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鞋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6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保持鞋子原始形状的电动鞋撑。所述电动鞋撑包括鞋身、后跟(20)、马达(1)、传动装置(25)、撑杆(6)、控制装置。所述鞋身包括尾部铰链的左鞋身(7)、右鞋身(14)和伸缩控制装置(24),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电源开关(27)、按压开关(28)、撑力控制器、撑杆(6)前端限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广泛用于各种鞋子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鞋撑
技术介绍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每个人可能购买很多不 同款式的鞋,因此,很多鞋长期不被穿着而搁置起来。由于鞋内是空的,在没 有支撑的情况下,时间一长,鞋子就会变形,等到再次准备穿着时,发现鞋子 已经变形了,于是不得不把没穿过几次的鞋丢弃;或者用填充物塞到鞋子里, 让它恢复形状,但效果都不会达到人们希望的效果。有的细心的人,在鞋子放 置时,放些填充物塞到鞋子里,保证鞋子放置时期不变形,然而这些填充物要' 么局部撑力过大,要么局部撑力过小,不能在鞋子内形成一种维持鞋子原始形 状的支撑,要想保持鞋子原有形状太难做到。故现有技术存在不足不能提供 一种方便保持鞋子原始形状的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保 持鞋子原始形状的电动鞋撑。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鞋身、后跟、马达、传 动装置、撑杆、控制装置,所述马达、所述传动装置、所述撑杆、所述控制装 置设置在所述鞋身的中空的腔体内,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马达和所述撑杆 下部设置的齿条相传动连接,所述撑杆的后端伸出所述鞋身的中空的腔体与所 述后跟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马达和电源相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轮、驱动皇冠齿轮、传动齿轮、从动皇冠齿轮,所述 蜗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主轴上,所述驱动皇冠齿轮和所述从动皇冠齿轮分别由 侧面齿轮和直齿轮共轴连接组成,所述蜗轮与所述驱动皇冠齿轮的侧面齿轮相 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由直齿轮和蜗轮共轴连接组成,所述驱动皇冠齿轮的直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直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的蜗轮与所述从动 皇冠齿轮的侧面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从动皇冠齿轮的直齿轮与所述撑杆下部 设置的齿条相啮合传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按压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和所述按压开关设 置在所述鞋身的上部,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马达和所述电源相 串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撑力控制器,所述撑力控制器包括无锁开关、压縮弹 簧、撑杆连接套,所述撑杆连接套的底部与所述后跟中部相连接,所述撑杆连 接套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縮弹簧套在所述凸台外圆根部上,所述无锁开关设 置在所述撑杆的尾端且位于所述压縮弹簧的内孔径内,所述无锁开关与所述按 压开关相连接。所述鞋身包括左鞋身、右鞋身、伸縮控制装置,所述左鞋身和所述右鞋身 在靠近所述后跟处相铰支连接,所述伸縮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左鞋身和所述右 鞋身形成的中空腔体的前部空间,所述伸縮控制装置包括侧控箱、右侧撑杆、 左侧撑杆、伸縮弹簧,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平行设置在所述侧控箱内 中部,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的头部分别从所述侧控箱的右左两侧滑孔 伸出,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内侧尾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右侧撑杆 和所述左侧撑杆的外侧靠近头部分别设置有推臂,所述伸縮弹簧分别设置在所 述推臂与所述侧控箱右左两侧壁之间,所述撑杆的前端为扁平的契形,所述契 型后部为扁平的方形,所述侧控箱的底部中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所述撑杆前 端的所述契型和后部为方形通过所述长方形通孔顶到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 撑杆内侧尾部分别设置的滚轮。它还包括所述撑杆前端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无锁开关,所述无锁开关 设置在所述侧控箱的后侧部上部,所述撑杆的前端为扁平的方形后部设置有凸 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无锁开关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无锁开关与所述按压开关相 连接。它还包括撑杆套,所述撑杆套依次套在前一节上,所述撑杆套分别固定在所述鞋身的后端和后跟的前端。