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20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包括底座、转动组件、养殖管和清洗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盘和卡合柱,每个所述养殖管朝向对应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合柱匹配的卡合孔,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清洗电机、清洗轴、固定杆和清洗桨,所述清洗桨采用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清洗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养殖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养殖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一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养殖管的设计,防止了环境对微藻培养过程中的影响,降低了微藻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微藻的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藻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藻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微藻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在地球上生态分布极广,据研究接近植物种类的50%,在种质、遗传信息、生化组成、代谢途径等方面具有出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进一步决定了其潜在的营养和药学价值,人类可能从中开发出大量结构特异的高附加值生物活性成分。微藻富含蛋白质、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如螺旋藻,可用于食品、医药方面;含有多种色素,如紫球藻,可用于化装品、生物工程和医学诊断;可以大量积累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含量可占干重的49%,如盐生杜氏藻,直接用于发电;某些微藻可以固氮,可用作天然肥料,如鱼腥藻,通过营养控制可以作为优质饵料;某些属的微藻还含有抗生素及毒素,极具药用价值。微藻已成为食品、保健品、医药和精细化工的原料,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微藻的养殖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现有的微藻养殖采用水泥池养殖的方式进行微藻的培养,这种方式设备比较简单,但微藻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受敌害生物污染,且受人为、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大,使得养殖效率低下、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效率高的微藻养殖装置。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至少一转动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养殖管和设于所述养殖管内的清洗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转动盘和设于所述转动盘中部上的卡合柱,每个所述养殖管朝向对应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合柱匹配的卡合孔,所述卡合柱用于当所述转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所述养殖管在所述转动盘上进行转动;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养殖管顶部的清洗电机、与所述清洗电机连接的清洗轴、与所述清洗轴连接的固定杆和设于所述固定杆末端的清洗桨,所述清洗桨采用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清洗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养殖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养殖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一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所述补光灯用于为所述养殖管内微藻补充光线强度。上述微藻养殖装置,通过所述养殖管的设计,防止了环境对微藻培养过程中的影响,降低了微藻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微藻的养殖效率,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和所述补光灯的设计,能有效的对所述养殖管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养殖管内的微藻受光均匀,进而提高了微藻的养殖效率,通过所述卡合柱和所述卡合孔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养殖管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清洗桨的设计,当进行转动时能有效的对所述养殖管内壁粘附的微藻进行清洗,防止了所述养殖管内由于内壁粘附微藻导致的受光影响,进而提高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的养殖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轴上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有多个搅拌通孔,所述搅拌通孔采用椭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补光灯上设有光强度传感器,每个所述养殖管的底部内壁上均设有浓度检测器,所述底座的侧边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光强度传感器和所述浓度检测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的长度小于所述养殖管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管采用玻璃、有机玻璃、高棚硅加强玻璃、透明性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醋或聚碳酸醋当中的任意一种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角上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一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控制对应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柱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清洗桨之间采用焊接、注塑或卡合的方式进行匹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固定所述养殖管,且所述卡合柱的顶面水平高度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孔面水平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微藻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养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清洗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养殖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微藻养殖装置100底座10限位孔11控制按键12显示器13转动组件20转动电机21转动轴22转动盘23卡合柱24养殖管30卡合孔31进料口32排气口33清洗组件40清洗电机41清洗轴42固定杆43清洗桨44补光灯50光强度传感器51支撑柱60太阳能板61搅拌器70支撑杆71搅拌桨72螺纹孔6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技术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藻养殖装置100,包括底座10、设于所述底座10内的至少一转动组件20、设于所述转动组件20上的养殖管30和设于所述养殖管30内的清洗组件40,所述底座10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0用于承载所述转动组件20和所述清洗组件40,所述转动组件20用于转动所述养殖管30,以使所述养殖管30内的微藻受光均匀,以提高所述微藻养殖装置100的养殖效率,所述清洗组件40用于对所述养殖管30的内壁进行清洗,以防止所述养殖管30的内壁粘附大量的微藻导致的受光的降低,进而提高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100的养殖效率。所述转动组件20包括转动电机21、与所述转动电机21的转动轴22连接的转动盘23和设于所述转动盘23中部上的卡合柱24,每个所述养殖管30朝向对应所述转动组件20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合柱24匹配的卡合孔31,所述卡合柱24用于当所述转动电机21工作时,带动所述养殖管30在所述转动盘23上进行转动,通过所述卡合柱24和所述卡合孔31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转动组件20与所述养殖管30之间结构的稳定性,以使所述转动盘23能有效的带动所述养殖管30进行转动,使得所述养殖管30内的微藻受光均匀。所述清洗组件40包括设于所述养殖管30顶部的清洗电机41、与所述清洗电机41连接的清洗轴42、与所述清洗轴42连接的固定杆43和设于所述固定杆43末端的清洗桨44,所述清洗桨44采用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清洗桨4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养殖管30的内壁贴合,当所述清洗电机41工作时,所述清洗轴42带动所述清洗桨44进行转动,以使所述清洗桨44对所述养殖管30的内壁进行清洗,进而防止了微藻对所述养殖管30的内壁粘附,使得所述养殖管30内的微藻受光更加的均匀,提高了所述微藻养殖装置100的养殖效率。所述养殖管30的顶端设有进料口32和排气口33,所述进料口32用于所述养殖管30的进料,所述排气口33用于释放出所述养殖管30内微藻产生的气体,所述养殖管30的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向所述养殖管30内填充二氧化碳。所述底座10上设有一螺纹孔62,所述螺纹孔62内设有一补光灯50,所述补光灯50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62匹配的螺纹,所述补光灯50用于为所述养殖管30内微藻补充光线强度,进而防止了环境光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藻养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至少一转动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养殖管和设于所述养殖管内的清洗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转动盘和设于所述转动盘中部上的卡合柱,每个所述养殖管朝向对应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合柱匹配的卡合孔,所述卡合柱用于当所述转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所述养殖管在所述转动盘上进行转动;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养殖管顶部的清洗电机、与所述清洗电机连接的清洗轴、与所述清洗轴连接的固定杆和设于所述固定杆末端的清洗桨,所述清洗桨采用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清洗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养殖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养殖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一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所述补光灯用于为所述养殖管内微藻补充光线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内的至少一转动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养殖管和设于所述养殖管内的清洗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转动盘和设于所述转动盘中部上的卡合柱,每个所述养殖管朝向对应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合柱匹配的卡合孔,所述卡合柱用于当所述转动电机工作时,带动所述养殖管在所述转动盘上进行转动;所述清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养殖管顶部的清洗电机、与所述清洗电机连接的清洗轴、与所述清洗轴连接的固定杆和设于所述固定杆末端的清洗桨,所述清洗桨采用弧形片状结构,且所述清洗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养殖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养殖管的顶端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下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一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螺纹,所述补光灯用于为所述养殖管内微藻补充光线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轴上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有多个搅拌通孔,所述搅拌通孔采用椭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上设有光强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顺程蒙蒙陈郑淦哲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蝉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