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金属电镀装置及熔融金属电镀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81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由底部设置有开口部的电镀液槽以及将磁场附加到电镀液中并保持电镀液的电磁密封装置所构成的熔融金属电镀装置中,在电镀液槽上设置溢流堰,使电镀液能在电镀液槽与电镀液供给装置之间循环,并且设置与来自电镀液供给装置的通路连通、并向钢板喷出电镀液的喷头。最好电镀液的循环量在100l/min以上,并且电镀液供给通路的电镀液温度在所述辅助液槽的电镀液温度以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的,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从设置在电镀液槽底部的开口部把钢板侵入并向上方提升、且将磁场附加到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中、一边保持电镀液一边进行电镀的。熔融金属电镀钢板使用Zn,Al,Pb,Sn等作为熔融金属,广泛地用于汽车、家电、建材、锅炉等。在这里,以使用Zn的熔融锌电镀钢板的一般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熔融金属电镀钢板的一个例子。将冷轧钢板在前处理工序中洗净、在非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气体氛围中加热、退火,接着在适宜电镀的温度下不氧化而使钢板温度冷却之后,连续地浸渍到电镀液中。然后,用浸渍到液中的辊(锌辊等)将钢板的方向变换到垂直方向后,从电镀液中提升,将附着在钢板表面上的过剩的锌由气体擦拭等的附着量调整装置去除,并调整附着量、进行冷却。然而,由于上述方法存在有锌辊等的液中机器,电镀液槽变得极大,在改变电镀液种类等时,在自由度小这方面,锌辊的维修是烦杂的,或者存在渣滓被咬入到锌辊与钢板之间、会产生表面缺陷等的质量缺陷等的问题。这样,尽管可提出种种不使用锌辊等的液中机器的电镀方法,但作为能稳定钢板两面进行电镀的方法,提出了所谓的空中孔口的方式(空中ポット方式)。该方式如图7所示,它是具有在底部带有开口部并保持电镀液的电镀液槽,把持钢板从该开口部侵入、并向上方提升来实施电镀的。再有,在图7中2b表示高频率磁场附加装置、2c表示移动磁场附加装置,11表示熔融金属排出通路,12表示熔融金属供给通路,20是狭缝喷嘴,33是导辊,S是金属带。在这里,该空中孔口方式的电镀方法的重要点是,能稳定、连续地制造出沿钢板宽度方向均匀的电镀质量,同时,电镀液从开口部不泄漏,并且利用电磁力的作用的方法有多种方案。例如,在日本特开平7-258811号公报中,提出了利用由水平磁场的作用所产生的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装置。在日本特开昭63-310949号公报中,提出了由直线电机保持电镀液的方法,并且,在日本特开平5-86446号公报上提出了利用移动磁场的作用产生的电磁力及高频率磁场的作用所产生的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方法。此外,在日本特开昭63-303045号公报中,提出了由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来保持电镀液、并喷射气体、将钢板导入部进行密封的方法。然而,在正常状态的操作中,在设置上述这样的开口部、并将钢板从开口部侵入且一边向上方提升、一边利用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方法中,通过流入到电镀液中或钢板上的诱导电流会使电镀液或钢板被诱导加热,使电镀液或钢板的温度上升。特别是,钢板端部的温度显著上升。电镀液及钢板的温度上升对电镀液中的电镀液与钢板的反应产生影响,在钢板与电镀液的界面上形成的合金层会急速成长。由于该合金层是硬、脆的,因而在合金层过渡成长时电镀密合性显著降低,会产生电镀剥离现象。在利用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方法中,为防止由上述的电镀液或钢板的温度上升引起合金层的异常成长,一般的做法是使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流动。也即,使流动的电镀液作为一种冷却媒体,防止电镀液或钢板的局部异常加热。如上所述,为使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流动,正如日本特开平5-86446号公报或特开平8-337875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一般是使电镀液在电镀液槽内进行供给及排出流动。但是,在使电镀液在电镀液槽内供给及排出时,在宽度方向的电镀液的流速差使宽度方向的动压产生差异,在动压高的地方会在电镀液槽底部的开口部发生电镀液的泄漏。并且,由于电镀液组成的不均匀而引起的合金层的异常成长也会产生电镀剥离这样的新问题。也即,在供给到电镀液槽中的电镀液中,为抑制在电镀液/钢板界面上生成的变硬、脆的合金层的成长,要添加不可避免的成分。例如,在锌电镀中要添加Al。