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机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75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流机构及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节流机构包括节流阀和可拆卸地安装于节流阀两端的第一、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内机的蒸发器和外机的冷凝器。这样的结构改变了原有的节流元件焊接的方式,消除了焊接带来的焊堵等质量隐患,并且结构稳定,方便选择性地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器的节流阀设置于内机和外机的机壳外部,因此内机和外机不包括节流元件,因此可以减少焊点带来的质量隐患。冷凝器、蒸发器、截止阀物料可高度通用;冷媒充灌可通过空调外机的截止阀,无需额外增加加液工艺管等物料,降低成本,降低生产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流机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流机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节流元件放置在外机或内机的机壳内部,外机的截止阀和内机的管接头通过连接件与内、外机之间的连接管直接连接。节流元件放在外机时,一般放置于冷凝器出口,通过焊接与冷凝器及截止阀相连,为便于冷媒充灌,通常会增加加液工艺管。该工艺存在以下缺点:①焊点多存在焊堵等风险;②不能直接从截止阀加液,增加加液工艺管等很多物料,成本高;③不同节流组件、冷凝器总成物料多,不利于生产管理。节流元件放在内机内部时,一般做法是焊接在内机管路中,这种做法缺点如下:①增加焊点,存在质量隐患;②液流声一直是行业未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内机节流,声音更明显;③因节流不同而衍生的蒸发器等物料很多,企业生产管理成本高。目前也有把节流装置直接设置于截止阀(或管接头)上的做法(比如采用一体成型),但这种做法具有以下缺点:①将导致截止阀种类大大增多,难以实现截止阀通用,增加了生产成本;②无法实现截止阀直接灌注冷媒的操作,这将导致这类结构难以投入到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节流机构,以解决节流元件焊接工艺所带来的焊堵、成本高、安装位置固定不利于更换以及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通过改变节流机构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解决焊点较多以及液流声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流机构,用于空调器节流,所述节流机构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包括两端贯通的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制热阀芯;所述阀体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阀体内形成制冷节流孔,所述制热阀芯内设有制热节流孔,所述制冷节流孔与所述制热节流孔轴向连通,所述制热阀芯相对于所述制冷节流孔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内机中的蒸发器连通;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机中的冷凝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阀体整体为柱状,所述阀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绕所述阀体的轴线凸设于所述阀体的外周侧;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为外锥面,所述第一锥面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的直径小于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绕所述第一连接管开口设置的锥形板,所述安装板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所述内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套设于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二开口所在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侧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纳子连接;所述纳子内具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二锥面与所述安装板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纳子的内侧壁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所述外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安装部轴向抵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安装部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内壁具有第三锥面,所述第三锥面直径较小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二开口一侧并与所述制冷节流孔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锥面直径较大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所述制热阀芯靠近所述制冷节流孔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锥面,所述制热阀芯能够相对所述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向运动,所述第四锥面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三锥面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节流机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节流机构包括节流阀和可拆卸地安装于节流阀两端的第一、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用于连接空调器的内机的蒸发器和外机的冷凝器。这样的结构改变了原有的节流元件焊接的方式,消除了焊接带来的焊堵等质量隐患,并且结构稳定,方便选择性地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比如内机和外机之间,而不用设置于内机或者外机的机壳内部。并且相比于直接将节流装置做在截止阀(或管接头)上,由于截止阀可以通用,减少了截止阀的种类,也方便了冷媒直接灌装。(2)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纳子连接,结构简单并且稳定可靠,易于拆卸。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焊点较多以及液流声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设有蒸发器的内机、设有冷凝器的外机、连通所述内机和所述外机的管线以及所述节流机构,并形成回路;所述节流机构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节流阀位于所述外机的机壳和所述内机的机壳之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伸出于所述内机机壳外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内机内的蒸发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为设置于所述外机机壳内的截止阀伸出所述外机机壳的部分,所述截止阀与所述外机的冷凝器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器的节流阀设置于内机和外机的机壳外部,因此内机和外机不包括节流元件,因此可以减少焊点带来的质量隐患。冷凝器、蒸发器、截止阀物料可高度通用;冷媒充灌可通过空调外机的截止阀,无需额外增加加液工艺管等物料,降低成本,降低生产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相比于将节流装置直接做在截止阀或管接头上,此结构保证了截止阀通用,节流阀在空调安装到用户家中时可以单独安装,确保了生产、装配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节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节流阀在制冷时的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制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节流阀在制热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空调器的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节流机构,110-节流阀,111-阀体,112-第一开口,113-第二开口,114-安装部,115-第一锥面,116-密封圈,117-制冷节流孔,118-制热阀芯,119-制热节流孔,120-纳子,121-凸起,122-第三锥面,123-第四锥面,130-第一连接管,132-安装板,134-第二锥面,135-第一过滤网,136-第二过滤网,140-第二连接管,200-空调器,210-内机,212-蒸发器,214-管接头,220-外机,222-冷凝器,224-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节流机构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流机构100,用于空调器节流,节流机构100包括节流阀110、第一连接管130和第二连接管140。第一连接管130和第二连接管140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节流阀110的两端,第一连接管130和第二连接管140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空调器的内机和外机连通。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节流阀110在制冷时的状态图。请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节流机构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流机构(100),用于空调器节流,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机构(100)包括:节流阀(110),所述节流阀(110)包括两端贯通的阀体(111)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111)内的制热阀芯(118);所述阀体(11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所述阀体(111)内形成制冷节流孔(117),所述制热阀芯(118)内设有制热节流孔(119),所述制冷节流孔(117)与所述制热节流孔(119)轴向连通,所述制热阀芯(118)相对于所述制冷节流孔(117)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2);第一连接管(130),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开口(11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另一端用于与内机中的蒸发器连通;第二连接管(140),所述第二连接管(140)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开口(11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40)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机中的冷凝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机构(100),用于空调器节流,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机构(100)包括:节流阀(110),所述节流阀(110)包括两端贯通的阀体(111)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111)内的制热阀芯(118);所述阀体(111)的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所述阀体(111)内形成制冷节流孔(117),所述制热阀芯(118)内设有制热节流孔(119),所述制冷节流孔(117)与所述制热节流孔(119)轴向连通,所述制热阀芯(118)相对于所述制冷节流孔(117)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2);第一连接管(130),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开口(112)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另一端用于与内机中的蒸发器连通;第二连接管(140),所述第二连接管(140)的一端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开口(11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140)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机中的冷凝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1)整体为柱状,所述阀体(11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2)的一端设有安装部(114),所述安装部(114)绕所述阀体(111)的轴线凸设于所述阀体(111)的外周侧;所述安装部(114)具有第一锥面(115),所述第一锥面(115)为外锥面,所述第一锥面(115)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12)一侧的直径小于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13)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132),所述安装板(132)为绕所述第一连接管(130)开口设置的锥形板,所述安装板(132)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所述内锥面与所述第一锥面(115)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40)套设于所述阀体(111)的所述第二开口(113)所在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40)的外侧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130)的所述安装板(132)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40)通过纳子(120)连接;所述纳子(120)内具有第二锥面(134),所述第二锥面(134)与所述安装板(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