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75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0:01
本专利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玻璃板,下横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个凹槽顶部均铰接有U型夹持体;每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推动气缸;U型夹持体包括基部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基部两端的夹持部,每个夹持部均包括有槽板,每个槽板内均设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气囊,气囊底部安装有第一齿条和L形的连杆,第二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条;槽板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与第一齿条啮合,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啮合。本方案能够较方便地对玻璃板进行清理,降低了清洁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清洁工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建筑物的美观,在楼梯上通常都会安装玻璃护栏杆,玻璃栏杆的通透性好,装饰效果更佳,因此,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玻璃栏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上污垢,需要清洁工人对玻璃进行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且清洁工人在对玻璃栏杆外壁进行清理时只能通过攀爬梯子来进行,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难以对玻璃栏杆结构中的玻璃板进行清理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玻璃板,所述上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顶端,所述下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底端,所述立柱安装在玻璃板的侧部;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个凹槽顶部均铰接有U型夹持体,且U型夹持体的底部可转出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推动气缸,且推动气缸的工作端铰接在U型夹持体的底部;U型夹持体包括基部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基部两端的夹持部,所述基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顶开气缸,所述顶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顶开气缸的一端为双楔面部;每个夹持部均包括有槽板,每个槽板内均设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位于槽板的两个侧部;第一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气囊,且第一面板上开有活动口,所述气囊底部安装有第一齿条和L形的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活动口并滑动连接在基部的空腔中,且所述连杆与活动口之间焊接有第一弹性件;连杆远离气囊的一端加工有楔形面,两根连杆的楔形面与顶杆的双楔面部相配合;第二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槽板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与第一齿条啮合,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啮合。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初始时,两根连杆的楔形面相抵且位置相对,顶杆未与两根连杆接触,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气囊滑出槽板并与玻璃板相抵,为玻璃板提供夹紧力,此时清理刷位于槽板内。当玻璃板需要进行清洁时,启动顶开气缸,顶开气缸带动顶杆移动并使顶杆的双楔面部与两根连杆的楔形面接触,两根连杆的楔形面在顶杆双楔面部的作用下逐渐分离并往空腔的两侧移动,连杆的移动带动气囊滑回槽板内并将第一弹性件压缩,气囊对玻璃板的夹紧力消失;气囊的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的移动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以及清理刷往槽板开口的方向移动,清理刷逐渐滑出槽板并与玻璃板相抵。此时,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推动U型夹持体绕铰接点摆动,U型夹持体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清理刷对玻璃板进行清理,将附着在玻璃板表面的污垢清除掉。当U型夹持体底部摆动到与玻璃板底部相抵的位置时,反向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带动U型夹持体反向摆动,此过程中清理刷继续对玻璃板进行清理。当U型夹持体恢复到初始位置时,反向启动顶开气缸,顶开气缸带动顶杆回缩到初始位置,两根连杆在两根第一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靠近并相抵,连杆的移动带动气囊再次滑出槽板并与玻璃板相抵,对玻璃板进行夹紧,增强玻璃板的固定效果。气囊的移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第一齿条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以及清理刷滑回槽板内。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能够较方便地对玻璃板进行清理,降低了清洁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清洁工人的安全;2、本方案通过基部与两个夹持部的配合共同形成一个U型夹持体,且U型夹持体铰接在凹槽顶部,使得U型夹持体既能够容纳玻璃板插入其中,对玻璃板起到增强固定效果的作用,又不影响U型夹持体自身的转动,为清理刷对玻璃板的清理提供条件;3、本方案的气囊通过顶杆与两根连杆的配合实现滑出和滑回,能够实现对玻璃板的固定或与玻璃板的分离,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4、本方案的清理刷通过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配合实现滑出和滑回,能够实现与玻璃板的相抵或分离,进而对玻璃板进行清理,使得清理刷既可对玻璃板进行清理,又不影响栏杆结构的美观性;5、本方案的第一弹性件能够为连杆的复位提供动力,使得气囊对玻璃板的夹紧可反复进行,简化了操作步骤,实用性较强。