当在钢板宽度方向上的电镀液的流速不同时,在电镀液中添加的不可避免的成分的效果是在钢板宽度方向变得不均匀,在电镀液滞留的位置不能充分抑制上述合金层的成长。在将电镀液供给到电镀液槽中时一般使用泵等。但是,在将电镀液由泵直接供给电镀液槽内的情况下,由于在电镀液供给侧的宽度方向、电镀液的流速变得不均匀,因而,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另一方面,在特开平8-337858公报中所公开的通过溢出而排出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的场合下,由于没有妨碍电镀液的流动,因而虽然是使宽度方向的电镀液流速在电镀液排出侧变得均匀的有效手段,但不能解决在电镀液供给侧的宽度方向的电镀液流速不均匀的现象,因而不是充分的手段。也即,希望得到宽度方向的电镀液流速在电镀液供给侧及电镀液排出侧都均匀这样的新的手段。此外,在电镀液槽底部设置开口部,把钢板从开口部侵入、一边朝上方提升一边利用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方法中,由于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量极少,因而在电镀液排出侧的宽度方向电镀液流速不均匀的场合,渣滓在电镀液槽内堆积,存在着渣滓容易进一步附着在钢板上的问题。并且,在设置上述的开口部,使钢板从开口部侵入、一边朝上方提升一边利用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方法中,在正常状态下的操作中会发生异常故障。也就是说,在钢板显著变形、或者钢板显著振动的异常事故中,具有钢板不能通过开口部,或者开口部侧壁及电镀液槽接触破损的情况,存在着增加了开口部或电镀液槽的更换等保护性操作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根据钢板的通过位置来控制电镀液槽的位置,使钢板通常能通过开口部中央。然而,必须要有很大的设备投资,这是不经济的。并且,当在电镀液操作中电镀液槽移动时,电镀液振动,电磁力的作用在某时会变得不充分,电镀液会从开口部泄漏。当电镀液泄漏时,电镀液附着在沿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钢板通过路径上配设的钢板支承装置的偏导辊、钢板形状矫正辊(支承辊)、钢板振动防止辊(导辊)等上,这样附着的电镀液粘着在钢板上会造成质量缺陷。为防止这种质量缺陷,必须频繁大量地进行辊的清扫或辊的更换等的维修工作。这样,在钢板显著变形、或者钢板显著振动的异常事故中,至今进行平滑的电镀操作是困难的,希望有能稳定进行连续操作的不同的新的手段。此外,在上述的利用电磁力的方法中,必须进行在正常状态下的稳定操作,同时,在供给电镀液的电镀开始时及排出电镀液的电镀终了时这样的电镀液界面变动的非正常时,由于电磁力的作用不充分,因而电镀液会从电镀液槽底部的开口部漏出。在上述的利用电磁力的方法中,即使电镀液的泄漏一旦发生,也能在电磁力的作用变得充分时防止泄漏、保持电镀液。然而,无论有多少电镀液泄漏时,电镀液会附着在位于所述开口部的垂直方向的钢板通过路径上的开口部附近上游侧的各钢板支承装置(偏导辊、支承辊、导辊等)上,由于粘着在钢板上造成质量缺陷,因而,与异常事故发生的情况一样,必须频繁大量地进行辊的清扫或辊的更换等的维修工作。本专利技术者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锐意探讨的结果是,在利用电磁力保持电镀液的熔融金属电镀方法中,在正常状态下的操作中,电镀液的循环、在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沿宽度方向的均匀流动是重要的。并且,①在正常状态下的操作中发生异常事故的场合,也就是说在钢板显著变形、或着钢板显著振动的异常事故下也不应使电镀液槽等破损,最好能防止电镀液的泄漏。②在非正常状态下的电镀开始时及终了时必须防止电镀液的泄漏。本专利技术就是在这些见解的基础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钢板的,可在钢板宽度方向上得到均匀的电镀质量、并且能一边稳定、连续地制造没有附着渣滓的洁净的电镀钢板,一边防止需要长期设备维修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的熔融金属电镀装置,由将钢板从底部所设置的开口部侵入并向上提升、对该钢板实施电镀的电镀液槽以及电磁密封装置构成,该电磁密封装置在夹持着钢板的两侧以预定间隔配置有磁场附加装置,并将磁场附加到该电镀液槽内的电镀液中,保持该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液槽具有使电镀液从电镀液槽上部溢流并排出到该电镀液槽外的溢流堰,并且,在该电镀液槽上设置电镀液供给装置,该电镀液供给装置由熔化并保持电镀液的辅助液槽、将来自该辅助液槽的电镀液供给到该电镀液槽中的电镀液供给通路以及将从该电镀液槽中排出的电镀液送入到该辅助液槽中的电镀液排出通路所构成,另外,在该电镀液槽内或附近设置与所述电镀液供给通路连通,并朝所述钢板喷出电镀液的阻尼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雅彦加藤千昭松川敏胤三原一正宇之木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