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小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687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单向阀、修复添料管、船底座、叶轮、挡水罩、船体、杂物打捞器、支撑杆、控制室、控制室门、发动机仓、排气头、抽取泵、储料桶、输料仓、排料器、排料输送带、排料防水电机、传递输料带、控制机台、楼梯、护栏、打捞防水电机、打捞传输带、输料管、添料盖、固定挡板、锁定螺丝,船底座为梯形,顶端水平焊接有船体,使装置能够通过清理杂物和对河道投放抑制剂进行更好的河道修复,提高河道的修复清理效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而装置设有的太阳能电池能够为装置进行跟好的供电使用,使装置能够进行光伏发电供电使用,从而使装置的使用更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属于河道修复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着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河道水变黑变臭,藻类繁殖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我国城市河道大约有百分之5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这些河道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城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而且污染物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可从控制人为污染着手,以法律的手段控制人为污染源的排入。而对内源性污染物,要根据水体中主要控制元素采取不同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有3种方法:物理、化学和生态—生物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增大,河流的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河流要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传统水利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目前河道治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渠道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要,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对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因此修复河流生态和优化河流管理是保障河流健康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一观点,从河流健康的理念出发。对河流的现状、发展及治理进行分析。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河道治理首先是要利于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栖息繁衍提供生存环境,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除满足渲泄洪水要求外,还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及水流多样化。为此,河道的整治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考虑,既要修复自然河道的功能,又要满足人类依赖生存的要求。治理平原河道,要求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又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所以应根据岸坡稳定、正常行洪、表面异质、材质自然、内外透水、成本经济等原则进行。目的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要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而且要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空间。山区河道治理中.要统筹上下游及整个流域相互关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并遵循自然规律,尽量发挥天然河道功能。在河道水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必须控制点源、面源污染,强调源头治理。通过河道清淤、水面保洁、控制进入河道的污染物总量,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水量。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450114.0:的一种河道水体修复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纤毛填料,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位于纤毛填料的下方,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入将待处理的河道水体中,然后运行曝气系统即可。