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49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包括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后端的进风格栅以及安装在筒体前端且中部开设有圆形开口的前端盖;换热装置,设置在筒体内,用于与经进风格栅进入壳体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以及送风组件,其包括:风道部件,其包括嵌设在圆形开口内的外圈、位于外圈内侧的内圈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圈前部和内圈前部的多个格栅条,外圈与内圈之间限定出环形风道;轴流风扇,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在筒体内且位于环形风道的后侧进口处,用于促使热交换风经环形风道吹向室内;和电机,固定于内圈,用于驱动轴流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风量较大且噪音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多为上进风、下出风的气流循环方式,且用于驱动气流循环的装置多为贯流风扇。气流沿垂直于贯流风扇的轴向方向进入贯流风扇的内部,并两次穿过贯流风扇的叶轮,在叶轮内部,气流被强制弯折,使得气流的压力损失较大,风量较低,整机运行时的噪音较大。为了避免采用贯流风扇驱动气流循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将贯流风扇替换成离心风扇。虽然这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风量较低、气流压损较大的问题,但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并且丝毫不能解决噪音较大的问题。像噪音大、风量小这种用户能够通过直观感受体验到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整体使用性能,并且大大限制了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风量较大且噪音较小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优化空调室内机的外形,使其机身更薄,外观更加美观。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其包括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后端的进风格栅以及安装在筒体前端且中部开设有圆形开口的前端盖;换热装置,设置在筒体内,用于与经进风格栅进入壳体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以及送风组件,其包括:风道部件,其包括嵌设在圆形开口内的外圈、位于外圈内侧的内圈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圈前部和内圈前部的多个格栅条,外圈与内圈之间限定出环形风道;轴流风扇,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在筒体内且位于环形风道的后侧进口处,用于促使热交换风经环形风道吹向室内;和电机,固定于内圈,用于驱动轴流风扇。可选地,每个格栅条与内圈的连接点位于该格栅条与外圈的连接点的后方。可选地,外圈的后端径向向外延伸出翻边,翻边抵靠于筒体的内周面。可选地,换热装置为平板状翅片换热器。可选地,换热装置设置在轴流风扇的后方。可选地,轴流风扇、筒体以及环形风道同轴设置。可选地,内圈具有从前向后的凹腔,电机设置在凹腔内,凹腔前侧安装有盖板,以封盖凹腔。可选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外形为圆形,外观非常时尚美观。并且,该空调室内机采用轴流风扇进行送风,气流由后向前地贯穿壳体,缩短了气流流动距离,减小了风压损失和能量损失,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效率。此外,轴流风扇的送风向外扩散比较快,避免了风向前直吹人体给人带来不舒适感。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风道部件上集成了环形风道、格栅条、轴流风扇和电机,使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更加方便。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换热装置200以及送风组件。图1和图2中标示了前后方向,图2标示了风向。壳体100包括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筒体110、安装在筒体110后端的进风格栅120以及安装在筒体110前端且中部开设有圆形开口132的前端盖130。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使壳体100的外形为圆柱状,使其外观非常时尚美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可为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换热装置200设置在筒体110内,用于与经进风格栅120进入壳体100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空调室内机可与空调室外机一同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换热装置200可为翅片换热器,可为U型或平板状,优选为板状翅片换热器。送风组件包括风道部件310、轴流风扇320和电机321。其中,风道部件310包括嵌设在圆形开口132内的外圈311、位于外圈311内侧的内圈31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圈311前部和内圈312前部的多个格栅条313。外圈311与内圈312之间限定处一个环形风道301,以用于换热装置200处的热交换风向外引导。多个格栅条313形成出风格栅,用于向外吹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出风的方向进行导向。轴流风扇320设置在筒体110内,且位于环形风道301的后侧进口处,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轴流风扇320开启后,可促使热交换风经环形风道301向前吹出,吹向室内。电机321固定于内圈312,用于驱动轴流风扇320。换热装置200可设置在轴流风扇320的后方。空调运行时,轴流风扇320向前吸换热装置200处的热交换风,将热交换风向前经环形风道301吹出,因气流由后向前贯穿空调室内机,缩短了气流流动的距离,减小了风压损失和能量损失,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整机的运行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内圈312具有从前向后的凹腔316,电机321设置在凹腔316内,凹腔316前侧安装有盖板330,以封盖凹腔316。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十分方便。参考图3,可先将进风格栅120安装于筒体110,将轴流风扇320与电机321装配好后,安装于风道部件310,再将风道从前向后嵌入筒体110,之后安装前端盖130,最后安装盖板330。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使轴流风扇320、筒体110以及环形风道301同轴设置,以利于热交换风向前吹送,提升送风量和送风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外圈311的后端径向向外延伸出翻边314,翻边314抵靠于筒体110的内周面。翻边314作为外圈311的延伸,能够将热交换风全部引导至环形风道301内,而不会进入区域302造成浪费。而且,翻边314抵靠在筒体110的内周面还能够使外圈311与筒体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格栅条313与内圈312的连接点位于该格栅条313与所述外圈311的连接点的后方,或者说,每个格栅条313从内圈312向外圈311延伸过程中,逐渐轴向向前偏斜。如此扩大了出风口的面积,利于出风的扩散,避免风大风量地直吹人体给人体带来不适。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技术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技术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后端的进风格栅以及安装在所述筒体前端且中部开设有圆形开口的前端盖;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用于与经所述进风格栅进入所述壳体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以及送风组件,其包括:风道部件,其包括嵌设在所述圆形开口内的外圈、位于所述外圈内侧的内圈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圈前部和所述内圈前部的多个格栅条,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限定出环形风道;轴流风扇,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风道的后侧进口处,用于促使所述热交换风经所述环形风道吹向室内;和电机,固定于所述内圈,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中心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后端的进风格栅以及安装在所述筒体前端且中部开设有圆形开口的前端盖;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用于与经所述进风格栅进入所述壳体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以及送风组件,其包括:风道部件,其包括嵌设在所述圆形开口内的外圈、位于所述外圈内侧的内圈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圈前部和所述内圈前部的多个格栅条,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限定出环形风道;轴流风扇,其旋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风道的后侧进口处,用于促使所述热交换风经所述环形风道吹向室内;和电机,固定于所述内圈,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晓英李英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