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治疗用颅骨锁,特别提供了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
技术介绍
颅骨锁是用于开颅手术后骨瓣固定的一种医疗器械。开颅手术后颅骨锁能迅速达到骨瓣临床固定要求,操作简便,旋紧快速,夹紧牢固,节省手术时间。目前临床用的颅骨锁按材料分,主要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两种。不可吸收的颅骨锁由钛合金制成,由于其在体内的生物稳定性,需长期存在于人体中,该颅骨锁不适合用于青春期前的少年儿童。对于成人而言,颅骨锁的长期存在,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可吸收的颅骨锁主要由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上海立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颅骨锁产品由82%多聚左旋乳酸和18%聚羟基乙酸制成,可在手术后12-18个月内完全被人体吸收。可吸收颅骨锁可减少术后由于颅骨锁造成的骨生长抑制、置入物移位、置入物可触及、温敏反应发生等可能性,不影响手术后CT/MRI成像,有助于术后病灶部位的复查,尤其有利于手术后需要继续接受放疗的患者。然而,由聚乳酸制成的颅骨锁,由于聚乳酸的力学强度低,不利于颅骨锁的坚强固定,使其应用受限。而且聚乳酸降解产生酸性环境,不利于骨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锁包括上锁片(1)、下锁片(2)、用于连接上锁片(1)和下锁片(2)的连接丝、沿颅骨缺损缝隙延伸的功能丝(3);所述上锁片(1)、下锁片(2)为“三明治”结构,其上下两层为可降解、含有钙磷成分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陶瓷材料层,中间层为纯镁或镁合金材料层;上锁片(1)沿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下锁片(2)沿径向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1);功能丝(3)为一丝状结构,其一端带有第三通孔(31);上锁片(1)沿径向第一通孔(11)外侧、下锁片(2)沿径向第二通孔(21)外侧均设置限位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锁包括上锁片(1)、下锁片(2)、用于连接上锁片(1)和下锁片(2)的连接丝、沿颅骨缺损缝隙延伸的功能丝(3);所述上锁片(1)、下锁片(2)为“三明治”结构,其上下两层为可降解、含有钙磷成分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陶瓷材料层,中间层为纯镁或镁合金材料层;上锁片(1)沿径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下锁片(2)沿径向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1);功能丝(3)为一丝状结构,其一端带有第三通孔(31);上锁片(1)沿径向第一通孔(11)外侧、下锁片(2)沿径向第二通孔(21)外侧均设置限位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明治”结构的上下两层厚度为5-200μm,中间层厚度为0.8-1.5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丝(3)带有横梁(4),垂直于功能丝(3)设置,用于固定功能丝(3)。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上锁片(1)和下锁片(2)均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旺,于晓明,谭丽丽,陈军修,杨柯,李钋,胡旭,曹强,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都积信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