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文舟专利>正文

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207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将插管插入上下腔静脉中,按压第一手柄段和第二手柄段,使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打开,并使血管通过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进入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之间,这样就可以将血管夹持阻闭,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可以避免第一连柄和第二连柄将血管损伤。使用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对接后组成圆腔将血管阻闭,可以避免套带步骤,降低手术中大出血等风险。根据血管位置的空间大小调整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的长度,避免损伤软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进行上下腔静脉阻闭时需要先对上下腔静脉进行套带,以固定插入上下腔静脉的插管,手术过程中套带这一步骤十分复杂,操作花费时间长,而且操作易损伤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造成大出血的风险,另外,这种操作方式在小切口、胸腔镜心脏手术当中难度更大,更容易造成大出血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该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便于上下腔静脉阻闭,避免套带步骤,从而避免出血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相对内表面固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手柄段,第二连接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手柄段;所述第一手柄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交叉段,第二手柄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且与第一交叉段交叉设置的第二交叉段;所述第一交叉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第二交叉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段平行设置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半圆弧段,第二延伸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半圆弧段相对设置的第二半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对接后组成圆腔;所述第一半圆弧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固定段,第二半圆弧段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固定段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段;所述第一固定段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钝头部,第二固定段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且与第一钝头部平行设置的第二钝头部。所述第一钝头部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段上的第一连柄,第一连柄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一弧形凸起;第二钝头部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段上的第二连柄,第二连柄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段、第一手柄段、第一交叉段、第一延伸段、第一半圆弧段和第一固定段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一固定段的空腔内设有第一横板,第一连柄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段的空腔内,第一横板与第一固定段的内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段的内端面固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接挡板,挡板上固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穿过第一横板和空腔并伸出第一连接段,第一拉绳与第一连接段之间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段上端部的第一缠绕段,所述第一缠绕段的外侧壁上环设有可供第一拉绳缠绕固定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段、第二手柄段、第二交叉段、第二延伸段、第二半圆弧段和第二固定段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二固定段的内腔内设有第二横板,第二连柄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段的空腔内,第二横板与第二固定段的内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段的内端面固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部固接挡板,挡板上固接有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穿过第二横板和空腔并伸出第二连接段,第二拉绳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段上端部的第二缠绕段,所述第二缠绕段的外侧壁上环设有可供第二拉绳缠绕固定的凹槽。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外端部均设有拉环。所述第一手柄段和第二手柄段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插管插入上下腔静脉中,按压第一手柄段和第二手柄段,使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打开,并使血管通过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进入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之间,这样就可以将插有插管的血管夹持阻闭,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可以避免第一连柄和第二连柄将血管损伤。使用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半圆弧段对接后组成圆腔将血管阻闭,可以避免套带步骤,降低手术中大出血等风险。根据血管位置的空间大小调整第一钝头部和第二钝头部的长度,避免损伤软组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的相对内表面固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段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手柄段11,第二连接段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手柄段21,第一手柄段11和第二手柄段21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第一手柄段1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交叉段12,第二手柄段2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且与第一交叉段12交叉设置的第二交叉段22;第一交叉段1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13,第二交叉段2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段13平行设置的第二延伸段23;第一延伸段1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半圆弧段14,第二延伸段2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半圆弧段14相对设置的第二半圆弧段24,第一圆弧段14和第二半圆弧段24对接后组成圆腔3,该圆腔3可容纳血管;第一半圆弧段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同定段15,第二半圆弧段2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固定段15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段25;第一固定段1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钝头部4,第二固定段2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且与第一钝头部4平行设置的第二钝头部5。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钝头部4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段15上的第一连柄41,第一连柄41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一弧形凸起42。第一连接段1、第一手柄段11、第一交叉段12、第一延伸段13、第一半圆弧段14和第一固定段15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一固定段15的空腔内设有第一横板16,第一连柄41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段15的空腔内,第一横板16与第一固定段15的内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段15的内端面固接,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接挡板,挡板上固接有第一拉绳7,第一拉绳7穿过第一横板16和空腔并伸出第一连接段1,第一拉绳7与第一连接段1之间设有第一定位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上端部的第一缠绕段101,第一缠绕段101的外侧壁上环设有可供第一拉绳7缠绕固定的凹槽。第一拉绳7的外端部均设有拉环,使用时拉动第一拉绳7使拉绳带动第一弹簧6压缩,从而使第一连柄41滑动,缩短第一连柄41的长度,调整结束后将第一拉绳7上的拉环缠绕固定在凹槽内即可实现定位。根据血管位置的空间大小调整第一钝头部4的长度,避免损伤软组织。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钝头部5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段25上的第二连柄51,第二连柄51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二弧形凸起52。第二连接段2、第二手柄段21、第二交叉段22、第二延伸段23、第二半圆弧段24和第二固定段25内均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第二固定段25的内腔内设有第二横板26,第二连柄51滑动连接在第二同定段25的空腔内,第二横板26与第二固定段25的内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段25的内端面固接,第二弹簧8的另一端部固接挡板,挡板上固接有有第二拉绳9,第二拉绳9穿过第二横板26和空腔并伸出第二连接段2,第二拉绳9与第二连接段2之间设有第二定位装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段2上端部的第二缠绕段102,第二缠绕段10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的相对内表面固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段(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手柄段(11),第二连接段(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手柄段(21);所述第一手柄段(1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交叉段(12),第二手柄段(2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且与第一交叉段(12)交叉设置的第二交叉段(22);所述第一交叉段(1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13),第二交叉段(2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段(13)平行设置的第二延伸段(23);所述第一延伸段(1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半圆弧段(14),第二延伸段(2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半圆弧段(14)相对设置的第二半圆弧段(24),所述第一圆弧段(14)和第二半圆弧段(24)对接后组成圆腔(3);所述第一半圆弧段(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固定段(15),第二半圆弧段(2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固定段(15)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段(25);所述第一固定段(1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钝头部(4),第二固定段(2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且与第一钝头部(4)平行设置的第二钝头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其特征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第一连接段(1)和第二连接段(2)的相对内表面固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段(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手柄段(11),第二连接段(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二手柄段(21);所述第一手柄段(1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交叉段(12),第二手柄段(21)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相对向内弯折且与第一交叉段(12)交叉设置的第二交叉段(22);所述第一交叉段(1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13),第二交叉段(22)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延伸段(13)平行设置的第二延伸段(23);所述第一延伸段(1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半圆弧段(14),第二延伸段(23)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半圆弧段(14)相对设置的第二半圆弧段(24),所述第一圆弧段(14)和第二半圆弧段(24)对接后组成圆腔(3);所述第一半圆弧段(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固定段(15),第二半圆弧段(2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形成与第一固定段(15)平行设置的第二固定段(25);所述第一固定段(1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钝头部(4),第二固定段(25)的端部设有长度可调且与第一钝头部(4)平行设置的第二钝头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钝头部(4)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段(15)上的第一连柄(41),第一连柄(41)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一弧形凸起(42);第二钝头部(5)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段(25)上的第二连柄(51),第二连柄(51)下端部的相对外侧面设有第二弧形凸起(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套带上下腔静脉阻闭夹,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段(1)、第一手柄段(11)、第一交叉段(12)、第一延伸段(13)、第一半圆弧段(14)和第一固定段(15)内均设有相互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舟
申请(专利权)人:于文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