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药物的芯片式光衍生化器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微流控化学分析、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μ-HPLC)、微流动注射分析(μ-FIA)的光学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药物的光衍生化器。
技术介绍
光衍生化器广泛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药物,如国家标准GB/T18979-2003和GB/T23212-2008,以及2015年中国药典将光衍生化器添加至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一章中,用来辅助测定药材、饮片和制剂中的痕量黄曲霉毒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标准和欧盟检测标准对各类物质中黄曲霉毒素的限量值逐渐降低,分析检测的难度不断提高,检测下限已经低于常规荧光检测器的水平,必须依靠衍生化或分子标记技术来提高检测灵敏度。近十几年来发展并深入人心的绿色化学概念和技术,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实验室人员健康安全的问题。相应地,在分析化学领域,发展试剂用量比现有设备降低90%甚至99%的分析设备和技术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微流控分析技术也因此应运而生。但是,微流量的分析仪器要求检测器的池体积也必须是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药物的芯片式光衍生化器,由紫外LED光源(1)、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芯片基板(3)、反光板(4)、LED基板(5)和散热片(6)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只或二只以上沿直线排布的紫外LED光源(1)位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的上方作为光衍生反应的激发光源;一只或二只以上的紫外LED光源(1)焊接在LED基板(5)的下表面;紫外LED光源(1)位于衍生反应管(2)的上方,LED基板(5)的下表面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长方形区域所在平面平行;一只或二只以上沿直线排布的紫外LED光源(1)所处直线与长方形区域内的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平行、且紫外LED光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曲霉毒素和磺胺类药物的芯片式光衍生化器,由紫外LED光源(1)、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芯片基板(3)、反光板(4)、LED基板(5)和散热片(6)组成,其特征在于:一只或二只以上沿直线排布的紫外LED光源(1)位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的上方作为光衍生反应的激发光源;一只或二只以上的紫外LED光源(1)焊接在LED基板(5)的下表面;紫外LED光源(1)位于衍生反应管(2)的上方,LED基板(5)的下表面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长方形区域所在平面平行;一只或二只以上沿直线排布的紫外LED光源(1)所处直线与长方形区域内的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平行、且紫外LED光源(1)所处直线于长方形区域所在平面投影通过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长方形区域的中心;紫外LED光源(1)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之间设有一定距离;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设于芯片基板(3)上,其为矩形或梯形槽路(凹槽),呈直线形、方波状或正弦波形状排列;芯片基板(3)的材质为高透明的石英、透紫外玻璃、PDMS或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反光板(4)是一上表面为平面的结构,反光板(4)位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的下方,反光板(4)上表面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长方形区域所处平面平行,且反光板(4)与芯片衍生反应通道(2)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散热片(6)紧贴于LED基板(5)上表面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亚风,耿旭辉,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