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605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其中述功能添加剂包括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中使用了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添加剂,该添加剂能够保持与电解液良好相容性和离子导电性,还极大地降低了电解液的可燃性,提高了电解液的高温循环性能,提高动力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
技术介绍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造成电池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普遍采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烷基碳酸酯,具有热稳定性低、易燃易爆、使用温度范围窄等缺陷。在非常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引起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添加剂包括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所述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3%;所述锂盐用量为1mol/L-1.5mol/L。优选的,所述线型磷腈化合物的衍生物为以下结构所述R为卤族元素;所述X为二价连接基团。优选的,所述二价连接基团为链状烃。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添加剂为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该添加剂是一种线型磷腈。相较于电解液中常用的环状磷腈阻燃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解液中线型磷腈不仅能够保持与电解液良好相容性和离子导电性,还极大地降低了电解液的可燃性,提高了电解液的高温循环性能,使电解液更加安全。该线型磷腈化合物上带有烷氧基,使得磷腈化合物具有高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中使用了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添加剂,该添加剂能够保持与电解液良好相容性和离子导电性,还极大地降低了电解液的可燃性,提高了电解液的高温循环性能,提高动力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锂盐为LiPF6用量为1.0mol/L;有机溶剂选择碳酸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碳酸乙烯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的体积比为1:1.5:1.5;选择线型磷腈化合物为功能添加剂,其结构式如下:该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实施例2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锂盐为LiPF6用量为1.2mol/L;有机溶剂选择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的体积比为1:1.5:1.5;选择线型磷腈化合物为功能添加剂,其结构式如下:该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5%。实施例3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锂盐为LiPF6用量为1.5mol/L;有机溶剂选择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的体积比为1:2:3;选择线型磷腈化合物为功能添加剂,其结构式如下:该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添加剂包括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所述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3%;所述锂盐用量为1mol/L‑1.5 mol/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添加剂包括线型磷腈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所述功能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华孔东波张利娟李海杰闫国锋郭飞侯红歧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法恩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