本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河道中水体修复的功能,去除河道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同时成本较低,简单易行。现有技术使用对于河道的修复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曝气修复,导致对于河道的修复清理作用小,效果差,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对于河道的修复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曝气修复,导致对于河道的修复清理作用小,效果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单向阀、修复添料管、船底座、叶轮、挡水罩、船体、杂物打捞器、支撑杆、控制室、控制室门、发动机仓、排气头、抽取泵、储料桶、输料仓、排料器、排料输送带、排料防水电机、传递输料带、控制机台、楼梯、护栏、打捞防水电机、打捞传输带、输料管、添料盖、固定挡板、锁定螺丝,所述船底座为梯形,顶端水平焊接有船体,前端右侧通过固定挡板固定有修复添料管,所述船体前后两端中部均扣接有叶轮,所述控制机台为长方体,垂直焊接于船体顶端中部,中部贯穿设有输料仓,顶端左侧垂直焊接有控制室,顶端右侧垂直锁接有发动机仓,右端前后两侧均锁接有楼梯,前后两端均垂直焊接有挡水罩,所述挡水罩位于叶轮上方,所述输料仓为长方形槽,内端底部扣接于有传递输料带,贯穿控制机台与控制室电连接,所述护栏为圆柱形,垂直焊接于船体顶端右侧和控制机台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排气头垂直锁接于发动机仓顶端中部右侧,所述控制室前后两端右侧均铰链连接有控制室门,所述杂物打捞器为前端三角形,后端长方形的槽板,底端通过支撑杆与船体、控制机台焊接,前低后高成度45角,后端位于传递输料带上侧,内端底部扣接有打捞传输带,前端后侧锁接有打捞防水电机,所述打捞防水电机贯穿杂物打捞器与打捞传输带传动连接,右侧贯穿控制机台与控制室电连接,所述排料器为长方体槽,前低后高成30度角,内端底部扣接有排料输送带,前端右侧锁接有排料防水电机,左端位于传递输料带上侧,所述排料防水电机贯穿排料器与排料输送带传动连接,左侧贯穿控制机台与控制室电连接,所述储料桶底端垂直焊接于输料仓顶端,所述添料盖锁接于储料桶顶端前侧中部,所述抽取泵锁接于储料桶顶端后侧中部,与控制室电连接,底端前侧左方通过输料管与储料桶胶接,底端前侧右方通过输料管与修复添料管顶端胶接,所述修复添料管通过固定挡板分别与船体、储料桶、输料仓锁接,所述固定挡板左右两端贯穿锁接有锁定螺丝,所述单向阀垂直胶接于修复添料管底端,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档环、挡板、密闭垫、回复弹簧、限位板、托杆、第二挡环、阀管主体,所述阀管主体为圆环体,内部由下而上一体化设有第一档环、第二挡环、限位板,所述挡板为圆柱形,位于第一档环与第二挡环之间,直径大于第一档环与第二挡环,直径小于阀管主体内径,顶端水平胶接有密闭垫,顶端中部垂直贯穿密闭垫焊接有托杆,顶端垂直贯穿密闭垫通过回复弹簧与限位板底端锁接,所述密闭垫与挡板直径一致,所述托杆为圆柱体,贯穿限位板中部,与限位板间隙配合,所述回复弹簧直径大于限位板,小于第二挡环,所述阀管主体顶端与修复添料管底端胶接。进一步地,所述叶轮包括轮挡板、轴杆槽、叶板、轴套、锁定孔。进一步地,所述轴套前后两端外侧均垂直焊接有轮挡板,所述叶板设有3块,底端均匀垂直焊接于轴套外表侧,左右两端与轮挡板内端焊接,所述锁定孔设有3个,一体化均匀设于轴套外表侧,位于2个叶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抽取泵包括电机、泵机、出料管、底座、进料管。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锁接于泵机前端中部,与泵机传动连接,与控制室电连接,所述泵机前端下方左侧焊接有进料管,前端下方右侧焊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通过输料管与储料桶胶接,所述出料管通过输料管与修复添料管顶端胶接,所述出料管、进料管底端焊接有底座,通过底座与储料桶锁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料防水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接线盒、散热板、装配环、锁接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体后端外侧一体化设有装配环,顶端锁接有接线盒,通过接线盒与控制室电连接,所述散热板一体化设于电机主体除顶端外的外表侧,所述装配环上均匀贯穿有6个锁接孔,通过锁接孔与排料器锁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室的顶端胶接有太阳能电池,与太阳能电池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单向阀(1)、修复添料管(2)、船底座(3)、叶轮(4)、挡水罩(5)、船体(6)、杂物打捞器(7)、支撑杆(8)、控制室(9)、控制室门(10)、发动机仓(11)、排气头(12)、抽取泵(13)、储料桶(14)、输料仓(15)、排料器(16)、排料输送带(17)、排料防水电机(18)、传递输料带(19)、控制机台(20)、楼梯(21)、护栏(22)、打捞防水电机(23)、打捞传输带(24)、输料管(25)、添料盖(26)、固定挡板(27)、锁定螺丝(28),所述船底座(3)为梯形,顶端水平焊接有船体(6),前端右侧通过固定挡板(27)固定有修复添料管(2),所述船体(6)前后两端中部均扣接有叶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台(20)为长方体,垂直焊接于船体(6)顶端中部,中部贯穿设有输料仓(15),顶端左侧垂直焊接有控制室(9),顶端右侧垂直锁接有发动机仓(11),右端前后两侧均锁接有楼梯(21),前后两端均垂直焊接有挡水罩(5),所述挡水罩(5)位于叶轮(4)上方,所述输料仓