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文忠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003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椅,包括底架、椅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弧形导轨,且每个弧形导轨的侧边均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椅架包括座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座部上的背靠部,所述背靠部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所述座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滑轮,所述背靠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安装至所述的弧形导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架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两端,且所述转轮上的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该按摩椅的结构简单、同时使按摩椅能够尽量贴近墙壁,以节约按摩椅放置所需的空间。

A massage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ssage chair,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frame, a chair frame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underfram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a pair of arc guideways, and an arc rack is mounted on the side side of each arc guide. The chair frame includes a seat and a back support fixed on the seat part. A pair of first pulley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at and a pair of second pulley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ck side. The first pulley and the second pulley are installed to the arc guide rail. The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wheel wheel. Two wheels are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gear on the wheel is meshed with the arc rack,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ssage chair is simple and the massage chair can be close to the wall as far as possible to save the space required for the massage chair to be pla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椅
本技术涉及按摩椅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化、可以节约放置所需空间的按摩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按摩椅,因椅背需向后倾斜,因此按摩椅必须与墙壁之间保留相当的容置空间,一般而言至少需400mm以上,显然占用空间颇大,而造成容置空间的浪费。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按摩椅一般均附设有脚部按摩器(又称美腿机),延伸突设于按摩椅前端,但因无法内缩收藏于按摩椅内部,也造成容置空间的增加与浪费。再者,现有技术的按摩椅,大都藉助连杆机构产生连动,不但构造较为复杂,组装、维修也较为麻烦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摩椅,该按摩椅的结构简单、同时使按摩椅能够尽量贴近墙壁,以节约按摩椅放置所需的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摩椅,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底架、椅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弧形导轨,且每个弧形导轨的侧边均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椅架包括座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座部上的背靠部,所述背靠部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所述座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滑轮,所述背靠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安装至所述的弧形导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架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两端,且所述转轮上的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弧形导轨所在的弧形线为劣弧,且劣弧的圆心角背向所述的底架;所述弧形齿条的弧度与弧形导轨的弧度相同。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按摩椅还包括脚部按摩器,所述脚部按摩器包括驱动器、支架、推杆、连杆组以及容腔部,所述容腔部用于放入脚掌部分;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部上,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架的座部上;所述驱动器安装所述椅架的座部内,所述推杆连接至驱动器上,推杆具有一伸出轴,该伸出轴的顶端连接至连杆组上;所述连杆组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椅架的座部上,连杆组用于在推杆的作用下驱动容腔部转动。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连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椅架的座部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容腔部上;所述推杆的伸出轴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马达、惰轮、光盘以及微动开关;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的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一转动齿轮,所述惰轮上的齿轮与转动齿轮相啮合,且惰轮上的齿轮还与所述光盘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微动开关安装在所述光盘的一侧,用于检测光盘的转动。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底架包括横向固定板和竖向固定板,所述横向固定板呈框架形,所述竖向固定板固定在横向固定板上方,所述弧形导轨固定于竖向固定板的顶端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构造简化,底架与椅架之间仅通过传动轴、转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支撑,并无任何的连杆组,使得组装或维修更为简便迅速;其二、椅架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滑动,经由传动轴、转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轨配合弧形导轨及弧形齿条而可前后位移,使得椅架后方可紧贴墙壁A(距离约40mm),明显缩减按摩椅的容置空间,而可节省占用空间;其三、脚部按摩器通过驱动器的驱动而伸缩,可完全内缩藏设于椅架下方内部,也大为缩减按摩椅的所占的空间;其四、驱动装置直接驱动传动轴,并无蜗杆的设置,故而速度较快,使得椅架形成弧凹状时,可通过驱动装置控制,使椅架可来回移动,形成一摇篮的使用型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椅架座部部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椅架背靠部部份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脚部按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按摩椅,该按摩椅包括底架1、椅架2以及驱动装置3;所述底架1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弧形导轨11,且每个弧形导轨11的侧边均安装有弧形齿条12;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椅架2包括座部21以及固定连接在座部21上的背靠部22,所述背靠部22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20,该按摩机构20具有至少一对按摩头,通过按摩头可以对人体的背部进行按摩;所述座部21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滑轮23,所述背靠部22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滑轮24,所述第一滑轮23和第二滑轮24均安装至所述的弧形导轨11;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于底架1内,驱动装置3包括传动轴32和转轮33,两个转轮33分别固定在传动轴32的两端,且所述转轮33上的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12相啮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导轨11所在的弧形线为劣弧,且劣弧的圆心角背向所述的底架1;所述弧形齿条12的弧度与弧形导轨11的弧度相同。参照图3所述,对于所述的底架1,本技术提出了具体实施例,所述底架1包括横向固定板13和竖向固定板14,所述横向固定板13呈框架形,所述竖向固定板14固定在横向固定板13上方,所述弧形导轨11固定于竖向固定板14的顶端上。进一步的,如图8至图11所示,所述按摩椅还包括脚部按摩器4,所述脚部按摩器4包括驱动器40、支架41、推杆42、连杆组43以及容腔部44,所述容腔部44用于放入脚掌部分;所述支架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部44上,支架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架2的座部21上;所述驱动器40安装所述椅架2的座部21内,所述推杆42连接至驱动器40上,推杆42具有一伸出轴,该伸出轴的顶端连接至连杆组43上;所述连杆组4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椅架2的座部21上,连杆组43用于在推杆42的作用下驱动容腔部转动;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连杆组43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椅架2的座部21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容腔部上;所述推杆42的伸出轴的顶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3还包括马达31、惰轮34、光盘35以及微动开关36;所述马达31用于驱动所述的传动轴32转动,所述传动轴32上设置有一转动齿轮,所述惰轮34上的齿轮与转动齿轮相啮合,且惰轮34上的齿轮还与所述光盘35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微动开关36安装在所述光盘35的一侧,用于检测光盘35的转动。通过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按摩椅在常态时如图2所示,底架1与椅架2距离墙壁A仅约40mm,二者之间由传动轴32、转轮33、第一滑轮23和第二滑轮24形成至少三点支撑定位,不但稳固且利于椅架2的滑动顺畅。脚部按摩器4内缩藏设于底架11与椅架22内部,此时椅架2的背靠部22处于最后方且最高点的位置,使得椅架2后方可紧贴墙壁。启动时,驱动装置3驱动传动轴32,带动转轮33与第一滑轮23和第二滑轮24,使椅架2依顺着导轨逐渐向前滑动,椅架2座部21逐渐向上且向前滑行伸出,椅架2的背靠部22则逐渐向上且向后倾斜;同时,脚部按摩器4通过驱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按摩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椅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弧形导轨,且每个弧形导轨的侧边均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椅架包括座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座部上的背靠部,所述背靠部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所述座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滑轮,所述背靠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安装至所述的弧形导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架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两端,且所述转轮上的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椅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底架上固定安装有一对弧形导轨,且每个弧形导轨的侧边均安装有弧形齿条;所述椅架包括座部以及固定连接在座部上的背靠部,所述背靠部上安装有用于对人体进行按摩的按摩机构,所述座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滑轮,所述背靠部的两侧边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安装至所述的弧形导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架内,驱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两端,且所述转轮上的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所在的弧形线为劣弧,且劣弧的圆心角背向所述的底架;所述弧形齿条的弧度与弧形导轨的弧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椅还包括脚部按摩器,所述脚部按摩器包括驱动器、支架、推杆、连杆组以及容腔部,所述容腔部用于放入脚掌部分;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腔部上,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架的座部上;所述驱动器安装所述椅架的座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蔡文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