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78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包括盛装供氧剂的容器,所述容器由框架,防水透气密封层,导管装置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附着在框架表面,导管装置的一个口嵌在防水透气密封层表面且位于容器底部,另一个口通向框架内部,供养物质通过可开合的开口放入,使用完毕后可以继续添加,实现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使用效率,可为鱼类在长途运输及市场销售中供氧所用,携带、使用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价格高昂,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

A fish oxygen suppl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ish oxygen supply device, including a container filled with oxygen supply. The container is composed of a frame, a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eal layer and a conduit device. The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eal layer i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frame. One port of the pipe device is embedded i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seal layer an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other leads to the frame. In the interior, the feeding material can be added through the open opening. After the use, it can continue to be added to achieve repeated use, thus improving the use efficiency. It can be used for the fish to supply oxygen in long distance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 sales. It is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u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and low reuse rate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供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鱼类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运输成为了水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鱼类营养及经济价值高,有些鱼还可以作为观赏。许多鱼类在以往的运输过程中,往往用封闭的鱼袋运输,这种塑料袋充氧法,只对短途运输有效,若长时间的运输,鱼类得不到充足的供氧,由于缺氧,使其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供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鱼类运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它包括盛装供氧剂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由框架,防水透气密封层,导管装置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附着在框架表面,导管装置的进水端嵌在防水透气密封层表面且位于容器底部,出水端通向框架内部。所述导管装置为一个单向通水的导管,导管内部有决定水流流向的瓣膜,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内壁相连,其游离缘朝向水流方向。所述框架为非闭合球形,由若干个水平圆环和竖直圆环均匀分布在球面上,去掉最顶部水平圆环上方竖直圆环的弧线结构,使该框架成为开口的球形结构。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与框架的形状、大小相似并且与框架上的粘性物质拼接,将防水透气密封层与框架固定在一起;所述框架的导管装置附近固定重物,使鱼类供氧装置浸入液面以下,并使得导管装置处于底部,同时不被堵死。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开口,开口处附带一个多次循环利用的防水开合式密封物质,形状大小不小于框架的开口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功能易行。成本低,节约环保。有效的持续供氧,保证了鱼类在运输中的存活。具有可动性,因而可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场所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鱼类供氧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供氧装置框架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供氧装置框架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供氧装置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单向通水导管装置的切面图其中:100-框架;110-防水透气密封层;120-防水开合式密封物质;130-导管装置;200-水平中心圆环;210-最顶部水平圆环;1A,1B,1C,1D,1E-粘性物质500-进水端;510-出水端;520-瓣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鱼类供养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包括:框架100和防水透气密封闭层110,以及导管装置130。参见图2,供氧设施框架由11个水平圆环(水平中心圆环200上下各五个水平圆环且均匀分布)以及24个竖直圆环(参见图3)且均匀分布在球面上(框架做成球形的目的是因为相同体积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大,利于氧气和水大面积接触,从而使氧气更易溶于水),去掉最顶部水平圆环210上方竖直圆环的弧线结构,使该框架成为开口的球形结构。该开口用于向框架里填充供养物质(例如,过氧化钠,该供氧物质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以达到为鱼类供养的目的。框架的导管装置附近固定重物(不影响装置功能的重物,图中并未画出)使该供氧装置浸入液面以下,并使得导管装置处于底部(重物在最底下,导管在旁边),同时不被堵死。参见图1,防水透气密封层由防水透气材料组成(例如,PTFE膜,特点气体可用通过,液体不能通过),该防水透气密封层与框架的形状、大小相似并且与框架上的粘性物质(参见图3和图4,1A,1B,1C,1D,1E)拼接,将防水透气密封层与框架固定在一起,该防水层也是开口的,开口处附带一个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防水开合式密封物质120(例如,防水胶带),形状大小不小于框架的开口大小。防水层底部附带一个单向通水的导管装置130(因为底部的压力最大,可以使水进入装置内部,气体可以通过PTFE膜向外释放),导管装置的进水端嵌在防水透气密封层表面且位于容器底部,出水端通向框架内部。导管内部有决定水流流向的瓣膜(参见图5),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内壁相连,其游离缘朝向水流方向。(类似于静脉瓣,人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液体只能从外部流入,不可流出。流入的水与框架内部的供养物(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供养物反应产生的废物不会从装置内部流出影响鱼的健康。氧气通过防水透气密封层渗透到水中。使用本装置时,只需将本品放入封闭的鱼袋内即可。本装置具有可动性,因而可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场所使用,本技术的鱼类供氧装置解决了一般鱼类供氧装置的复杂,成本高,功能不易实现等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再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鱼类供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包括盛装供氧剂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由框架(100),防水透气密封层(110), 导管装置(130)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附着在框架表面, 导管装置的进水端(500)嵌在防水透气密封层表面且位于容器底部, 出水端(510)通向框架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包括盛装供氧剂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由框架(100),防水透气密封层(110),导管装置(130)组成,所述防水透气密封层附着在框架表面,导管装置的进水端(500)嵌在防水透气密封层表面且位于容器底部,出水端(510)通向框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装置为一个单向通水的导管,导管内部有决定水流流向的瓣膜(520),瓣膜为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根部与内壁相连,其游离缘朝向水流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非闭合球形,由若干个水平圆环和竖直圆环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瑞张天慧于复兴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