(15)为长方形槽,内端底部扣接于有传递输料带(19),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护栏(22)为圆柱形,垂直焊接于船体(6)顶端右侧和控制机台(20)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排气头(12)垂直锁接于发动机仓(11)顶端中部右侧,所述控制室(9)前后两端右侧均铰链连接有控制室门(10),所述杂物打捞器(7)为前端三角形,后端长方形的槽板,底端通过支撑杆(8)与船体(6)、控制机台(20)焊接,前低后高成45度角,后端位于传递输料带(19)上侧,内端底部扣接有打捞传输带(24),前端后侧锁接有打捞防水电机(23),所述打捞防水电机(23)贯穿杂物打捞器(7)与打捞传输带(24)传动连接,右侧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排料器(16)为长方体槽,前低后高成30度角,内端底部扣接有排料输送带(17),前端右侧锁接有排料防水电机(18),左端位于传递输料带(19)上侧,所述排料防水电机(18)贯穿排料器(16)与排料输送带(17)传动连接,左侧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储料桶(14)底端垂直焊接于输料仓(15)顶端,所述添料盖(26)锁接于储料桶(14)顶端前侧中部,所述抽取泵(13)锁接于储料桶(14)顶端后侧中部,与控制室(9)电连接,底端前侧左方通过输料管(25)与储料桶(14)胶接,底端前侧右方通过输料管(25)与修复添料管(2)顶端胶接,所述修复添料管(2)通过固定挡板(27)分别与船体(6)、储料桶(14)、输料仓(15)锁接,所述固定挡板(27)左右两端贯穿锁接有锁定螺丝(28),所述单向阀(1)垂直胶接于修复添料管(2)底端;所述单向阀(1)包括第一档环(101)、挡板(102)、密闭垫(103)、回复弹簧(104)、限位板(105)、托杆(106)、第二挡环(107)、阀管主体(108),所述阀管主体(108)为圆环体,内部由下而上一体化设有第一档环(101)、第二挡环(107)、限位板(105),所述挡板(102)为圆柱形,位于第一档环(101)与第二挡环(107)之间,直径大于第一档环(101)与第二挡环(107),直径小于阀管主体(108)内径,顶端水平胶接有密闭垫(103),顶端中部垂直贯穿密闭垫(103)焊接有托杆(106),顶端垂直贯穿密闭垫(103)通过回复弹簧(104)与限位板(105)底端锁接,所述密闭垫(103)与挡板(102)直径一致,所述托杆(106)为圆柱体,贯穿限位板(105)中部,与限位板(105)间隙配合,所述回复弹簧(104)直径大于限位板(105),小于第二挡环(107),所述阀管主体(108)顶端与修复添料管(2)底端胶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节能河道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单向阀(1)、修复添料管(2)、船底座(3)、叶轮(4)、挡水罩(5)、船体(6)、杂物打捞器(7)、支撑杆(8)、控制室(9)、控制室门(10)、发动机仓(11)、排气头(12)、抽取泵(13)、储料桶(14)、输料仓(15)、排料器(16)、排料输送带(17)、排料防水电机(18)、传递输料带(19)、控制机台(20)、楼梯(21)、护栏(22)、打捞防水电机(23)、打捞传输带(24)、输料管(25)、添料盖(26)、固定挡板(27)、锁定螺丝(28),所述船底座(3)为梯形,顶端水平焊接有船体(6),前端右侧通过固定挡板(27)固定有修复添料管(2),所述船体(6)前后两端中部均扣接有叶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台(20)为长方体,垂直焊接于船体(6)顶端中部,中部贯穿设有输料仓(15),顶端左侧垂直焊接有控制室(9),顶端右侧垂直锁接有发动机仓(11),右端前后两侧均锁接有楼梯(21),前后两端均垂直焊接有挡水罩(5),所述挡水罩(5)位于叶轮(4)上方,所述输料仓(15)为长方形槽,内端底部扣接于有传递输料带(19),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护栏(22)为圆柱形,垂直焊接于船体(6)顶端右侧和控制机台(20)顶端的前后两侧,所述排气头(12)垂直锁接于发动机仓(11)顶端中部右侧,所述控制室(9)前后两端右侧均铰链连接有控制室门(10),所述杂物打捞器(7)为前端三角形,后端长方形的槽板,底端通过支撑杆(8)与船体(6)、控制机台(20)焊接,前低后高成45度角,后端位于传递输料带(19)上侧,内端底部扣接有打捞传输带(24),前端后侧锁接有打捞防水电机(23),所述打捞防水电机(23)贯穿杂物打捞器(7)与打捞传输带(24)传动连接,右侧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排料器(16)为长方体槽,前低后高成30度角,内端底部扣接有排料输送带(17),前端右侧锁接有排料防水电机(18),左端位于传递输料带(19)上侧,所述排料防水电机(18)贯穿排料器(16)与排料输送带(17)传动连接,左侧贯穿控制机台(20)与控制室(9)电连接,所述储料桶(14)底端垂直焊接于输料仓(15)顶端,所述添料盖(26)锁接于储料桶(14)顶端前侧中部,所述抽取泵(13)锁接于储料桶(14)顶端后侧中部,与控制室(9)电连接,底端前侧左方通过输料管(25)与储料桶(14)胶接,底端前侧右方通过输料管(25)与修复添料管(2)顶端胶接,所述修复添料管(2)通过固定挡板(27)分别与船体(6)、储料桶(14)、输料仓(15)锁接,所述固定挡板(27)左右两端贯穿锁接有锁定螺丝(28),所述单向阀(1)垂直胶接于修复添料管(2)底端;所述单向阀(1)包括第一档环(101)、挡板(102)、密闭垫(103)、回复弹簧(104)、限位板(105)、托杆(106)、第二挡环(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锦
申请(专利权)人:林小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