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机器人在各方面崭露头角,随之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对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对机器人的控制也会有多种,例如:手势控制、语音控制、遥控器控制等等,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①通过机器人对人体手势的检测不够方便;②通过语音控制存在距离的限制;③通过遥控器控制的话,需要随时携带遥控器,遥控形式单一。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对机器人控制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机器人控制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由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确定;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确定出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下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设备包含至少两种工作模式;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至少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运动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由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确定;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确定出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下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设备包含至少两种工作模式;响应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以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至少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运动的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确定出在所述第一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下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中直接提取出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由所述第二设备基于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确定;或者,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中提取出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基于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包括:确定出所述第一设备的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从各个工作模式的运动状态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中,查找获得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所对应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在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中匹配,从而获得所述第一控制指令。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进入第二设备学习状态;检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产生的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检测获得基于所述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设定的控制指令;基于所检测获得运动姿态描述数据与控制指令,建立所述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设定所述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所对应的所述第一设备的工作模式。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控制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数据由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运动姿态描述数据确定;基于所述第二控制数据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与所述第二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对应的工作模式。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工作模式:跟随模式,在所述跟随模式下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的预设跟踪范围内跟随所述第二设备移动;跟随抓拍模式,在所述跟随抓拍模式下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的预设跟随范围内跟随所述第二设备移动并采集图像;骑行模式,在所述骑行模式下用户骑行所述第一设备,并控制所述第一设备移动;遥控模式,在所述遥控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二设备遥控所述第一设备移动。7.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具有运动姿态传感器,所述运动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设备的运动姿态,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一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供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控制数据确定出在第一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下对第一设备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设备包含至少两种工作模式。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一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包括:基于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将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供所述第一设备基于运动姿态与控制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二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入与所述第二运动姿态描述数据对应的工作模式。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一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特定运动姿态描述数据的数据库;判断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是否位于所述数据库;其中,如果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不位于所述数据库,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一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的步骤;如果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位于所述数据库,不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运动姿态描述数据获得第一控制数据并发送至第一设备的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