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17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减水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是将10~20份低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40%浓度的水溶液、10~30份高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40%浓度的水溶液、1~5份改性剂、50~60份水经充分混合,配制成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按照胶凝材料质量份的0.80%~1.20%掺入到混凝土或混凝土制品中,通过促进水泥矿物及辅助胶凝材料水化,使同水胶比混凝土1天和3天标准养护强度提高60%~80%,40℃~50℃蒸汽养护8h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40%~50%,掺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的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比达到150%以上,适用于装配式建筑部品件、混凝土管桩、冬期混凝土等对早期强度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及预制构件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减水剂
,具体领域为一种聚羧酸早强减水剂。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以木质素磺酸盐类为代表)、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包括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等)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现有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小于30%,不能满足低水胶比的混凝土施工要求,而且由于减水率低,水泥用量较大,既增加了混凝土成本,又对长期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了不利影响。接枝共聚支链的缓释作用:新型的减水剂如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的过程中,在减水剂的分子上接枝上一些支链,该支链不仅可提供空间位阻效应,而且,在水泥水化的高碱度环境中,该支链还可慢慢被切断,从而释放出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低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质量分数为40%的水溶液10~20份、高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质量分数为40%的水溶液10~30份、改性剂1~5份和水5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低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质量分数为40%的水溶液10~20份、高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质量分数为40%的水溶液10~30份、改性剂1~5份和水5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由小分子单体和醚类单体聚合而成;小分子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混合而成,三者的摩尔比为0.6~1.0:0~0.3:0~0.1,且三者的摩尔比之和等于1;醚类单体为分子量级600~6000的HPEG、TPEG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接枝密度2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由小分子单体和醚类单体聚合而成;小分子单体为丙烯酸;醚类单体为分子量级3400~6000的HPEG、TPEG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侧链接枝密度为300%~6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接枝密度聚羧酸早强减水剂的侧链接枝密度为400%~5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聚羧酸早强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酸解玉米淀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清潘云峰王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