外线反射层,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采用真空沉积技术形成,靶材包括Ti、Fe、Al、Zn、Cu、W、Mg、Au、Ag、Cr、Ni、V、Co、C、N、O、Si、Pt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该产品采用真空沉积技术,能使织物表面形成紫外线反射层,该紫外线反射层对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反射和散射能力,因此提高织物的防紫外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
技术介绍
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需求随着科技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上升,除了舒适、健康、安全的基本要求,防紫外线逐渐成为织物的热点需求之一。根据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可分为UVC(波长200-280nm),UVB(波长280-320nm)和UVA(波长315-340nm)三类。其中,UVA可直接穿透至肌肤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导致皮肤松弛并产生皱纹。而UVB能量很强,易造成紫外线过敏引发的日光性皮炎,并导致黑色素的形成,引发色斑、暗沉、皮肤光老化、粗糙、皮肤癌等症状。总体来说,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皮肤红、灼、热、痛,以及令肌肤失去活性,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引发过敏性肤质,对人体皮肤危害较大。现有的防紫外线织物,均采用纺织品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原理,使用紫外线遮蔽剂,即一种能反射或吸收紫外线的物质,以达到防紫外线保护皮肤的目的。主要工艺为采用浸渍、印花、树脂、微胶囊等技术将紫外线遮蔽剂处理到纺织品上,另一种方法是生产防紫外线纺线,然后织成织物。紫外线遮蔽剂分为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和无机类紫外线反射剂两种。有机类包括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和受阻胺类,该有机化合物吸收紫外线后进行能量转换,以热能或其他低能辐射释放能量。无机类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陶土、碳酸钙,这些物质折射率高,主要对紫外线反射和散射。然而有机类紫外线吸收剂主要为芳香类有机化合物,毒性强,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人体危害极大。而处理在纺织品上的无机紫外线遮蔽剂涂层,需要粘合剂解决与有机纺织原料亲和性差的问题,同时分散不均匀易团聚。除此以外会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剥落导致防晒效果减弱直至消失。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工艺步骤繁杂,成本高,不利于日常生活应用。且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防晒衣物普遍存在透气性差的缺陷因而影响舒适度和亲肤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该产品采用真空沉积技术,能使织物表面形成紫外线反射层,该紫外线反射层对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反射和散射能力,因此提高织物的防紫外线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包括基布和紫外线反射层,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采用真空沉积技术形成,靶材包括Ti、Fe、Al、Zn、Cu、W、Mg、Au、Ag、Cr、Ni、V、Co、C、N、O、Si、Pt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反射层的厚度为1-200nm。优选的,所述真空沉积技术包括真空热蒸发沉积、电子束沉积、离子镀膜、磁控溅射。优选的,所述紫外线反射层为单层或多层。一种上述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对基布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污渍;基布上卷进放卷室,放卷室真空度保持在0.5-1E-9Pa区间;基布进加热室,使基布温度上升到2-180℃,加热室真空度保持在0.5-1E-9Pa区间;基布进预真空室,室内真空度保持在0.5-1E-9Pa区间;当镀膜室真空度到达1E-3Pa以上时,基布进镀膜室,采用真空沉积法使基布上形成紫外线反射层,靶材包括Ti、Fe、Al、Zn、Cu、Mg、Au、Ag、Cr、Ni、V、Co、C、N、O、Si、Pt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功率区间为50-30000W;基布进收卷室,收卷室真空度保持在0.5-1E-9Pa区间;取出成品布,取样检测。整个过程为流水线式操作,布匹运行速度为0.3m/min至100m/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处理基布前,大部分紫外透过基布照射到人体,紫外线透过率>85%,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处理基布后,所制备的镀膜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5%,其紫外线防护系数等级评定大于40,且紫外线反射率可达到基布的四倍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织物的防紫外线性极其明显,其防紫外线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织物的紫外线反射层与基布结合程度较高。本专利技术所述织物的柔软度较高,透气性较好,穿着体验较好。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降低织物的基布组织规格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采用真空沉积法,无任何固态、液态、气态的污染物排出,极大的降低了织物防紫外线处理工艺中对水的需求量,符合绿色环保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织物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紫外线反射层,2-基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基布为棉,对基布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污渍;基布上卷进放卷室,放卷室真空度保持在1-1.5E-1Pa区间;基布进加热室,使基布温度上升到75℃,加热室真空度保持在1-1.5E-1Pa;基布进预真空室,室内真空度保持在5E-2Pa;当镀膜室真空度到达1E-3Pa以上时,基布进镀膜室,采用真空沉积法使基布上形成紫外线反射层,靶材为TiO2靶,磁控溅射功率为1800W;基布进收卷室,收卷室真空度保持在1-1.5E-1Pa区间;取出成品布,取样检测;整个过程为流水线式操作,布匹运行速度为38m/min。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基布为棉,对基布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污渍;基布上卷进放卷室,放卷室真空度保持在2E-1Pa区间;基布进加热室,使基布温度上升到58℃,加热室真空度保持在2E-1Pa区间基布进预真空室,室内真空度保持在3E-2Pa区间;当镀膜室真空度到达1E-3Pa以上时,基布进镀膜室,采用真空沉积法使基布上形成紫外线反射层,靶材分别为Ti、Ag,溅射功率分别为2500W、3000W;基布进收卷室,收卷室真空度保持在2E-1Pa区间;取出成品布,取样检测;整个过程为流水线式操作,布匹运行速度为23m/min。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基布为涤纶,对基布进行前处理,去除表面污渍;基布上卷进放卷室,放卷室真空度保持在0.7E-1Pa区间;基布进加热室,使基布温度上升到89℃,加热室真空度保持在0.7E-1Pa区间基布进预真空室,室内真空度保持在8E-2Pa区间;当镀膜室真空度到达1E-3Pa以上时,基布进镀膜室,采用真空沉积法使基布上形成紫外线反射层,靶材分别为Zn、TiN、Ag,磁控溅射功率分别为5000W、7000W,2500W;基布进收卷室,收卷室真空度保持在0.7E-1Pa区间;取出成品布,取样检测;整个过程为流水线式操作,布匹运行速度为46m/min。参照国标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对实施例1-3及棉、涤纶两种基布进行UPF值测定,处理前,棉基布UPF值为3,涤纶为17,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处理后,实施例1,2,3,UPF值均大于40,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如表1所示,按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处理后,实施例1、实施例2的紫外线反射率数值均比棉基布的大幅度提高。表1具体例棉实施例1实施例2相对紫外线反射率100%410%442%如表2所示,按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处理后,实施例3的紫外线反射率数值比涤纶基布的大幅度提高。表2具体例涤纶实施例3相对紫外线反射率100%453%上述实施例1-3所述的基布为棉、涤纶,本专利技术选择防紫外线功能较差的棉、涤纶作为对比基布,以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包括基布和紫外线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采用真空沉积技术形成,靶材包括Ti、Fe、Al、Zn、Cu、W、Mg、Au、Ag、Cr、Ni、V、Co、C、N、O、Si、Pt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包括基布和紫外线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反射层采用真空沉积技术形成,靶材包括Ti、Fe、Al、Zn、Cu、W、Mg、Au、Ag、Cr、Ni、V、Co、C、N、O、Si、Pt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反射层的厚度为1-20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沉积技术包括真空热蒸发沉积、电子束沉积、离子镀膜、磁控溅射。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反射层为单层或多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实现防紫外线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对基布进行前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川余荣沾刘琼溪张欣尹华平梁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生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