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49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罐、总供水管、灌溉槽和回水管,所述灌溉槽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耳部,所述耳部与所述灌溉槽之间焊接固定,在所述灌溉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树干用的支撑板,在所述总供水管的外壁处设置有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向上穿过所述耳部,所述耳部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分水管用的螺丝,在两根位于同侧的所述分水管之间配合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管壁处配合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延伸至所述灌溉槽的上方,在所述分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流量控制用的球阀,在所述灌溉槽的槽壁处开设有溢水槽;本装置可以在实现灌溉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树干的支撑,便于铁皮石斛培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石斛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Sw.)植物,全世界兰科约有500属,15000多种;石斛属是兰科中最大的属之一。中国兰科约有150属,1000种,主要分布于秦岭和长江流域以南省区;石斛属植物大多数种类都集中分布在北纬15°30′~25°12′之间,且越向北延而种类则逐渐减少。中国铁皮石斛主要分布于浙江、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铁皮石斛在人工培育时,需要在温室内进行,在温室培育过程中需要通过灌溉装置进行灌溉,由于在温室内需要搭建支撑树干用的支架,因此温室内的面积较为紧张,再搭建灌溉管路,则温室内的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进行定期维护。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在实现灌溉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树干的支撑,便于铁皮石斛培育的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实现灌溉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树干的支撑,便于铁皮石斛培育的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罐、总供水管、灌溉槽和回水管,所述灌溉槽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耳部,所述耳部与所述灌溉槽之间焊接固定,在所述灌溉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树干用的支撑板,在所述总供水管的外壁处设置有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向上穿过所述耳部,所述耳部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分水管用的螺丝,在两根位于同侧的所述分水管之间配合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管壁处配合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延伸至所述灌溉槽的上方,在所述分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流量控制用的球阀,在所述灌溉槽的槽壁处开设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在所述灌溉槽的外部位置处焊接设置有配合所述溢水槽的回水盒,所述回水盒连接有回水分管,所述回水分管连接所述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淌至所述储水罐内,所述储水罐连接有一水泵,通过该水泵连接所述总供水管,在所述分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端盖。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具有定位树干,避免树干转动用的定位槽。优选地,在所述连通管的靠近两端位置处串联有一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实现水质过滤的滤网,所述滤网的网孔孔径为100-300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壳体之间配合后形成密封。优选地,在所述分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支撑板,所述分水管穿过该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套部,所述套部的外壁处具有配合所述分水管用的螺丝,所述支撑板支撑于地面上,通过支撑板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支撑面积。优选地,在所述端盖的顶部设置有白板标号牌,通过白板标号牌可以配合记号笔进行书写,方便记录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次数等常规数据,在交接班时,方便根据已记录的数据进行后续管理。优选地,所述储水罐、总供水管和回水管均埋设于地面下,通过将储水罐埋设于地面之下,使得储水罐内的水可以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储水罐内的水温升高,将总供水管和回水管埋设于地面之下,在对温室内的铁皮石斛进行例行的检查时,可以避免干涉人员通行。本装置主要适用于贴树栽种法,在栽培时,需要在树干的表面开设一沟,而后在沟内种植铁皮石斛,在种植时,需要在铁皮石斛的根部使用淤泥进行包覆,包覆后进行栽种,淤泥主要采用落叶腐烂后形成的淤泥,其内部的养分含量较高,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存活率,在栽培时,温室内的室内气温保持在20-30℃,空气湿度大于60%,并且需要一定的避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贴树栽种法培育铁皮石斛时,可以将培育所用的树干摆放在本装置中的灌溉槽内,通过支撑板进行支撑,无需另行搭建支架,本装置可以利用分水管进行分水,同时分水管还可以支撑灌溉槽,一物两用,本装置在灌溉过程中,灌溉槽的内底部可以积水,积水后,水份自然蒸发,渗透至树干内,给位于树干表面的铁皮石斛提供水份,同时增加空气湿度,本装置可以回收多余的水,避免水资源浪费,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搭建在大棚内时结构较为清洗,方便后期维护和管理,本装置的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储水罐1、总供水管2、灌溉槽3和回水管4,所述灌溉槽3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耳部301,所述耳部301与所述灌溉槽3之间焊接固定,在所述灌溉槽3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树干用的支撑板302,在所述总供水管2的外壁处设置有多根分水管201,所述分水管201向上穿过所述耳部301,所述耳部301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分水管201用的螺丝311,在两根位于同侧的所述分水管201之间配合有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的外管壁处配合有橡胶软管501,所述橡胶软管501延伸至所述灌溉槽3的上方,在所述分水管201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流量控制用的球阀211,在所述灌溉槽3的槽壁处开设有溢水槽312,所述溢水槽312位于所述支撑板302的下方,在所述灌溉槽3的外部位置处焊接设置有配合所述溢水槽312的回水盒313,所述回水盒313连接有回水分管314,所述回水分管314连接所述回水管4,所述回水管4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淌至所述储水罐1内,所述储水罐1连接有一水泵6,通过该水泵6连接所述总供水管2,在所述分水管2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端盖22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具有定位树干,避免树干转动用的定位槽322。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连通管5的靠近两端位置处串联有一壳体7,在所述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实现水质过滤的滤网701,所述滤网701的网孔孔径为200目,在所述壳体7的顶部设置有封盖702,所述封盖702与所述壳体701之间配合后形成密封。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分水管201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支撑板8,所述分水管201穿过该支撑板8,在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设置有套部801,所述套部801的外壁处具有配合所述分水管201用的螺丝811,所述支撑板8支撑于地面上,通过支撑板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支撑面积。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端盖221的顶部设置有白板标号牌232,通过白板标号牌可以配合记号笔进行书写,方便记录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次数等常规数据,在交接班时,方便根据已记录的数据进行后续管理。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储水罐1、总供水管2和回水管4均埋设于地面下,通过将储水罐埋设于地面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总供水管、灌溉槽和回水管,所述灌溉槽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耳部,所述耳部与所述灌溉槽之间焊接固定,在所述灌溉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树干用的支撑板,在所述总供水管的外壁处设置有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向上穿过所述耳部,所述耳部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分水管用的螺丝,在两根位于同侧的所述分水管之间配合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管壁处配合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延伸至所述灌溉槽的上方,在所述分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流量控制用的球阀,在所述灌溉槽的槽壁处开设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在所述灌溉槽的外部位置处焊接设置有配合所述溢水槽的回水盒,所述回水盒连接有回水分管,所述回水分管连接所述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淌至所述储水罐内,所述储水罐连接有一水泵,通过该水泵连接所述总供水管,在所述分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一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石斛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总供水管、灌溉槽和回水管,所述灌溉槽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耳部,所述耳部与所述灌溉槽之间焊接固定,在所述灌溉槽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树干用的支撑板,在所述总供水管的外壁处设置有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向上穿过所述耳部,所述耳部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分水管用的螺丝,在两根位于同侧的所述分水管之间配合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管壁处配合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延伸至所述灌溉槽的上方,在所述分水管的管身上配合有一流量控制用的球阀,在所述灌溉槽的槽壁处开设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在所述灌溉槽的外部位置处焊接设置有配合所述溢水槽的回水盒,所述回水盒连接有回水分管,所述回水分管连接所述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淌至所述储水罐内,所述储水罐连接有一水泵,通过该水泵连接所述总供水管,在所述分水管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华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顿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