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679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浇口顶出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内;在注塑模具的模板上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在第一下顶出板上固定可弹性收缩的拨块,在拨块处于自由状态下,固定块与拨块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限位;在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的一侧固定有顶杆,顶杆用于挤压拨块,并解除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限位;推板推杆与推板连接,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用于带动推板推杆运动,并将推板顶出;在第二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浇口顶针,第二上顶出板向远离下固定板一侧运动,并带动浇口顶针将活动浇口入子内的浇口顶出。利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分阶段实现注塑件和浇口的顶出,从而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口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退办中牛角浇口机械式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顺应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行业日益繁荣,所需的产品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结构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各项功能的需求,注塑产品的结构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更新。目前,产品外观大部分为非规则面。如图1中现有浇口结构所示,当产品浇口为牛角浇口并且产品1’本身周圈存在一定的倒扣量时,通常会选用推板强脱的结构实现产品及浇口的顶出。但是,采用现有的产品和浇口共同顶出方案,浇口顶断后会残留在推板内无法取出,从而严重影响生产进度,也无法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此外,还存在浇口拉伤产品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口顶出机构,以解决目前浇口顶出方式容易导致浇口残留、划伤产品,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浇口顶出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内;包括下固定板、依次设置在下固定板上方的第二下顶出板、第二上顶出板、第一下顶出板以及第一上顶出板;其中,在注塑模具的模板上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在第一下顶出板上固定可弹性收缩的拨块,在拨块处于自由状态下,固定块与拨块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限位;在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的一侧固定有顶杆,顶杆用于在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的带动下挤压拨块,并解除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限位,使得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带动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运动;在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推板推杆,推板推杆远离下固定板的一端与设置在模板内的推板连接,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用于带动推板推杆运动,并将推板顶出,对位于推板内的注塑件进行强脱;在第二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浇口顶针,第二上顶出板向远离下固定板一侧运动,并带动浇口顶针将活动浇口入子内的浇口顶出;其中,活动浇口入子设置在推板内。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第二上顶出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用于对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的顶出行程进行限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二限位柱与第一下顶出板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不小于顶杆与拨块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并且,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之间的差值范围为0.5mm~1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第一上顶出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第一限位柱用于对第一上顶出板和第一下顶出板的顶出行程进行限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贯穿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并与第二上顶出板和模板固定连接的复位杆,在复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杆弹簧;复位杆弹簧用于对顶出后的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进行复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下顶出板上的倒拉块;其中,倒拉块在外部注塑机的带动下配合复位杆弹簧对第二上顶出板和第二下顶出板进行复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第一上顶出板和第二上顶出板之间设置有拉杆;第二上顶出板通过拉杆带动顶出后的第一上顶出板和第一下顶出板复位。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与固定块相平行的竖直方向上,顶杆位于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之间;并且,顶杆与两侧的固定块之间的水平间隙均不小于1mm。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拨块通过控制弹簧嵌设在第一下顶出板的侧壁上,在控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下,拨块自第一下顶出板内伸出。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拨块与顶杆相互接触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倒角。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浇口顶出机构,采用机械式二次顶出方案,有效地控制浇口限于产品(或者注塑件,下同)顶出,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浇口对产品外观的划伤,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均可得到保证。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浇口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浇口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浇口顶出机构的分解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浇口顶出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固定板1、浇口顶针2、第一下顶出板3、第一上顶出板4、推板推杆5、模板6、固定块7、第一限位柱8、拨块9、顶杆10、第二上顶出板11、第二下顶出板12、倒拉块13、第二限位柱14、控制弹簧15、推板16、固定浇口入子17、活动浇口入子18、复位杆19、复位杆弹簧20、拉杆21。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浇口顶出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2至图4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浇口顶出机构的整体结构、分解结构以及局部放大结构。