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92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它包括地漏本体、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地漏本体的入水口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内过滤盖卡固在第二台阶上,外过滤盖卡固在第一台阶上,地漏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外过滤盖的外侧设有环形设置的过滤带,过滤带上设有若干朝上设置的细柱,细柱的材质为柔软弹性材质,相邻细柱之间为等间距设置且间距为3~5mm。当夹杂着毛发的水流流向地漏本体时,相互间隔的细柱可以阻挡大部分毛发,这样就可以大幅延长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被堵塞的时间,减少清洗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的频率,而细柱上的毛发可以很轻松的用扫把清理,细柱为柔性材质,可以经受踩踏,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理的地漏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清理的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同时地漏也必须具有较好的防堵性,现有地漏一般都设有两层过滤盖,具有较好的过滤能力。但是卫浴间内的地漏经常会积聚大量的毛发,这些毛发会堵塞过滤盖,导致排水速度大幅降低,甚至完全堵塞,人们需要定期拆开过滤盖,清洗其上的杂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柔性细柱阻挡毛发的易清理的地漏;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过滤盖容易被毛发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包括地漏本体、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所述地漏本体的入水口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内过滤盖卡固在第二台阶上,外过滤盖卡固在第一台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外过滤盖的外侧设有环形设置的过滤带,过滤带上设有若干朝上设置的细柱,细柱的材质为柔软弹性材质,相邻细柱之间为等间距设置且间距为3~5mm。当夹杂着毛发的水流流向地漏本体时,相互间隔的细柱可以阻挡大部分毛发,这样就可以大幅延长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被堵塞的时间,减少清洗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的频率,而细柱上的毛发可以很轻松的用扫把清理,细柱为柔性材质,可以经受踩踏,不易损坏。因此本技术具有易清理的特点。作为优选,所述细柱的高度为4~8mm。细柱的高度过低,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而其高度过高则会影响使用体验,将细柱的高度设为4~8mm比较适宜。作为优选,地漏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带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的截面为上窄下宽设置,过滤带为可完全嵌入环形卡槽设置,且过滤带顶面与地漏本体顶面为共面设置。过滤带与环形卡槽为可拆卸卡固连接,便于更换损坏的过滤带,同时环形卡槽的截面为上窄下宽设置,加强固定效果。过滤带顶面与地漏本体顶面为共面,不影响排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台阶的侧壁上开设环形腔体,其内设有环形的开口弹片,开口弹片的内径为小于第一台阶侧壁的直径,外过滤盖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开口弹片内圈卡合的嵌槽,环形腔体内且位于开口弹片的开口处设有与地漏本体顶面贯通的按压孔,按压孔内装配有可上下滑动的按键,按键与开口弹片的开口之间设有倒V型片。通过按压按键,倒V型片受力下压,撑开开口弹片的开口,此时开口弹片的内径扩大,当其内径大于等于外过滤盖的外径时,即可取出。安装外过滤盖时,将外过滤盖直接压入第一台阶即可,开口弹片自动会与嵌槽卡合。因此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外过滤盖卡固牢固,不易被误碰打开。作为优选,所述内过滤盖的内部卡固有顶出弹片,顶出弹片的顶部受压与外过滤盖底部抵合设置。顶出弹片的顶部与外过滤盖底部抵合,当开口弹片撑开时,顶出弹片可顶出外过滤盖,拆解便捷。因此,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过滤带上的细柱阻挡毛发进入地漏本体,减少清洗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的频率,且易清理;2.通过按压控制开口弹片开合,以达到固定外过滤盖的目的,拆卸方便且固定牢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纵向剖面图;附图3是附图2的A部放大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附图5是倒V型片的受按压变形示意图;附图6是地漏本体与开口弹片配合后的局部剖视图;附图7是地漏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图2和图5,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内过滤盖2和外过滤盖3,地漏本体1的入水口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11和第二台阶12,内过滤盖2卡固在第二台阶12上,外过滤盖3卡固在第一台阶11上,地漏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外过滤盖3的外侧设有环形设置的过滤带4,过滤带4上设有若干朝上设置的细柱41,细柱41的材质为柔软弹性材质,相邻细柱41之间为等间距设置且间距为3~5mm。当夹杂着毛发的水流流向地漏本体时,相互间隔的细柱可以阻挡大部分毛发,这样就可以大幅延长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被堵塞的时间,减少清洗内过滤盖和外过滤盖的频率,而细柱上的毛发可以很轻松的用扫把清理,细柱为柔性材质,可以经受踩踏,不易损坏。因此本技术具有易清理的特点。见图1,细柱41的高度为4~8mm。细柱的高度过低,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而其高度过高则会影响使用体验,将细柱的高度设为4~8mm比较适宜。见图1、图3,图4,地漏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带4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卡槽13,环形卡槽13的截面为上窄下宽设置,过滤带4为可完全嵌入环形卡槽13设置,且过滤带4顶面与地漏本体1顶面为共面设置。过滤带与环形卡槽为可拆卸卡固连接,便于更换损坏的过滤带,同时环形卡槽的截面为上窄下宽设置,加强固定效果。过滤带顶面与地漏本体顶面为共面,不影响排水。见图2、图4、图5和图6,第一台阶11的侧壁上开设环形腔体14,其内设有环形的开口弹片5,开口弹片5的内径为小于第一台阶11侧壁的直径,外过滤盖3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与开口弹片5内圈卡合的嵌槽31,环形腔体14内且位于开口弹片5的开口处设有与地漏本体1顶面贯通的按压孔15,按压孔15内装配有可上下滑动的按键6,按键6与开口弹片5的开口之间设有倒V型片7。通过按压按键,倒V型片受力下压,撑开开口弹片的开口,此时开口弹片的内径扩大,当其内径大于等于外过滤盖的外径时,即可取出。安装外过滤盖时,将外过滤盖直接压入第一台阶即可,开口弹片自动会与嵌槽卡合。因此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外过滤盖卡固牢固,不易被误碰打开。见图2,内过滤盖2的内部卡固有顶出弹片8,顶出弹片8的顶部受压与外过滤盖3底部抵合设置。顶出弹片的顶部与外过滤盖底部抵合,当开口弹片撑开时,顶出弹片可顶出外过滤盖,拆解便捷。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清理的地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内过滤盖(2)和外过滤盖(3),所述地漏本体(1)的入水口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11)和第二台阶(12),内过滤盖(2)卡固在第二台阶(12)上,外过滤盖(3)卡固在第一台阶(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外过滤盖(3)的外侧设有环形设置的过滤带(4),过滤带(4)上设有若干朝上设置的细柱(41),细柱(41)的材质为柔软弹性材质,相邻细柱(41)之间为等间距设置且间距为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理的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内过滤盖(2)和外过滤盖(3),所述地漏本体(1)的入水口向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11)和第二台阶(12),内过滤盖(2)卡固在第二台阶(12)上,外过滤盖(3)卡固在第一台阶(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外过滤盖(3)的外侧设有环形设置的过滤带(4),过滤带(4)上设有若干朝上设置的细柱(41),细柱(41)的材质为柔软弹性材质,相邻细柱(41)之间为等间距设置且间距为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理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柱(41)的高度为4~8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清理的地漏,其特征在于:地漏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带(4)外轮廓匹配的环形卡槽(13),环形卡槽(13)的截面为上窄下宽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