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奖专利>正文

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785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包括进蚊口1、恒温加热器2、储液池3、人工汗液盒5、支撑架6、上盒体7和下盒体8,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均为上底面开口的中空的正四棱台或圆台形状,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两个底面较小的一面称为上底面,较大的一边为下底面;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上底面相对,但不相连接,二者之间的缝隙构成进蚊口1;上盒体7和下盒体8之间通过支撑架6连接;上盒体7的下底面上设有紫外灯4和人工汗液盒5;下盒体8的下底面连接有储液池3;储液池3底部设有恒温加热器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捕捉活体蚊虫,进蚊口狭小,具有防逃逸功能,拼装简单,易于拆卸清洗,且耐磨损、不易变形和生锈。

A wild mosquito trap in the fie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eld live mosquito captur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mosquito inlet 1, a thermostat heater 2, a liquid storage tank 3, an artificial sweat box 5, a support frame 6, a upper box body 7, and a lower box 8, the upper box 7 and the lower box 8 are both hollow positive four prism or the round table with the upper bottom opening, the upper box 7 and the lower box 8's two. The smaller side is called the upper bottom and the larger side is the lower bottom; the upper box 7 is opposite to the upper bottom of the lower box 8, but it is not connected,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is 1; the upper box 7 and the lower box 8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upport rack 6; the lower bottom of the upper box 7 is equipped with an ultraviolet lamp 4 and an artificial sweat box 5; the lower box 8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case. The bottom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storage tank 3, and the bottom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3 is provided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heater 2.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living mosquitoes, narrow the entrance to the mosquitoes, have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escape, easy to assemble, easy to disassemble and clean, and be wearable, not easily deformed and rus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蚊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蚊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染媒介,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显示,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蚊虫散播的传染病,中国也深受其害,部分蚊媒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更是榜上有名。这些蚊媒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如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nchus)以及淡色库蚊(Cx.pipienspipiens)和致倦库蚊(Cx.pipiensquinquefasciatus)在国内广为分布。尤其是号称亚洲虎蚊的白纹伊蚊,可以称得上是当今最具入侵性、传播最快的物种之一,现逐渐适应全球五大洲气候,并扩散至非洲、中东、欧洲和美洲,可谓是当前全球DF和CHIK最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卫生防疫和检验检疫口岸部门,如何有效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蚊虫,尤其是活体蚊虫,检测出蚊虫体内携带的病毒,进而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产生及扩散,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研究发现,蚊子是通过气味来追踪觅食,所以汗量多、易出汗的人特别容易被蚊叮,因汗液中的乳酸对蚊具有吸引力,而且它们还具有趋光性和弱风性,尤其对紫外光更敏感。通过紫外光诱蚊灯诱使蚊子飞来,诱蚊灯波长360~380纳米,对人体无害。