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组装设备
,尤其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运用于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亦得到越来越大的应用,电连接器大都包括塑胶体及安装在塑胶体上的端子组成,在电连接器的生产过程中,塑胶体一般采用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端子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冲压而成,待塑胶体与端子单独成型后,再由作业人员手动将塑胶体与端子组装在一起,进而完成整个电连接器的生产制造,作业人员手动组装电连接器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实现电连接器的自动组装,无需作业人员手动组装电连接器,大大提升电连接器的组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的输送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及第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连接器的底座,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座供应至输送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端子供应至输送机构输送的底座上,第三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上盖组装至输送机构所输送的装载有端子的底座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的输送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及第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连接器的底座,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座供应至输送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端子供应至输送机构输送的底座上,第三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上盖组装至输送机构所输送的装载有端子的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的输送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及第三上料机构,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电连接器的底座,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底座供应至输送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端子供应至输送机构输送的底座上,第三上料机构用于将电连接器的上盖组装至输送机构所输送的装载有端子的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滑动设置于架体的第一滑件、用于驱动第一滑件滑动的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架体的第一机械手,第一滑件设有容置槽,第一振动盘用于将上盖输送至容置槽内,第一机械手用于将容置槽内的上盖移载至第一滑件的自由端的前方,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滑件进而将第一滑件的自由端的前方的上盖组装至输送机构所输送的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机构还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第一盲槽及与第一盲槽连通的第二盲槽,第一滑件滑动容设于第一盲槽内,容置槽用于连通第二盲槽,第一振动盘输出的上盖经由第二盲槽进入容置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机构还包括装设于第一支架的盖板及第一感应器,盖板用于遮盖进入第二盲槽内的上盖及进入容置槽内的上盖,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滑件连带容置槽内的上盖移动直至容置槽内的上盖触发第一感应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装设于架体的第二支架及装设于第二支架的驱动组件,第二支架设有用于容置底座的输送槽及与输送槽连通的第一让位槽,第一让位槽自输送槽的底面贯穿第二支架;驱动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第二支架的第二滑件、用于驱动第二滑件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滑件设有卡持槽,卡持槽用于容设输送槽内的底座,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滑件经由第一让位槽突伸入输送槽内并使得第二滑件推动输送槽内的底座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二振动盘、滑动设置的第一移料件、用于驱动第一移料件滑动的第二驱动件、装设于架体的第二感应器,第一移料件设有第一容槽、与第一容槽连通的第二让位槽、突伸入第一容槽内的两个第一托条,第二振动盘用于将底座输入第一容槽内,两个第一托条用于承载第一容槽内的底座,第二感应器经由第二让位槽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羽飞,龚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至爱自动化设备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