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凸字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0351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35~65%;丙烯酸酯类单体:12~35%;光引发剂:4~8%;填料:10~25%;助剂: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产品印刷适应性好,固化成膜后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减少后道工序造成的墨层破裂问题;2、本产品原料均为环保原料,VOC排放少,因此在印刷品中不会有有毒有机物的残留,保证了印刷品的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3、本产品性能稳定,墨层纹理均匀性好,边缘清晰度好,附着力强、耐磨性能优良,印刷效果好;4、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V凸字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V凸字油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墨

技术介绍
凸字油墨干燥速度快、附着力强、表面硬度高,立体浮雕效果强,手感佳,最大厚度可达毫米级别,是取代传统的凸字冲压工艺及具有防伪功能的特种油墨。凸字油墨适合于在各种纸张、PVC以及金银卡纸上。凸字油墨有着不同于传统印刷效果的视觉感受。这种特殊印刷效果使产品精美华丽、别具一格、视觉冲击力强,增强了产品的艺术性、装饰性及增值能力,在网版印刷和组合印刷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包装装潢印刷领域应用广泛。但是UV凸字油墨的柔韧性差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体现在印刷品折叠和切割等后工艺中易发生破裂,凸字油墨自身韧性欠佳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了一种安全环保,性能稳定,附着力好且镭射闪烁的UV凸字油墨,解决了印刷品折叠和切割等后工艺中容易发生破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选自双酚A型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甘油环氧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双酚A型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3100~7000、酚醛环氧树脂的数均分子量2500~12000、甘油环氧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4000~30000、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4500~40000;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2000~1200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填料选自聚丙烯、乙丙橡胶、POE、云母粉、镭射珠光、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助剂为有机硅聚丙烯酸酯类、自由基可交联有机硅聚醚丙烯酸酯类、脂肪酸衍生物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的UV凸字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光引发剂溶解于单体中后,加入低聚物、助剂和填料,搅拌均匀后静置,待体系稳定,得到所述UV凸字油墨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预聚物为具有柔性支链的聚合物,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分子具有支化结构,破坏了分子排列的规整性,减少了分子间作用力,使聚合物成膜后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分子结构中具有氨酯键,分子中长链二醇单元提供良好的柔软性,形成软段微相分离区,而聚氨酯本体中氨酯键则提供硬段微相区,这种软-硬微相分离赋予了聚氨酯膜层优异的柔软性和极高的剪切拉伸强度。通过两种预聚物的复配,使UV凸字油墨的柔韧性明显提高且印刷效果好,质量稳定,可应用于对安全、环保、健康要求高的印刷品,如食品包装、烟酒包装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产品印刷适应性好,固化成膜后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减少后道工序造成的墨层破裂问题;2、本产品原料均为环保原料,VOC排放少,因此在印刷品中不会有有毒有机物的残留,保证了印刷品的卫生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3、本产品性能稳定,墨层纹理均匀性好,边缘清晰度好,附着力强、耐磨性能优良,印刷效果好;4、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环氧丙烯酸酯可选择双键1701,1700,156,127-100,长兴化工公司的625C-100、6234、6235,美国沙多玛公司的CN117、CN104。所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数均分子量2000-12000)为长兴6145,6195,DR-U145,德国拜耳公司的U100、U400、U600,RAHN公司的4205,4312,00-022,4217,美国沙多玛公司的CN293、CN220,美国波马公司的BR-144、BR-446、BR-941。实施例1~5一、称量配料:按表1中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至不同的不锈钢桶内,备用;二、引发剂溶解于单体中加入引发剂,恒温加热直至引发剂完全溶解,继续恒温搅拌1小时;三、分散:待引发剂充分溶解后,加入剩余配料,置于机械高速搅拌器上,搅拌1小时,将其充分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待体系稳定后即所制备的UV凸字油墨。表1对比例1~3一、称量配料:按表1中配方分别称取各原料至不同的不锈钢桶内,备用;二、引发剂溶解于单体中加入引发剂,恒温加热直至引发剂完全溶解,继续恒温搅拌1小时;三、分散:待引发剂充分溶解后,加入剩余配料,置于机械高速搅拌器上,搅拌1小时,将其充分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待体系稳定后即所制备的UV凸字油墨。表2性能检测分别对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制得的涂层进行性能检测,测定涂层的附着力、耐有机擦拭、耐盐碱、耐热储具体性能检测项目及对应的方法如下:使用划格法3M胶带剥离,划格间距1mm,100%附着;使用酒精棉,300g压力擦拭50次,没有异常;使用浸泡盐水的棉球,300g压力擦拭50次,没有异常;浸泡于色拉油(25℃)24hr,无异常;黑瓶热储(50℃)72hr,无异常。表3实施例和对比例测试结果由表3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光固化涂料组合物具有优良的附着力以及耐酸碱、耐盐雾性能和闪烁度;对比例1~3均存在附着力不理想、耐盐雾性能差的问题。因为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云母粉和混合助剂可以起到很好的疏水效果,防止溶液下渗分解涂层,进而可以很好地实现优异的耐酸碱性和耐盐雾性,此外闪烁珠光的加入是凸字油墨在因数时能具有更好的美感,在表面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树脂选自双酚A型丙烯酸酯、酚醛环氧树脂、甘油环氧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双酚A型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为3100~7000、酚醛环氧树脂的数均分子量2500~12000、甘油环氧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4000~30000、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4500~40000;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2000~120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凸字油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明东何斌李桐蒋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乘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