鉴于中国口岸面临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威胁,因此确保一线口岸截获或者野外采集到的成蚊、卵粒、幼虫等能够完成正常生殖发育,及时检测出蚊虫体内携带的病毒,加强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监测与防范工作刻不容缓。虽然现有技术中用于捕捉蚊虫的手段比较多,但其目的都是灭蚊,无法获得活体蚊虫。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集捕捉、饲养、喂食、于一体,以便于获取大量新鲜蚊类成虫、幼虫和卵,从而完成后期蚊虫分类鉴定、标本制作、蚊媒病毒检测以及地域溯源性研究等各项任务的野外活蚊捕捉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包括:进蚊口1、恒温加热器2、储液池3、人工汗液盒5、支撑架6、上盒体7和下盒体8,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形状相同,均为上底面开口的中空的正四棱台或圆台形状,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两个底面较小的一面称为上底面,较大的一边为下底面;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上底面相对,但不相连接,二者之间的缝隙构成进蚊口1;上盒体7和下盒体8之间通过支撑架6连接,并可拆卸;上盒体7内部的下底面上设有紫外灯4和人工汗液盒5;下盒体8内部的下底面连接有储液池3;储液池3底部设有恒温加热器2,所述恒温加热器2温度设置为37℃;所述下盒体8的下底面与储液池3相通,所述储液池3与恒温加热器不相通。优选地,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储液池3内装有水和葡萄糖的混合液,所述人工汗液盒5内装有人工汗液。优选地,所述下盒体8的下底面为网格状结构,可方便被诱捕的蚊虫透过网格而进入下面的储液池取食。优选地,进蚊口(1)的宽度大小为15-20mm。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和对人工汗液的吸引,无论白天和夜晚,均可实现对蚊虫的高效捕捉;(2)、采用两个正四棱台或圆台结构的盒体相对设置,中间狭小的缝隙为进蚊口,使得蚊子进入盒体之后很难再找到出口逃脱,以此防止蚊子逃逸;(3)、在底部设置了营养液,可用于蚊虫的饲喂和产卵繁殖,有效地延长了蚊虫的生命;(4)、本技术拼装简单,易于拆卸清洗,且耐磨损、不易变形和生锈。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野外活蚊捕捉装置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进蚊口;2、恒温加热器;3、储液池;5、人工汗液盒;6、支撑架;7、上盒体;8、下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包括:进蚊口1、恒温加热器2、储液池3、人工汗液盒5、支撑架6、上盒体7和下盒体8,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采用透明的刚性材料制成;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形状相同,均为上底面开口的中空的正四棱台或圆台形状,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两个底面较小的一面称为上底面,较大的一边为下底面;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上底面相对,但不相连接,二者之间的缝隙构成进蚊口1;进蚊口(1)的宽度大小为15-20mm。上盒体7和下盒体8之间通过支撑架6连接,并可拆卸;上盒体7的下底面上设有紫外灯4和人工汗液盒5;下盒体8的下底面连接有储液池3;储液池3底部设有恒温加热器2,所述恒温加热器2温度设置为37℃;所述下盒体8的下底面为网格状结构,并与储液池3相通,所述储液池3与恒温加热器不相通。所述储液池3内装有水和葡萄糖的混合液,所述人工汗液盒5内装有人工汗液。本技术的野外活蚊捕捉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该装置悬挂于要捕捉蚊虫的位置,接通电源,紫外灯亮,周围环境中的蚊虫通过较大的开口飞入装置后,可栖息在下盒体的下底部网格状结构上,并可透过网格进入储液池取食,进一步产卵繁殖。从而有效捕捉周围环境中的蚊虫,收集后可用于科研。人工汗液盒内的人工汗液可替换补充,紫外灯和恒温加热器由电路系统和蓄电池提供提供能量。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蚊捕捉装置包括:进蚊口(1)、恒温加热器(2)、储液池(3)、人工汗液盒(5)、支撑架(6)、上盒体(7)和下盒体(8),其特征在于上盒体(7)和下盒体(8)形状相同,为上底面开口的中空的正四棱台或圆台形状,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两个底面较小的一面称为上底面,较大的一边为下底面;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上底面相对,但不相连接,二者之间的缝隙构成进蚊口(1);上盒体(7)和下盒体(8)之间通过支撑架(6)连接;上盒体(7)内部的下底面上设有紫外灯(4)和人工汗液盒(5);下盒体(8)内部的下底面连接有储液池(3);储液池(3)底部设有恒温加热器(2);所述下盒体(8)的下底面与储液池(3)相通,所述储液池(3)与恒温加热器不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活蚊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蚊捕捉装置包括:进蚊口(1)、恒温加热器(2)、储液池(3)、人工汗液盒(5)、支撑架(6)、上盒体(7)和下盒体(8),其特征在于上盒体(7)和下盒体(8)形状相同,为上底面开口的中空的正四棱台或圆台形状,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两个底面较小的一面称为上底面,较大的一边为下底面;所述上盒体(7)和下盒体(8)的上底面相对,但不相连接,二者之间的缝隙构成进蚊口(1);上盒体(7)和下盒体(8)之间通过支撑架(6)连接;上盒体(7)内部的下底面上设有紫外灯(4)和人工汗液盒(5);下盒体(8)内部的下底面连接有储液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奖庄国栋于滢泉
申请(专利权)人:顾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