在所述鞋身的右后部设置有电源仓、电源仓盖。 在所述鞋身上前部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蘑菇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设置鞋身、后跟、马达、传动 装置、撑杆、控制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马达和所述撑杆下部设置的' 齿条相传动连接,所述撑杆的后端伸出所述鞋身的中空腔体与所述后跟相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马达和电源相连接,所以启动所述控制装置驱动马达,传 动装置带动撑杆就可以把鞋身和后跟在鞋子内撑开,从而使鞋子内部起到支撑 作用,保证鞋子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本技术由于所述传动装置由于包括蜗轮、驱动皇冠齿轮、传动齿轮、 从动皇冠齿轮,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马达的主轴上,所述驱动皇冠齿轮和所述 从动皇冠齿轮分别由侧面齿轮和直齿轮共轴连接组成,所述蜗轮与所述驱动皇 冠齿轮的侧面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轮由直齿轮和蜗轮共轴连接组成, 所述驱动皇冠齿轮的直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直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齿 轮的蜗轮与所述从动皇冠齿轮的侧面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从动皇冠齿轮的直 齿轮与所述撑杆下部设置的齿条相啮合传动,使马达的回转驱动力转化成撑杆 的直线作用力,简洁地实现了动力变换。本技术由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按压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和 所述按压开关设置在所述鞋身的上部,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马 达和所述电源相串联连接,当不是用或使用设置好时,关闭电源开关,保证电 源断路,避免电源损失,按压开关设置,便于操作,使用简单化。本技术由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撑力控制器,所述撑力控制器包括无. 锁开关、压縮弹簧、撑杆连接套,所述撑杆连接套的底部与所述后跟中部相连 接,所述撑杆连接套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压縮弹簧套在所述凸台外圆根部上, 所述无锁开关设置在所述撑杆的尾端且位于所述压縮弹簧的内孔径内,所述无 锁开关与所述按压开关相连接,当马达驱动撑杆后,避免撑力过大而使鞋子反 向变形,利用压縮弹簧的弹力与压縮距离的比例,设定无锁开关与凸台之间的距离,简单地实现了撑杆的撑力的控制。本技术由于所述鞋身包括左鞋身、右鞋身、伸縮控制装置,所述左鞋 身和所述右鞋身在靠近所述后跟处相铰支连接,所述伸縮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 左鞋身和所述右鞋身形成中空腔体的前部空间,所述伸縮控制装置包括侧控箱、 右侧撑杆、左侧撑杆、伸縮弹簧,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平行设置在所 述侧控箱内中部,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的头部分别从所述侧控箱的右' 左两侧滑孔伸出,所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内侧尾部分别设置有滚轮,所 述右侧撑杆和所述左侧撑杆的外侧靠近头部分别设置有推臂,所述伸縮弹簧分 别设置在所述推臂与所述侧控箱右左两侧壁之间,所述撑杆的前端为扁平的契 形,所述契型后部为扁平的方形,所述侧控箱的底部中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 所述撑杆前端的所述契型和后部为方形通过所述长方形通孔顶到所述右侧撑杆 和所述左侧撑杆内侧尾部分别设置的滚轮,由于不同的鞋子的内部空间形状不 完全一样,保证同样的本技术能适用不同型号的鞋子。本技术由于它还包括所述撑杆前端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包括无锁开关, 所述无锁开关设置在所述侧控箱的后侧部上部,所述撑杆的前端为扁平的方形 后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无锁开关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无锁开关与所 述按压开关相连接,从而简便地实现了本技术的复位控制。本技术由于它还包括撑杆套,所述撑杆套依次套在前一节上,所述撑 杆套分别固定在所述鞋身的后端和后跟的前端,使本技术外观上更美观, 且起到安全防范作用。本技术由于在所述鞋身的右后部设置有电源仓、电源仓盖,使本实用 新型外观上更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鞋撑,包括鞋身、后跟(20)、马达(1)、传动装置(25)、撑杆(6)、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所述传动装置(25)、所述撑杆(6)、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鞋身的中空的腔体内,所述传动装置(25)分别与所述马达(1)和所述撑杆(6)下部设置的齿条相传动连接,所述撑杆(6)的后端伸出所述鞋身的中空的腔体与所述后跟(20)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马达(1)和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炎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骏建皮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