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气囊内设有使气囊复位的第二弹性件,且气囊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口和若干个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靠近槽板的开口一侧;每个出气口内均安装有气体溢流阀,每个进气口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气囊上设置出气口和进气口,并且在进气口中安装单向阀,在出气口中安装气体溢流阀,使得气囊在缩回槽板内并被槽板挤压的过程中可实现喷气,对玻璃板进行辅助清理,提高玻璃板的清理效果;另外,气囊在滑出槽板的过程中,气囊的体积可在第二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吸气,使得气囊能够重新抵紧玻璃板。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U型夹持体底部的直径为凹槽直径的一半。U型夹持体底部的直径为凹槽直径的一半,可保证U型夹持体底部可在凹槽内顺利转动。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清理刷为毛刷。毛刷质地柔软,在对玻璃进行清理时不会将玻璃板刮花。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齿条靠近气囊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所述气囊上设有若干条与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过第一连接孔将气囊与第一齿条连接在一起。气囊与第一齿条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一连接绳的相互配合来实现连接,使得第一齿条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气囊底部。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连杆靠近气囊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所述气囊上设有若干条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穿过第二连接孔将气囊与连杆连接在一起。气囊与连杆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连接绳的配合来实现连接,使得连杆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气囊底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U型夹持体和下横梁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U型夹持体的左视剖面图;图4为图1中U型夹持体的俯视剖面图;图5为图2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立柱3、玻璃板4、凹槽5、推动气缸6、U型夹持体7、基部8、空腔9、顶开气缸10、顶杆11、双楔面部12、连杆13、夹持部14、槽板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气囊18、第一齿条19、齿轮20、第二齿条21、毛刷22、进气口23、出气口24、第一面板25、第二面板2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主要由上横梁1、下横梁2、两个立柱3、玻璃板4、若干个凹槽5、若干个推动气缸6和若干个U型夹持体7构成。上横梁1安装在玻璃板4的上端,下横梁2安装在玻璃板4的下端,两个立柱3分别安装在玻璃板4的左右两端,且每个立柱3的上端焊接在上横梁1上,立柱3的下部固定在地面上并与下横梁2焊接。下横梁2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5,每个凹槽5内均安装有一个推动气缸6,且每个凹槽5的上端均铰接有一个U型夹持体7,推动气缸6的右端与U型夹持体7的右下部铰接;U型夹持体7底部的直径为凹槽5直径的一半,可保证U型夹持体7可在凹槽5内顺利转动。如附图3所示,U型夹持体7主要由基部8和两个夹持部14构成,两个夹持部14分别焊接在基部8的左右两端。基部8内加工有空腔9,空腔9内安装有顶开气缸10,顶开气缸10的输出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

【技术保护点】
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玻璃板,所述上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顶端,所述下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底端,所述立柱安装在玻璃板的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个凹槽顶部均铰接有U型夹持体,且U型夹持体的底部可转出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推动气缸,且推动气缸的工作端铰接在U型夹持体的底部;U型夹持体包括基部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基部两端的夹持部,所述基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顶开气缸,所述顶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顶开气缸的一端为双楔面部;每个夹持部均包括有槽板,每个槽板内均设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位于槽板的两个侧部;第一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气囊,且第一面板上开有活动口,所述气囊底部安装有第一齿条和L形的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活动口并滑动连接在基部的空腔中,且所述连杆与活动口之间焊接有第一弹性件;连杆远离气囊的一端加工有楔形面,两根连杆的楔形面与顶杆的双楔面部相配合;第二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槽板底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与第一齿条啮合,齿轮的另一端与第二齿条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饰工程玻璃栏杆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和玻璃板,所述上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顶端,所述下横梁安装在玻璃板的底端,所述立柱安装在玻璃板的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每个凹槽顶部均铰接有U型夹持体,且U型夹持体的底部可转出凹槽;每个凹槽内均安装有推动气缸,且推动气缸的工作端铰接在U型夹持体的底部;U型夹持体包括基部和两个分别固定在基部两端的夹持部,所述基部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顶开气缸,所述顶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远离顶开气缸的一端为双楔面部;每个夹持部均包括有槽板,每个槽板内均设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分别位于槽板的两个侧部;第一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气囊,且第一面板上开有活动口,所述气囊底部安装有第一齿条和L形的连杆,所述连杆穿过活动口并滑动连接在基部的空腔中,且所述连杆与活动口之间焊接有第一弹性件;连杆远离气囊的一端加工有楔形面,两根连杆的楔形面与顶杆的双楔面部相配合;第二面板上滑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松夏钟刚李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