如图2至图4共同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浇口顶出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内;浇口顶出机构包括下固定板1、依次设置在下固定板1上方的第二下顶出板12、第二上顶出板11、第一下顶出板3以及第一上顶出板4;其中,在注塑模具的模板6上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7,在第一下顶出板3上固定可弹性收缩的拨块9,在拨块9处于自由状态下,固定块7与拨块9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限位;在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的一侧固定有顶杆10,顶杆10用于在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的带动下挤压拨块9,并解除拨块9与固定块7之间的限位,使得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带动第一下顶出板3和第一上顶出板4运动;在第一下顶出板3和第一上顶出板4上固定有推板推杆5,推板推杆5远离下固定板1的一端与设置在模板6内的推板16连接,第一下顶出板3和第一上顶出板4用于带动推板推杆5运动,并将推板16顶出,对位于推板16内的注塑件进行强脱;在第二上顶出板11上固定有浇口顶针2,第二上顶出板11向远离下固定板1一侧运动,并带动浇口顶针2将活动浇口入子18内的浇口顶出;其中,活动浇口入子18设置在推板16内,在推板16内同时还设置有固定浇口入子17。具体地,在第二上顶出板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4,第二限位柱14用于对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的顶出行程进行限位。第二限位柱14与第一下顶出板3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不小于顶杆10与拨块9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并且,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之间的差值范围为0.5mm~1mm,即通过预留安全余量,保证第一次顶出运动完成后不影响第二次的顶出运动。同理,在第一上顶出板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8,第一限位柱8用于对第一上顶出板4和第一下顶出板3的顶出行程进行限位。此外,本技术的浇口顶出机构,还包括贯穿第一下顶出板3和第一上顶出板4并与第二上顶出板11和模板6固定连接的复位杆19,在复位杆19的外侧套设有复位杆弹簧20;复位杆弹簧20用于对顶出后的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进行复位。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第二下顶出板12上设置倒拉块13,倒拉块13在外部注塑机的带动下配合复位杆弹簧20对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进行复位。其中,在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复位后可通过复位后的第二上顶出板11和第二下顶出板12辅助对第一上顶出板4和第一下顶出板3进行复位,例如,在第一上顶出板4和第二上顶出板11之间设置有拉杆21;复位后的第二上顶出板11通过拉杆21带动顶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浇口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浇口顶出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依次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方的第二下顶出板、第二上顶出板、第一下顶出板以及第一上顶出板;其中,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模板上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上固定可弹性收缩的拨块,在所述拨块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拨块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限位;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的一侧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用于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的带动下挤压所述拨块,并解除所述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限位,使得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带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所述第一上顶出板运动;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推板推杆,所述推板推杆远离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模板内的推板连接,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用于带动所述推板推杆运动,并将所述推板顶出,对位于所述推板内的注塑件进行强脱;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浇口顶针,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向远离所述下固定板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浇口顶针将活动浇口入子内的浇口顶出;其中,所述活动浇口入子设置在所述推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口顶出机构,设置在注塑模具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依次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方的第二下顶出板、第二上顶出板、第一下顶出板以及第一上顶出板;其中,在所述注塑模具的模板上固定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块,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上固定可弹性收缩的拨块,在所述拨块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拨块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限位;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的一侧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用于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的带动下挤压所述拨块,并解除所述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的限位,使得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带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所述第一上顶出板运动;在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推板推杆,所述推板推杆远离所述下固定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模板内的推板连接,所述第一下顶出板和第一上顶出板用于带动所述推板推杆运动,并将所述推板顶出,对位于所述推板内的注塑件进行强脱;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上固定有浇口顶针,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向远离所述下固定板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浇口顶针将活动浇口入子内的浇口顶出;其中,所述活动浇口入子设置在所述推板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上顶出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用于对所述第二上顶出板和所述第二下顶出板的顶出行程进行限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口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下顶出板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顶杆与所述拨块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慧王发俭赵永露刘仲华孙桂明马勇徐亮陈云周江坤张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