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017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和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由内池和外池构成的回字形池体、以及设置在回字形池体两端的第一水渠和第二水渠,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第一水渠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相连,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第二水渠出水,内池内设有人工生态基,内池的基质填料低于外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黑臭水体进行净化处理,解决了黑臭水体处理效果不稳定、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物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黑臭水体修复技术归结起来主要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物理修复主要是机械除藻、疏挖底泥、引水冲淤、调水稀释等各种工程措施,改善受污染水体的水文条件、底泥环境条件等,从而达到黑臭水体修复的目的。化学修复是向受污染水体中投入化学改良剂,通过药剂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化学絮凝、化学沉淀等,以此达到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目的。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为主体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然而黑臭水体物理修复技术实施简单、见效快,但效果不能持续,只能用作应急措施;化学修复只是暂时效果显著,副作用影响大,易加剧生态系统破坏程度,不能标本兼治。针对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存在的问题,黑臭水体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投资、高效益、运行管理简单的水体污染治理技术,逐渐发展并应用于实践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通过多级湿地处理单元以及回字形池体内的人工生态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黑臭水体进行净化处理,解决了黑臭水体处理效果不稳定、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和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由内池和外池构成的回字形池体、以及设置在回字形池体两端的第一水渠和第二水渠,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水渠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水渠出水,所述内池内设有人工生态基,所述内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低于所述外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进一步,所述内池的基质填料自上而下由砾石层、第三土壤层和黏土层构成。进一步,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基质填料自上而下由第一硅藻土土壤层、陶粒层、垂直潜流基质净化层、第一细砂层与第一防渗层构成。进一步,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基质填料自上而下由第二土壤层、复合填料层、第二细砂层与第二防渗层构成。进一步,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进水前的第一水渠上设有第一格栅。进一步,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进水前的第二水渠上设有第二格栅。进一步,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基质填料的高度高于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的基质填料的高度。本技术所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针对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综合采取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措施,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黑臭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具有高效去除污染物、运行管理简单、占地面积较小的特点,解决了目前黑臭水体处理效果不稳定、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实现黑臭水体水环境净化、水生态恢复的目标。2、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水的水质要求,如果进水水质为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经过该方法出水水质能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流程图;图3为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2-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4-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5-人工生态基、6-进水管、7-出水管、8-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0-第三连通管、11-第一水渠、12-第二水渠、13-第三水渠、14-第四水渠、15-第一格栅、16-第二格栅、17-池体、18-内池、19-外池、20-第四连通管、21-第五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分别添加有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1、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和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4。四个处理单元以高差10-30cm由高至低排列,相邻处理单元之间以水渠隔开并通过水渠上设置的管道连通,其中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进水前的第一水渠11上设有第一格栅15,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进水前的第二水渠12上设有第二格栅16,用以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漂浮物和杂物。所述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1,发挥其物理沉降和厌氧消化功能,拦截大部分漂浮杂物及悬浮物,其通过进水管6进水并通过第一连通管8出水至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防止湿地堵塞。所述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1内种植有水生植物,不仅可以直接利用氮、磷营养物质以及补充氧气、美化环境,而且还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载体,提高了净化效率。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的基质填料由上而下划分为第一硅藻土土壤层、陶粒层、垂直潜流基质净化层、第一细砂层与第一防渗层五个部分;所述第一硅藻土土壤层厚度为5-20cm,由质量比为2-3:3-7硅藻土和当地土壤混合组成;所述陶粒层的厚度为4-6cm,由粒径为5-10mm的陶粒组成;所述垂直潜流基质净化层的厚度为70-90cm,由体积比为1:1:1的鹅卵石、沸石和电气石混合组成,鹅卵石、沸石和电气石粒径均为10-50mm;所述第一细砂层的厚度为15-30mm,细沙粒径小于2mm;第一防渗层为在表面敷设有第一防渗膜的第一压实土层。所述第一连通管8出水至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的第一硅藻土土壤层的表面,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2的第一细砂层的部位设有第二连通管9,所述第二连通管9出水至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的基质填料,从上到下依次设有150-200mm厚的第二土壤层、900-1000cm厚的复合填料层、15-30mm厚的第二细砂层与第二防渗层;所述复合填料层是由体积比为1:1:1的陶粒、沸石、蛭石混合制成,其中陶粒粒径为10-15mm,沸石和蛭石粒径为5-10mm;所述的第二土壤层上设有挺水植物,所述的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6-24颗/m2。所述第二细砂层厚度为15-30mm,细沙粒径小于2mm;第二防渗层为在表面敷设有第二防渗膜的第二压实土层。所述第二连通管9出水至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的第二土壤层的表面,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3的第二土壤层的表面设有第三连通管10,所述第三连通管10出水至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4。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4包括第三水渠13、第四水渠14以及由内池18和外池19组成的回字形池体17。所述第三连通管10与所述第三水渠13的外侧墙壁相连接,所述第三水渠13的内侧的第一内壁与外池19相邻,所述第三水渠13的内侧的第一内壁上设有第四连通管20与外池19相通;所述第四水渠14的内侧的第二内壁与外池19相邻,在所述第四水渠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和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由内池和外池构成的回字形池体、以及设置在回字形池体两端的第一水渠和第二水渠,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水渠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水渠出水,所述内池内设有人工生态基,所述内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低于所述外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生态滞留塘处理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和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包括由内池和外池构成的回字形池体、以及设置在回字形池体两端的第一水渠和第二水渠,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水渠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相连,所述生态基人工湿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水渠出水,所述内池内设有人工生态基,所述内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低于所述外池的基质填料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池的基质填料自上而下由砾石层、第三土壤层和黏土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黑臭水体的生物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申高镜清王文垅陈勇陈少华李林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源致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