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6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包括第一幕墙板、凸缘固定板和幕墙芯,所述第一幕墙板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连接缝,所述连接缝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幕墙板,所述第一幕墙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修饰漆层,所述幕墙芯安装在第一幕墙板的中间位置处;在幕墙板连接凸模的外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板,减少了幕墙板拼装时产生的连接缝,也提高了幕墙整体的稳定性,且在幕墙芯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木质板层,不仅减轻了幕墙板的重量,且保证幕墙芯的干燥性,提高幕墙保温效果,另外在幕墙芯内设置有蜂窝状的承重板和承重管,并在管内设置有保温芯,增加了幕墙芯的比热容和承载能力,减少承重墙的负担,保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幕墙
,具体涉及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幕墙早在150年前就已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由于受当时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局限,幕墙达不到绝对水密性、气密性、抵抗各种自然外力的侵袭、热物理因素以及隔音、防火等要求,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及推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建筑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研制成功,如各种密封胶的专利技术及其它隔声、防火填充材料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外围对幕墙的指标要求,并逐渐成为当代外墙建筑装饰新潮流。原有的幕墙板连接处合缝较宽,虽然便于安装,但是造成墙体密封性较差,不利于保温,另外幕墙板在累积拼装时,仍具有较高的重量,给主墙体带来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幕墙板连接处合缝较宽,虽然便于安装,但是造成墙体密封性较差,不利于保温,另外幕墙板在累积拼装时,仍具有较高的重量,给主墙体带来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包括第一幕墙板、凸缘固定板和幕墙芯,所述第一幕墙板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连接缝,所述连接缝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幕墙板,所述第一幕墙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修饰漆层,所述幕墙芯安装在第一幕墙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幕墙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幕墙板,所述幕墙芯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幕墙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木质板层,所述木质板层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粘黏胶层,所述粘黏胶层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凸缘固定板安装在混凝土层的左侧,所述混凝土层的右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槽,所述混凝土层的外侧设置有吸音板,所述幕墙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重管,所述承重管的内侧设置有保温芯,所述承重管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幕墙板与第二幕墙板之间通过连接凸模与连接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幕墙板与第二幕墙板之间通过凸缘固定板与凸缘固定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与木质板层之间通过粘黏胶层固定连接,所述木质板层与幕墙芯之间通过粘黏胶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管设置成截面为六边形形状,中间具有圆形的通孔。优选的,所述承重板设置成蜂窝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幕墙板连接凸模的外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板,减少了幕墙板拼装时产生的连接缝,也提高了幕墙整体的稳定性,且在幕墙芯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木质板层,不仅减轻了幕墙板的重量,且保证幕墙芯的干燥性,提高幕墙保温效果,另外在幕墙芯内设置有蜂窝状的承重板和承重管,并在管内设置有保温芯,增加了幕墙芯的比热容和承载能力,减少承重墙的负担,保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幕墙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幕墙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幕墙板、2-修饰漆层、3-连接缝、4-第二幕墙板、5-木质板层、6-凸缘固定板、7-混凝土层、8-粘黏胶层、9-吸音板、10-凸缘固定槽、11-连接凹槽、12-幕墙芯、13-连接凸模、14-承重板、15-承重管、16-保温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包括第一幕墙板1、凸缘固定板6和幕墙芯12,第一幕墙板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连接缝3,连接缝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幕墙板4,第一幕墙板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修饰漆层2,幕墙芯12安装在第一幕墙板1的中间位置处,幕墙芯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幕墙板1,幕墙芯1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凹槽11,幕墙芯1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木质板层5,木质板层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粘黏胶层8,粘黏胶层8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7,凸缘固定板6安装在混凝土层7的左侧,混凝土层7的右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槽10,混凝土层7的外侧设置有吸音板9,幕墙芯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重管15,承重管15的内侧设置有保温芯16,承重管15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板1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幕墙板1与第二幕墙板4之间通过连接凸模13与连接凹槽11固定连接,第一幕墙板1与第二幕墙板4之间通过凸缘固定板6与凸缘固定槽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混凝土层7与木质板层5之间通过粘黏胶层8固定连接,木质板层5与幕墙芯12之间通过粘黏胶层8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承重管15设置成截面为六边形形状,中间具有圆形的通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承重板14设置成蜂窝形状。本技术中的吸音板9内设置有消音岩棉,消音岩棉外的板上具有多个消音孔,噪音穿过开孔区域上的消音孔后被消音岩棉吸收,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在对幕墙进行拼装时,第一幕墙板1的连接凸模13以及凸缘固定板6卡放在第二幕墙板4的凸缘固定槽10和连接凹槽11处,并将幕墙板对齐夹紧,以便减少连接缝3的宽度,保证幕墙的密封性,通过幕墙芯12中的六边形承重管15来实现幕墙板之间的卡合,并承载幕墙板的重量,通过外侧的木质板层5和管内的保温芯16提高幕墙的保温效果,保证幕墙内温度的稳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包括第一幕墙板(1)、凸缘固定板(6)和幕墙芯(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墙板(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连接缝(3),所述连接缝(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幕墙板(4),所述第一幕墙板(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修饰漆层(2),所述幕墙芯(12)安装在第一幕墙板(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幕墙芯(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幕墙板(1),所述幕墙芯(1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凹槽(11),所述幕墙芯(1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木质板层(5),所述木质板层(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粘黏胶层(8),所述粘黏胶层(8)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7),所述凸缘固定板(6)安装在混凝土层(7)的左侧,所述混凝土层(7)的右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槽(10),所述混凝土层(7)的外侧设置有吸音板(9),所述幕墙芯(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重管(15),所述承重管(15)的内侧设置有保温芯(16),所述承重管(15)的外侧设置有承重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式自保温复合幕墙板,包括第一幕墙板(1)、凸缘固定板(6)和幕墙芯(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幕墙板(1)的右侧表面设置有连接缝(3),所述连接缝(3)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幕墙板(4),所述第一幕墙板(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修饰漆层(2),所述幕墙芯(12)安装在第一幕墙板(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幕墙芯(1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幕墙板(1),所述幕墙芯(1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凹槽(11),所述幕墙芯(12)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木质板层(5),所述木质板层(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粘黏胶层(8),所述粘黏胶层(8)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7),所述凸缘固定板(6)安装在混凝土层(7)的左侧,所述混凝土层(7)的右侧设置有凸缘固定槽(10),所述混凝土层(7)的外侧设置有吸音板(9),所述幕墙芯(1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重管(15),所述承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宇城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