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33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包括空心轴、壳体、前压盖、后压盖,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通过螺栓顺次连接为一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在前壳体及后壳体上均设有一个与密封腔相连通的通孔。在前壳体与前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在后壳体与后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密封件的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使用介质范围广,在高转速状态下能保持良好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低压高速的多通路密封手段较少,特别是通气状态下,只能使用多机封的密封形式,成本高,维修困难。普通的弹性密封则无法满足高速转动的工况,寿命短,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件的磨损小,使用寿命长,在高转速状态下能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包括空心轴、壳体、前压盖、后压盖,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通过螺栓顺次连接为一体,构成外部结构,空心轴穿过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前壳体、后壳体与空心轴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密封腔,密封腔与空心轴的内腔相连通。在前壳体及后壳体上均设有一个与密封腔相连通的通孔。在前壳体与前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在后壳体与后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密封件的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使用介质范围广,在高转速状态下能保持良好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心轴、2前壳体、3中壳体、4后壳体、5前压盖、6后压盖、7螺栓、8辅助O型圈、9弹性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包括空心轴(1)、壳体、前压盖(5)、后压盖(6),前压盖(5)、壳体和后压盖(6)通过螺栓(7)顺次连接为一体,构成外部结构,空心轴(1)穿过前压盖(5)、壳体和后压盖(6)。所述壳体由前壳体(2)、中壳体(3)和后壳体(4)组成,前壳体(2)、后壳体(4)与空心轴(1)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密封腔,密封腔与空心轴(1)的内腔相连通。在前壳体(2)及后壳体(4)上均设有一个与密封腔相连通的通孔。在前壳体(2)与前压盖(5)及中壳体(3)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9)和辅助O型圈(8),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在后壳体(4)与后压盖(6)及中壳体(3)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9)和辅助O型圈(8),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密封性。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弹性密封圈(9)的基础,再通过加入碳纤维及金属粉末进一步提升弹性密封圈(9)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通气状态下则加入碳粉进行润滑,使密封寿命更长。密封件不再使用任何补偿形式,利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的烧结,使密封件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形变记忆,是密封件在初装状态下能够依靠自己的记忆保证最初的密封,当介质通过时,介质对密封件的单边施压则会进一步提升密封的贴合能力,保证使用高转速状态下的密封性能,因为没有弹簧及橡胶的补偿,使的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受到多余的力,从而减少密封件的磨损。并且,此结构可以进行多个罗列,可以达到多通路的个数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包括空心轴、壳体、前压盖、后压盖,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通过螺栓顺次连接为一体,构成外部结构,空心轴穿过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前壳体、后壳体与空心轴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密封腔,密封腔与空心轴的内腔相连通,在前壳体及后壳体上均设有一个与密封腔相连通的通孔,在前壳体与前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在后壳体与后压盖及中壳体之间均设有弹性密封圈和辅助O型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补偿手段密封结构,包括空心轴、壳体、前压盖、后压盖,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通过螺栓顺次连接为一体,构成外部结构,空心轴穿过前压盖、壳体和后压盖,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由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组成,前壳体、后壳体与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奥凯
申请(专利权)人:宇航航天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