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518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基层端工作站、PDC服务器工作站、专家端工作站,所述远程会诊分为:在线会诊模式与离线会诊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高清实时音视频传输技术与传统的病理诊断流程相结合,通过专家端医生对基层端医生的指导,实现对医师病灶部位的图像与视频的抓取。实现了既能够降低远程病理的成本,又能够很好的实现远程病理诊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具体涉及到通过将病理诊断过程中发起方与受邀方实时视频与音频传输技术,与传统的病理诊断流程相结合,形成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医院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医院诞生。随着病理诊断的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开展了病理科的业务。但是由于病理诊断的特殊性,对病理科医生的业务水平与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对于专科医生来说,也许只需要精通于某一个专科就行。而相对来说病理医生是“全科“的,这就对病理医生的专业性与全面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远程病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有强大医生资源与丰富经验的的大医院专家团队,就能够通过远程互联的方式,帮助缺少医生的基层医院对一些疑难杂症进行远程诊断。在远程病理诊断领域,利用的最多是通过病理扫描仪的方式对玻片进行全景扫描保存为图像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病理扫描仪的昂贵成本,而普及度不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实现了既能够降低远程病理的成本,又能够很好的实现远程病理诊断目的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基层端工作站、PDC服务器工作站、专家端工作站。所述基层端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的录入,本地视频与音频的采集、病人报告的打印等功能。所述PDC服务器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与历史操作痕迹的保存,以及会诊的管理(包括会诊医院、会诊计费等)。所述专家端工作站,用于实现会诊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同步,以及指导基层端视频与图像的提取、出具会诊报告等功能。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步骤包括:a)采用实时传输的高清视频会议技术,在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上同步显示显微镜下的实时视频流。b)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通过实时音频进行交流,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指导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的操作,以获取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高清视频与高清图像。c)专家端工作站采集的诊断依据都是经过了专家端工作站医生指导后基层端工作站医生采集的,或是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确认过后的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相关视频与图像,用于有效的减少诊断依据的大小,减轻多媒体传输的压力。d)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的病理图像与视频的获取方式为通过专家端远程采集或通过语音指导基层端医生采集。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证各个环节的记录的保存与可追溯性,用于保证专家会诊记录的有效性与不可修改的特点。同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将所述远程会诊分为:在线会诊模式与离线会诊模式。所述在线会诊模式: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同时在线,基层端医生与专家端医生都能实时的查看到基层端工作站的高清视频,并且能够通过语音实时的交流。专家端医生可以通过语音或是鼠标操作的方式指导基层端医生采集视频与图像。实现实时的会诊病人信息(文字、图像、视频)的同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病理的会诊诊断。所述离线会诊模式: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不同时在线,基层端工作站通过采集到作为诊断依据的高清视频,与高清图像同步到PDC服务器。专家端工作站,通过PDC服务器获取到会诊病人的信息(文字、图像、视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病理的会诊诊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高清实时音视频传输技术与与传统的病理诊断流程相结合,通过专家端医生对基层端医生的指导,实现对病灶部位的图像与视频的抓取。实现了既能够降低远程病理的成本,又能够很好的实现远程病理诊断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具体的在线会诊模式流程如下:1、登录基层端工作站,录入病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临床诊断、临床病情描述等等)。2、基层端工作站发起远程会诊,通过PDC服务器工作站的会诊发起模块选择相应的专家医生发起远程病理的申请。3、专家端工作站响应基层端工作站的远程病理申请、开启视频、音频的同步传输。4、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实时的获取到基层端显微镜下的成像。专家端通过查看到的实时视频,指导基层端医生获取到最能反映出病灶信息的部位的视频与图像信息。在此过程中,可实现全程的语音交流功能。5、基层端将获取到的视频与图像信息,同步到PDC服务器与专家端工作站。6、专家端工作站通过对获取到视频与图像的信息进行病理诊断。并形成报告输出到本地与PDC服务器(备用)。7、基层端获取到远程诊断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出具自己的报告。完成全部的会诊功能。具体的离线会诊模式流程如下:1、登录基层端工作站,录入病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临床诊断、临床病情描述等等)。2、基层端工作站发起远程离线会诊,通过PDC服务器工作站的会诊发起模块选择相应的专家医生发起远程病理的申请。3、基层端工作站医生采集玻片全方位的视频录像,与可疑病灶部位的图像。并上传到PDC服务器上。4、专家端工作站启动离线会诊模式,获取到当前会诊病理的视频与图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理诊断,出具会诊报告。5、基层端工作站提取出远程会诊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出具自己的报告。完成全部的会诊功能。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说明,不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基层端工作站、PDC服务器工作站、专家端工作站;所述基层端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的录入,本地视频与音频的采集、病人报告的打印等功能;所述PDC服务器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与历史操作痕迹的保存,以及会诊的管理(包括会诊医院、会诊计费等);所述专家端工作站,用于实现会诊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同步,以及指导基层端视频与图像的提取、出具会诊报告等功能;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步骤包括:a) 采用实时传输的高清视频会议技术,在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上同步显示显微镜下的实时视频流;b) 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通过实时音频进行交流,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指导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的操作,以获取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高清视频与高清图像;c) 专家端工作站采集的诊断依据都是经过了专家端工作站医生指导后基层端工作站医生采集的,或是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确认过后的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相关视频与图像,可以有效的减少诊断依据的大小,减轻多媒体传输的压力;d) 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的病理图像与视频的获取方式为通过专家端远程采集或通过语音指导基层端医生采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基层端工作站、PDC服务器工作站、专家端工作站;所述基层端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的录入,本地视频与音频的采集、病人报告的打印等功能;所述PDC服务器工作站,用于实现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与历史操作痕迹的保存,以及会诊的管理(包括会诊医院、会诊计费等);所述专家端工作站,用于实现会诊病人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等)的同步,以及指导基层端视频与图像的提取、出具会诊报告等功能;所述病理系统的远程会诊流程的实现方法步骤包括:a)采用实时传输的高清视频会议技术,在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上同步显示显微镜下的实时视频流;b)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通过实时音频进行交流,专家端工作站医生可以指导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的操作,以获取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高清视频与高清图像;c)专家端工作站采集的诊断依据都是经过了专家端工作站医生指导后基层端工作站医生采集的,或是基层端工作站医生确认过后的最能反应病灶部位的相关视频与图像,可以有效的减少诊断依据的大小,减轻多媒体传输的压力;d)基层端工作站与专家端工作站的病理图像与视频的获取方式为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威张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博为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