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和充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和充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连接器是极其重要的元器件。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中,充电端子以及线缆导体均为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器中发热温度较高的接触件,这些接触件由于长期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的环境中,往往发热严重。特别是接触件在导通电流时由于自身阻抗而产生较大发热,从而使载流能力降低,充电功率受限;并且温度过高会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人员烧伤烫伤等事故。现有的液冷线缆一般采用两根充电主线一进一出的结构,由于冷却液流程较长,充电散热时进出液口温差很大,导致线缆进出液口附近的线缆导体温差大,冷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冷式线缆插接组件,旨在从热源处控制端子的温升,并能有效降低充电主线缆之间的温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用于连接器,该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包括至少两接触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其中,任一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充电端子及液冷线缆,所述充电端子内形成有第一液流通道,所述充电端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用于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接触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其中,任一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充电端子及液冷线缆,所述充电端子内形成有第一液流通道,所述充电端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液孔及第二过液孔,所述液冷线缆内形成有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二液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液孔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内形成有第三液流通道,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液流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及多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液孔一一对应并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用于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接触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其中,任一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充电端子及液冷线缆,所述充电端子内形成有第一液流通道,所述充电端子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液孔及第二过液孔,所述液冷线缆内形成有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二液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液孔连通;所述连接组件内形成有第三液流通道,且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液流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及多个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液孔一一对应并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呈长轴状,所述第一液流通道包括环形腔及中心腔,所述环形腔位于所述中心腔的外围,且在所述充电端子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过液孔与所述环形腔的靠近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液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过液孔与所述中心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子包括插针壳体及插针内芯,所述插针壳体具有一端敞口的第一容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所述第一过液孔;所述插针内芯,具有一端敞口的第二容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所述第二过液孔,所述插针内芯的外周壁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插针内芯的敞口端插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且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插针壳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液流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包括导体及围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平,周诚智,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常州市沃尔核材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