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73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包括移液管存放架和移液管通风架,移液管通风架可拆卸的安装在移液管存放架上,移液管通风架包括通风管体和至少两个安装在通风管体内的盖板,盖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两个盖板上的透气孔交错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干燥的同时能防尘、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自然风或强风干燥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
技术介绍
移液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量出式液体计量玻璃仪器,在酸碱滴定、药品配置、标定等各种实验中均有较为普遍的使用。由于移液管的特殊用途要求其取用液体必须精确且应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染。同时,因移液管为一管式玻璃仪器,这就使得其存放变得不太方便,因此就出现了移液管架。现行的移液管架主要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梯形横式移液管架,使用时将移液管横放在上面,当将刚使用完洗涤后的移液管放上后管内水滴无法流出因而不利于其干燥。另一种是圆盘式移液管架,采用上下两个圆盘的形式,上下圆盘上各设置相互对应的大孔及小孔用于固定住移液管,洗刷后的移液管架放置其上后管中水滴会直接滴到实验台面,影响整洁。现有的移液管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但实验教学应用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要不是占地面积大,要不是不防尘,还要专门烘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利于干燥的同时能防尘、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无需专门烘干省时省力。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包括移液管存放架和移液管通风架,所述移液管通风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移液管存放架上,所述移液管通风架包括通风管体和至少两个安装在所述通风管体内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两个所述盖板上的透气孔交错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清洗,防尘和干燥一体,省时省力,满足大学和中学生化学实验要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移液管存放架包括底板、移液管体、上托板和下托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移液管体的底部连接,所述上托板和所述下托板均安装在所述移液管体内且所述上托板位于所述下托板的正上方,所述下托板上开设有多个上大下小的锥形通孔,所述上托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多个所述锥形通孔分别和一个安装通孔对应且同轴布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放入移液管等实验仪器,附着的残余液体可通过锥形通孔流出,避免液体残留。进一步,所述锥形通孔的下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通孔的直径,所述锥形通孔的上端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装通孔的直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移液管能够安全可靠的放置在移液管存放架内。进一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圆形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与所述移液管体同轴布置且所述集液槽的直径与所述移液管体的直径相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残余液体可堆积在集液槽内,避免出现液体滴到试验台上的情况,影响整洁。进一步,所述集液槽与所述移液管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的顶部连接所述移液管体管壁的底部,所述固定连接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集液槽边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集液槽的液体可以从底板和移液管体之间的缝隙蒸发,能自然干燥。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三个吸盘式支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装置稳当的放在实验台面上。进一步,所述移液管存放架上安装有风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快干燥速度。进一步,所述移液管体的顶部开设有公槽,所述通风管体的底部开设有母槽,所述公槽与所述母槽配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所述移液管体和所述通风管体均为有机玻璃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观察移液管架内存放物品的情况,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液管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移液管存放架,2、移液管通风架,3、通风管体,4、盖板,5、透气孔,6、移液管体,7、下托板,8、上托板,9、锥形通孔,10、安装通孔,11、底板,12、集液槽,13、连接件,14、支脚,15、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包括移液管存放架1和移液管通风架2,移液管通风架2可拆卸的安装在移液管存放架1上,移液管通风架2包括通风管体3和至少两个安装在通风管体3内的盖板4,盖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两个盖板4上的透气孔5交错布置。移液管存放架1上安装有风扇15。移液管存放架1包括底板11、移液管体6、上托板8和下托板7,底板11与移液管体6的底部连接,上托板8和下托板7均安装在移液管体6内且上托板8位于下托板7的正上方,移液管体6的顶部开设有公槽,通风管体3的底部开设有母槽,公槽与母槽配合。下托板7上开设有多个上大下小的锥形通孔9,上托板8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0,多个锥形通孔9分别和一个安装通孔10对应且同轴布置。锥形通孔9的下端的直径小于安装通孔10的直径,锥形通孔9的上端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安装通孔10的直径。底板11上开设有圆形的集液槽12,集液槽12与移液管体6同轴布置且集液槽12的直径与移液管体6的直径相同。底板11集液槽12与移液管体6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件13,固定连接件13的顶部连接移液管体6管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件13的底部安装在集液槽12内。底板11的底部设有多个支脚14。移液管体6和通风管体3均为有机玻璃管。其中优选的,支脚14为橡胶吸盘。连接件13设有三个,连接件13高度5mm,宽5mm,厚与移液管体6的管壁相同,三个连接件13沿集液槽1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使用时,将移液管通风架2从移液管存放架1上取下,就可以直接取放移液管,使用完成后,将洗净的移液管放入移液管存放架1,移液管的开口朝下,放在锥形通孔9内,移液管的管体部分受到安装通孔10的限制,防止大幅度的位移,存放完后,再将移液管通风架2安放到移液管存放架1上,通过公槽和母槽配合连接,一部分残余液体经透气孔5向大气排出,另一部分残余液体落入集液槽12内,经底板11和移液管体6之间的缝隙蒸发干燥。其中两个盖板4上的透气孔5交错布置,使得灰尘不易进入移液管架内,达到防尘效果。还可将风扇15接通电源,并将电源插在定时器上预定时间,即清洗存放工作完成后,人就可以离开,节省时间。通过定时器控制风扇15工作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止,能起到快速风干的效果,自动停止,节约电能,节约人力。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管存放架(1)和移液管通风架(2),所述移液管通风架(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移液管存放架(1)上,所述移液管通风架(2)包括通风管体(3)和至少两个安装在通风管体内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两个所述盖板(4)上的透气孔(5)交错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管存放架(1)和移液管通风架(2),所述移液管通风架(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移液管存放架(1)上,所述移液管通风架(2)包括通风管体(3)和至少两个安装在通风管体内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两个所述盖板(4)上的透气孔(5)交错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管存放架(1)包括底板(11)、移液管体(6)、上托板(8)和下托板(7),所述底板(11)与所述移液管体(6)的底部连接,所述上托板(8)和所述下托板(7)均安装在所述移液管体(6)内且所述上托板(8)位于所述下托板(7)的正上方,所述下托板(7)上开设有多个上大下小的锥形通孔(9),所述上托板(8)上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10),多个所述锥形通孔(9)分别和一个安装通孔(10)对应且同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尘干燥移液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通孔(9)下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通孔(10)的直径,所述锥形通孔(9)上端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