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热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052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机;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蒸汽动力机组都采用抽汽回热循环,随着机组容量不断增大,机组再热之后的各级抽汽过热度大大增加,过高的过热度一方面增加了热力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影响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道的设计规格,增加了投资成本。随着二次再热机组的逐渐增多以及主蒸汽参数的进一步提高,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过高的问题日益凸显,由此造成的不可逆损失以及成本的增加的后果越发值得重视。因此,如何减少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进一步提高热力系统效率并降低工程投资,是目前火力发电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回热系统中的抽汽过热度问题,提供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利用主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共同构建出双机回热模式,再通过调节阀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和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实现给水泵汽轮机供能多少的控制;具体地,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情况下,减少流经给水泵汽轮机相应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即通过调节阀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如此便可以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耗汽,从而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供能。与此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通过上述方案有效解决了热力系统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问题,有效节约能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厂热力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机;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工质来自于所述主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气。优选地,所述主汽轮机为一次再热机组或二次再热机组。优选地,所述主汽轮机为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优选地,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抽汽方式为一级抽汽或多级抽汽。优选地,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给水泵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之间或设置在每个加热器的输入端。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除氧器,连接在所述给水泵的输入口端,用于为流经所述给水泵的给水除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阀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如此便可以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耗汽,从而减少给水泵汽轮机的供能。与此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通过上述方案有效解决了热力系统在中低负荷下给水泵汽轮机提供的能量大于给水泵的功耗的问题,有效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厂热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汽轮机2给水泵汽轮机3给水泵4发电机5调节阀6第一加热器组7第二加热器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远、近”是指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厂热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主汽轮机1、给水泵汽轮机2、给水泵3、发电机4、调节阀5、第一加热器组6以及第二加热器组7;其中,主汽轮机1驱动发电机4发电,给水泵汽轮机2驱动给水泵3输送给水,给水泵3在给水泵汽轮机2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6及第二加热器组7泵送给水;同时,主汽轮机1和给水泵汽轮机2共同构建成双机回热模式,主汽轮机1和给水泵汽轮机2都提供抽汽给相应的加热器组加热流经该加热器组的给水,该给水泵汽轮机2可以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采用背压抽汽式汽轮机可以实现通流情况提高,并提高作业效率;具体地,主汽轮机1提供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2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第一加热器组6在接收到主汽轮机1提供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第二加热器组7,在接收到给水泵汽轮机2提供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调节阀5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或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具体地,根据工况需求,增加或减少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或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同时,增加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的给水,维持锅炉入口的给水温度。在系统高负荷的情况下,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较大,然而随着负荷的降低,可以通过调节阀5减少流经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进而给水泵汽轮机2的供能减少,同时给水泵汽轮机2可提供的抽汽也随之减少,以避免给水泵汽轮机2的供能大于给水泵3的耗功,有效避免了能源浪费,有效减少了回热系统中的不可逆损失并提高了热力系统的效率。在实施例中,给水泵汽轮机2的工质可以来自于主汽轮机1的抽汽也可以来自于主汽轮机1的排汽,在给水泵汽轮机2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的情况下,给水泵汽轮机2的工质来源可以为主汽轮机1的高压缸或超高压缸的排汽。然而不同于传统纯凝式的给水泵汽轮机的是,主汽轮机1的高压缸或超高压缸的排汽在给水泵汽轮机2做功后,部分蒸汽还经过除氧器或低压加热器进行二次利用。部分蒸汽未经过再热,过热度减少,可以通过降低了相关管道、阀门、加热器的材料等级,进而节约管道、阀门及其他设备的制造成本。在实施例中,给水泵汽轮机2的抽汽还可以加热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2的抽汽方式可以为一级抽汽或多级抽汽,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在实施例中,主汽轮机1可以为一次再热机组也可以为二次再热机组,通过采用一次再热机组作业的方式将蒸汽经过锅炉进行再次加热并使用提高机组的作业效率,在成本使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二次再热机组作业的方式,可在一次再热机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机组的作业效率。在实施例中。主汽轮机1可以为湿冷机组也可以为空冷机组,可根据电厂所在的地理环境选择使用湿冷机组或空冷机组,具体地,在水源较多的南方地区可以采用湿冷机组进行冷却的方式,而在北方水源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空冷机组进行冷却的方式。在实施例中,调节阀5的安装可以根据成本或控制精度需求安装一个或多个调节阀5,在安装一个调节阀5的情况下,可以将调节阀5安装在给水泵3和加热器之间,例如,安装在给水泵3和加热器之间输水管的分支点上,通过调节阀5调节流经第一加热器组6和第二加热器组7的给水流量;调节阀5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加热器的输入端,分别控制流经每个加热器的给水流量。在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组6和第二加热器组7可以为一级加热器组也可以为多级加热器组,该加热器组为一级加热器组的情况下,加热器组中的所有加热器的加热温度统一;在该加热器组为多级加热器组的情况下,可以设定多级加热温度范围,首先将给水泵3输送的给水在第一级加热器组中加热至第一温度范围,在第一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发电机;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发电机;主汽轮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还用于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一加热器组的给水;给水泵汽轮机,用于驱动给水泵的输送给水,并提供抽汽以加热流经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所述给水泵,在所述给水泵汽轮机的驱动下,给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泵送给水;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用于在接收到的抽汽的作用下加热流经该所述第一加热器组及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以及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一加热器组或第二加热器组的给水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泵汽轮机为背压抽汽式汽轮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加飞郝卫张磊刘颖华张俊杰罗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