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47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LC操作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其能根据工作人员需求对工作台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在装置闲置时对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进行遮挡,减少灰尘的堆积;且提高PLC控制器在工作台内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对随身物品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性;包括操作台、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底座和四组电动缸,四组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还包括遮挡装置,遮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端;还包括散热装置和两组进风管,散热装置设置在安装通孔内;还包括两组支撑装置和两组放置箱,两组放置箱分别设置在操作台左右两端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PLC操作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PLC系统的操作装置是一种利用PLC系统对工作过程进行操作控制的辅助装置,其在PLC操作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操作台内设置有工作腔,PLC控制器设置在工作腔内,操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这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使用时只需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作,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查看即可;这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使用中发现其高度固定,不能根据工作人员需求对其高度进行调节,适应能力较差;且装置闲置时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表面上会堆积较多灰尘,打扫起来较为麻烦;并且工作腔为密闭空间,导致PLC控制器在工作台内的散热效果较差;且工作台表面空间有限,不方便对随身物品进行放置,使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根据工作人员需求对工作台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在装置闲置时对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进行遮挡,减少灰尘的堆积;且提高PLC控制器在工作台内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对随身物品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性的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PLC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操作台内设置有工作腔,PLC控制器设置在工作腔内,操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底座和四组电动缸,所述四组电动缸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前区域、左后区域、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四组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且四组移动活塞杆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端;还包括散热装置和两组进风管,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且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两组进风管分别设置在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上,工作台底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安装通孔内;还包括两组支撑装置和两组放置箱,所述两组放置箱分别设置在操作台左右两端上,且前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和后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放置箱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所述两组放置箱内均设置有放置腔,并在左侧放置箱左端和右侧放置箱右端均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所述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右两侧。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所述遮挡装置包括前支板、后支板、左放置板、左挡板、右放置板和右挡板,所述前支板和后支板分别设置在操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前支板后端和后支板前端分别设置有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前端分别插入至前滑槽左右两端,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后端分别插入至后滑槽左右两端,且左放置板和右放置板均可在前滑槽和后滑槽上左右滑动,所述左放置板右端设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上均设置有左插槽,所述左挡板左端插入至左放置槽内,左挡板前端左侧和后端左侧均设置有左插块,且两组左插块分别插入至两组左插槽内,所述左挡板可相对于左放置板左右移动,右放置板左端设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上均设置有右插槽,所述右挡板右端插入至右放置槽内,右挡板前端右侧和后端右侧均设置有右插块,且两组右插块分别插入至两组右插槽内,所述右挡板可相对于右放置板左右移动,左挡板右端与右挡板左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架、电机和防护网,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安装通孔内,电机设置在固定架底端,所述电机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扇叶,且扇叶位于安装通孔内侧,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操作台底端,且防护网位于安装通孔下侧。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组支杆、四组插杆和四组弹簧组,所述四组插杆分别设置在放置箱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支杆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槽,且四组插杆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固定槽内,所述四组弹簧组分别位于四组固定槽内,且四组弹簧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四组插杆底端和四组固定槽内底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还包括两组过滤板,所述两组过滤板分别设置在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输入端上。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还包括两组把手,所述两组把手分别设置在两组箱门上。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还包括两组隔板,所述两组隔板分别设置在两组放置腔内,且隔板左端、右端、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放置箱内左侧壁、内右侧壁、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还包括两组推手,所述两组推手分别设置在左挡板顶端右侧和右挡板顶端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控制四组电动缸同时带动四组移动活塞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根据工作人员需求对工作台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可在装置闲置时通过遮挡装置对控制面板和显示器进行遮挡,减少灰尘的堆积;且可通过进风管、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进行通风,并通过散热装置对进行散热,从而提高PLC控制器在工作台内的散热效果;同时可通过放置箱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随身物品进行放置,提高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操作台;2、PLC控制器;3、控制面板;4、显示器;5、底座;6、电动缸;7、移动活塞杆;8、进风管;9、放置箱;10、箱门;11、前支板;12、左放置板;13、右挡板;14、固定架;15、电机;16、防护网;17、传动轴;18、扇叶;19、支杆;20、插杆;21、弹簧组;22、过滤板;23、把手;24、隔板;25、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1、PLC控制器2、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操作台内设置有工作腔,PLC控制器设置在工作腔内,操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还包括底座5和四组电动缸6,四组电动缸分别设置在底座顶端左前区域、左后区域、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四组电动缸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7,且四组移动活塞杆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遮挡装置,遮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端;还包括散热装置和两组进风管8,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且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与工作腔相通,两组进风管分别设置在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上,工作台底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散热装置设置在安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1)、PLC控制器(2)、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操作台(1)内设置有工作腔,PLC控制器(2)设置在工作腔内,操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均与PLC控制器(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5)和四组电动缸(6),所述四组电动缸(6)分别设置在底座(5)顶端左前区域、左后区域、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四组电动缸(6)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7),且四组移动活塞杆(7)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端;还包括散热装置和两组进风管(8),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且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两组进风管(8)分别设置在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上,工作台底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安装通孔内;还包括两组支撑装置和两组放置箱(9),所述两组放置箱(9)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左右两端上,且前支板(11)底端左右两侧和后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放置箱(9)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所述两组放置箱(9)内均设置有放置腔,并在左侧放置箱(9)左端和右侧放置箱(9)右端均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10),所述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在底座(5)顶端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台(1)、PLC控制器(2)、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操作台(1)内设置有工作腔,PLC控制器(2)设置在工作腔内,操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且控制面板(3)和显示器(4)均与PLC控制器(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5)和四组电动缸(6),所述四组电动缸(6)分别设置在底座(5)顶端左前区域、左后区域、右前区域和右后区域上,四组电动缸(6)的顶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移动活塞杆(7),且四组移动活塞杆(7)顶端分别与工作台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设置在工作台顶端;还包括散热装置和两组进风管(8),所述工作台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且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均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两组进风管(8)分别设置在第一通风通道和第二通风通道上,工作台底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安装通孔内;还包括两组支撑装置和两组放置箱(9),所述两组放置箱(9)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左右两端上,且前支板(11)底端左右两侧和后支板底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放置箱(9)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所述两组放置箱(9)内均设置有放置腔,并在左侧放置箱(9)左端和右侧放置箱(9)右端均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并在取放口上铰接有箱门(10),所述两组支撑装置分别设置在底座(5)顶端左右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包括前支板(11)、后支板、左放置板(12)、左挡板、右放置板和右挡板(13),所述前支板(11)和后支板分别设置在操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前支板(11)后端和后支板前端分别设置有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左放置板(12)和右放置板前端分别插入至前滑槽左右两端,左放置板(12)和右放置板后端分别插入至后滑槽左右两端,且左放置板(12)和右放置板均可在前滑槽和后滑槽上左右滑动,所述左放置板(12)右端设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上均设置有左插槽,所述左挡板左端插入至左放置槽内,左挡板前端左侧和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龙文区创艺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