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483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4:10
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包括:“U”字型托架、位于所述“U”字型托架下部外侧的倒“Z”字型支撑部及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与所述“Z”字型支撑部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落蔓装置结构简单,不易磨损,设施投入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施中的温室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棚栽培模式已然发展成为了农业栽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棚栽培模式下,为了充分提高品质、产量和固定植株,黄瓜、甜瓜、西葫芦、番茄、甜椒、茄子等瓜类和茄果类蔬菜常需要落蔓处理。然而农作物落蔓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人工落蔓劳动强度大且繁琐。据统计:每年因人工落蔓所产生的工时费以及人工落蔓操作时发生的断苗、歇蔓而影响结瓜采瓜的综合损失,平均每株约0.5元,不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而且增大了管理成本。另外,现有公开的落蔓器大多数零件复杂,设施投入成本高,不便于大规模推广,且塑料制成的落蔓器易磨损、耐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蔓类植物落蔓装置。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所述落蔓装置包括:“U”字型托架、位于所述“U”字型托架下部外侧的倒“Z”字型支撑部及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与所述“Z”字型支撑部的连接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落蔓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U”字型托架、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及所述连接部采用相同直径的镀锌铁丝或钢丝制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U”字型托架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端、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端采用焊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U”字型托架、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及所述连接部为同一根镀锌铁丝或钢丝整体轧制而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对称设置在所述“U”字型托架下部两外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落蔓装置整体高度为40厘米至60厘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落蔓装置整体宽度为40厘米至60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蔓类植物落蔓装置,适用于温室果蔬(如番茄、黄瓜等)的地面栽培,在对蔓类植物进行落蔓处理时,可直接将落下的茎蔓缠绕并悬挂在落蔓装置的“U”字型托架上即可完成蔓类植物的落蔓,操作更加简单,而且可以在托架上完成果实的采摘,不用攀高进行采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损耗,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本技术提供的落蔓装置结构简单,不易磨损,耐用性强,设施投入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U”字型托架倒及“Z”字型支撑部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落蔓装置1“U”字型托架11托臂110托杆112倒“Z”字型支撑部12第一立柱121第二立柱122连接杆123连接部13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蔓类植物落蔓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落蔓装置1,所述落蔓装置1包括:“U”字型托架11、位于所述“U”字型托架11下部外侧的倒“Z”字型支撑部12及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11与所述“Z”字型支撑部12的连接部13。本实施例中,所述落蔓装置1包括两个倒“Z”字型支撑部12及两个连接部13,每个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通过一个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U”字型托架11的一侧端连接。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对称设置在所述“U”字型托架11下部两外侧。作业者分别利用外物,例如锤子,作用于两个倒“Z”字型支撑部12上,能稳固地将所述落蔓装置1固定于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U”字型托架11包括两条托臂110及与所述托臂110相连接的托杆112,所述托杆112用以对蔓类植物进行落蔓处理时缠绕并托住蔓类植物的茎蔓。本实施例中,所述“U”字型托架11由5mm直径的镀锌铁丝或钢丝弯曲制作而成,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托臂110与所述托杆112弯曲成90°。本实施例中,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包括第一立柱121、第二立柱122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21与所述第二立柱122的连接杆1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121与所述第二立柱122相互平行设置且长短不一,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立柱1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立柱122的长度。所述连接杆123用以在外力作用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一立柱121固定于地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由5mm直径的镀锌铁丝或钢丝弯曲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3的一端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11的托臂110的末端,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的第二立柱122。本实施例中,所述“U”字型托架11、倒“Z”字型支撑部12及连接部13采用相同直径的镀锌铁丝或钢丝制得,结构简单、不易磨损、耐用性强,从而可增加所述落蔓装置1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U”字型托架11与所述连接部13的连接端、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与所述连接部13的连接端采用焊接,使得所述“U”字型托架11、倒“Z”字型支撑部12及连接部13一体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U”字型托架11、倒“Z”字型支撑部12及连接部13可为同一根镀锌铁丝或钢丝整体轧制而成,即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12延伸可得所述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的另一端弯曲制得所述“U”字型托架11,一体化结构相比于焊接,稳固性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落蔓装置1整体高度为40厘米至60厘米,整体宽度为40厘米至60厘米。在进行蔓类植物地面种植时,可间隔1至1.5米将所述落蔓装置1固定于地面上。当需要为蔓类植物落蔓时,将蔓类植物落下的茎蔓直接缠绕并悬挂在所述“U”型托架11上,可以简单降低作物高度,方便种植人员进行管理操作,例如采摘果实,分剪枝杈等。并且通过蔓类植物茎蔓的相互连接成为一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是在温室果蔬(如番茄、黄瓜等)地面栽培过程中安装落蔓装置1,本技术的落蔓装置1操作使用方便,便于落蔓绕蔓,适用于连栋温室、塑料大棚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蔓装置包括:“U”字型托架、位于所述“U”字型托架下部外侧的倒“Z”字型支撑部及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与所述“Z”字型支撑部的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蔓装置包括:“U”字型托架、位于所述“U”字型托架下部外侧的倒“Z”字型支撑部及连接所述“U”字型托架与所述“Z”字型支撑部的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落蔓装置固定在地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型托架、所述倒“Z”字型支撑部及所述连接部采用相同直径的镀锌铁丝或钢丝制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蔓类植物落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杰强刘春宇冯耀辉赵慧杨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