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026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分散剂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碳纳米管分散剂具有分散效果好、稳定性佳、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控的优点,可应用于碳纳米管的分散领域,还可用作其他领域的分散剂、悬浮剂、稳定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分散碳纳米管的分散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前述碳纳米管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CNTs)自从1991年发现以来,以其优异的化学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光性能、电性能等一直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碳纳米管为管状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同时CNTs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其极易发生缠绕团聚等现象,因此在基体中难以分散,进而严重制约了产品的性能。因此,要发挥出CNTs的优异性能,如何均匀稳定地分散CNTs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利用强氧化性酸可改变CNTs表面结构,在其表面接入其他官能团,可通过对表面的化学改性,增强CNTs与分散介质的相容性,进而有利于得到均匀稳定的分散液。但是该方法破坏了CNTs的表面结构,导致管壁之间不能有序排列,使其导电性、电磁性、力学性能等均出现显著降低。国内外大量文献和专利报道可采用非共价处理的方法对CNTs进行分散,即利用特殊结构的分散剂与CNTs相作用,实现定向排列和稳定分布,增强CNTs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CN101773801A提出以生物分子分散碳纳米管,其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的情况下可实现对CNTs的分散,然而该类生物基分散剂生产工艺复杂,且不易得到,成本昂贵。江南大学CN106587013A设计出一种开关型分散剂,其可在水溶液中分散CNTs,但是该分散剂在使用过程中需通入氮气、空气或加热分解,使用方法复杂,并且只可在水溶液中分散,应用条件较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可控、成本经济且能稳定分散CNTs的分散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其中不饱和大单体A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H或者C1-C4的烷基;W为-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或者基团;X为O或NH,n为1-100的整数;Z为H、烷氧基或R2为C1-C20的烷基;Y为聚醚、聚酯或聚酰胺,结构通式分别如式Ⅱ、III、Ⅳ所示:其中,k和m为0-100的整数,且k和m不同时为0;R3、R4、R5、R6、R7和R8为C1-C18的亚烷基、C1-C24的芳基或芳基亚烷基;p、q、s和t为1-100的整数;不饱和大单体A为式Ⅰ结构通式中各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单体A与不饱和大单体A的摩尔比为1:1~30: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Y聚醚结构优选于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Y聚酯结构优选于聚乙二醇己二酸酯、聚丁二醇己二酸酯、聚己二醇丁二酸酯、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12-羟基硬脂酸酯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Y聚酰胺结构优选于聚己二酸己二胺、聚己二酸丁二胺、聚丁二酸己二胺、聚对苯二酸己二胺、聚己内酰胺、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不饱和大单体A可选自聚醚、聚酯、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所述的碳纳米管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制得混合溶液F;(2)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链转移剂溶于溶剂中,制得混合溶液G;(3)在油浴恒温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反应温度为40-120℃,滴加时间为0.5-5小时;(4)滴加完全后继续保温0.5-3小时,使反应完全。所述溶剂为水、乙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苯、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二苯甲酰、过硫酸盐、双氧水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引发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3%-2.5%。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十二烷基硫醇、十六烷基硫醇、十八烷基硫醇、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巯基乙酸异辛酯或巯基丙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链转移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2%-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以聚醚、聚酯或聚酰胺为溶剂化链的梳型分散剂,并将其应用于CNTs的分散领域,具有分散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控的优点。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均聚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剂带有的溶剂化链能够起到空间位阻排斥作用,增强了CNTs浆料的稳定性,使得浆料具有较长的储存时间。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剂结构可控,可根据实际应用条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高CNTs的分散稳定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所用单体结构如下:实施例1称取1.2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60g四氢呋喃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08.6gA1、11.1gN-乙烯基吡咯烷酮、1.2g巯基乙酸异辛酯溶于60g四氢呋喃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8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2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1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2称取0.8g过氧化二苯甲酰溶于82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08.6gA2、55.5gN-乙烯基吡咯烷酮、0.5g巯基乙酸异辛酯溶于82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10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1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3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3称取2.4g过氧化二苯甲酰溶于79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01.8gA3、55.5gN-乙烯基吡咯烷酮、3.1g十二烷基硫醇溶于79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10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4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0.5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4称取3.4g偶氮二异丁腈溶于69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08.7gA4、27.8gN-乙烯基吡咯烷酮、5.5g十二烷基硫醇溶于69gN-甲基吡咯烷酮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12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2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2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5称取2.4g过硫酸钾溶于81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06.8gA5、55.5gN-乙烯基吡咯烷酮、3.2g巯基乙醇溶于81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4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1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1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6称取1.7g过硫酸钾溶于106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156.6gA6、55.5gN-乙烯基吡咯烷酮、3.2g巯基乙酸溶于106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6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1.5小时;待滴加完全后保温1.5小时制得分散剂。实施例7称取2.8g双氧水溶于70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F,称取83.7gA7、55.5gN-乙烯基吡咯烷酮、3.5g巯基丙酸溶于70g水中制得混合溶液G,在80℃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混合溶液G滴加到混合溶液F中,滴加时间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该分散剂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其中,不饱和大单体A具有式Ⅰ结构通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该分散剂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其中,不饱和大单体A具有式Ⅰ结构通式:其中,R1为H或者C1-C4的烷基;W为-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或者基团;X为O或NH;n为1-100的整数;Z为H、烷氧基或R2为C1-C20的烷基;Y为聚醚、聚酯或聚酰胺,结构通式分别如式Ⅱ、Ⅲ、Ⅳ所示:其中,k和m为0-100的整数,且k和m不同时为0;R3、R4、R5、R6、R7和R8为C1-C18的亚烷基、C1-C24的芳基或芳基亚烷基;p、q、s和t为1-100的整数;不饱和大单体A为式Ⅰ结构通式中各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组合;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不饱和大单体A的摩尔比为1~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聚醚结构,选用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Y为聚酯结构,选用聚乙二醇己二酸酯、聚丁二醇己二酸酯、聚己二醇丁二酸酯、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12-羟基硬脂酸酯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Y为聚酰胺结构,选用聚己二酸己二胺、聚己二酸丁二胺、聚丁二酸己二胺、聚对苯二酸己二胺、聚己内酰胺、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其特征在于碳纳米管分散剂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碳纳米管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将引发剂溶于溶剂中,制得混合溶液F;(2)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希玮徐健王绍华冯中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