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503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包括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所述溯源标签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和传感器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和WIFI模块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和服务器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且信息处理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SD卡存储器和RS232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
本技术涉及追溯系统
,尤其涉及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林果制品在食品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水果、蔬菜干制后,矿物质成分大多被保留下来,同时便于携带还方便保存,免去了不少麻烦。为促进果品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果蔬干安全质量检测,促使果品安全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因此,构建生态林果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与追溯大数据云平台,建立符合国标的果品“种植—加工—流通—消费者—监管机构”可溯数据链,实现从种植基地到餐桌各环节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都是建立在不可变的刚性数据建模上,难以满足各类用户群体的需要,本系统针对果蔬干制品的重要特征,设计专门用于感知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模式和追溯平台,采集感知数据,用于果蔬干制品的动态建模。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生态林果制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自动创建,分配,跟踪与管理,以及对生态林果制品的物流供应链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手机二维码扫描、短信、网络查询等方式实现消费者对生态林果制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全方位、全过程获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包括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所述溯源标签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和传感器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和WIFI模块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和服务器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连接,且信息处理器与服务器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SD卡存储器和RS232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器之间采用基于3G/4G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为手持式或固定式读写器。进一步的:所述WIFI模块采用基于通用串行接口的网络标准嵌入式模块HLK-RM04,内置TCP/IP协议,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无线网三个接口之间的转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的控制芯片为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典型器件MFRC5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的组合形式,采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研发果制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了果制品的安全质量检测,通过溯源大数据的动态数据管理和动态知识发现,消费者能够实时获取到果制品详细信息,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的控制芯片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包括溯源标签10、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WIFI模块60、LPC1788处理器70、信息处理器80、服务器90、第一RFID读写器100和信息采集器110,所述溯源标签10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和传感器30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与所述信息处理器80连接,所述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和WIFI模块6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80和服务器9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且信息处理器80与服务器90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90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与所述信息采集器110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70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71、SD卡存储器72和RS232接口73。所述服务器90与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以及信息处理器80之间采用基于3G/4G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式连接。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和第二RFID读写器71为手持式或固定式读写器。所述WIFI模块60采用基于通用串行接口的网络标准嵌入式模块HLK-RM04,内置TCP/IP协议,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无线网三个接口之间的转换。请参阅图2,图2为第一RFID读写器和第二RFID读写器的控制芯片电路图。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和第二RFID读写器71的控制芯片为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典型器件MFRC522,选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支持ISO14443TypeA和Mifare通信协议,非接触式读写芯片典型器件MFRC522,内置对卡片或标签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的高集成度的模拟电路,可读写与该二标准的非接触式IC卡和应答器;支持ISO14443212kbit/s和424kbit/s的更高传输速率的通信;支持防碰撞操作;支持3种与主机通讯接口;具备硬件掉电、软件掉电和发送器掉电3种节电模式;采用相互独立的多组电源供电,以避免模块间相互干扰,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具备内部自测试功能,内部发射器可直接驱动13.56MHz的电感感应天线,最大识别距离可达到10cm左右。本技术无需消费者记忆商品的识别码或者拨打电话,就可以查询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查询信息的用户体验。通过信息采集器将生产加工者、销售企业、监管机构、物流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溯源管理平台录入系统,并信息存储到服务器中,系统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异常预警设置、数据分析图表展示和应急方案处理,根据已有的数据提供解决方案;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里面存储的商品名称、产地、出厂日期以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WIFI模块通过串口和上位机连接,上位机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设置好无线模块的参数,包括网络名称、IP地址、连接类型等。并将串口和LPC1788控制器连接,即可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溯源标签、溯源信息查询装置、传感器、打印机、显示屏、WIFI模块、LPC1788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服务器、第一RFID读写器和信息采集器的组合形式,采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研发果制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了果制品的安全质量检测,通过溯源大数据的动态数据管理和动态知识发现,消费者能够实时获取到果制品详细信息,安全可靠。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溯源标签(10)、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WIFI模块(60)、LPC1788处理器(70)、信息处理器(80)、服务器(90)、第一RFID读写器(100)和信息采集器(110),所述溯源标签(10)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和传感器(30)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与所述信息处理器(80)连接,所述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和WIFI模块(6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80)和服务器(9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且信息处理器(80)与服务器(90)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90)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与所述信息采集器(110)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70)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71)、SD卡存储器(72)和RS232接口(73)。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RFID的果蔬干质量安全精准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溯源标签(10)、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WIFI模块(60)、LPC1788处理器(70)、信息处理器(80)、服务器(90)、第一RFID读写器(100)和信息采集器(110),所述溯源标签(10)与所述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和传感器(30)连接,溯源信息查询装置(20)与所述信息处理器(80)连接,所述传感器(30)、打印机(40)、显示屏(50)和WIFI模块(6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器(80)和服务器(90)均与所述LPC1788处理器(70)连接,且信息处理器(80)与服务器(90)之间通过信息传输连接,所述服务器(90)通过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100)与所述信息采集器(110)连接;所述LPC1788处理器(70)内包括第二RFID读写器(71)、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露王超辜丽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