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4551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变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该高低速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和支座;所述壳体设置有支座斜孔,所述支座斜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座斜孔,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形成压力油腔,所述支座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由于该高低速切换装置在壳体上设置有支座斜孔,使得在变速过程中,减小支座与壳体之间的径向力,从而减小了两者的磨损程度,增加产品寿命;而且,当支座发生顶起动作时,斜盘受力稳定,实现平稳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
本技术涉及马达变速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马达在变速过程中,采用支座与壳体中心孔平行的支撑,当壳体支座孔内的支座顶起时,支撑偏转角度较大,受径向力增大,使支座及壳体支座孔磨损严重,使用一段时间,支座孔内部泄漏增大,易产品马达变速缓慢甚至不变速的故障。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马达在变速过程中,支座与壳体支座孔受径向力偏大,磨损严重以及变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其包括:壳体和支座;所述壳体设置有支座斜孔,所述支座斜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座斜孔,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形成压力油腔,所述支座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座包括:支座柱塞、支座滑靴和回程部件;所述支座柱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支座斜孔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回程部件连接于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的端壁之间,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二端与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一端可摆动地连接,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所述压力油腔限定为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支座斜孔的端壁之间的空间。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一端设置有球形头部,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形凹腔,所述球形头部与所述球形凹腔可摆动地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回程部件的柱形凹腔。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高低速切换装置还包括:变速控制阀组;所述变速控制阀组与所述压力油腔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力油腔的供油情况。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组包括:变速切换阀,所述变速切换阀至少具有可切换连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与高低速切换油路连接,所述高低速切换油路与所述压力油腔连接,所述第二油口与高压油路连接,所述高压油路用于连接马达的进油口。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置在所述变速切换阀和/或所述高低速切换油路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高低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变速控制阀组设置于所述端盖上。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设置有壳体通道,所述壳体通道连接于所述压力油腔和所述变速控制阀组。采用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高低速切换装置,在壳体上设置有支座斜孔,使得在变速过程中,减小支座与壳体之间的径向力,从而减小了两者的磨损程度,增加产品寿命;而且,当支座发生顶起动作时,斜盘受力稳定,实现平稳支撑。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行走马达,其包括:所述的高低速切换装置。该高低速切换装置包括:壳体和支座;所述壳体设置有支座斜孔,所述支座斜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座斜孔,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形成压力油腔,所述支座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采用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行走马达,采用上述高低速切换装置对其进行变速调节,由于该高低速切换装置在壳体上设置有支座斜孔,使得在变速过程中,减小支座与壳体之间的径向力,从而减小了两者的磨损程度,增加产品寿命;而且,当支座发生顶起动作时,斜盘受力稳定,实现平稳支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低速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低速切换装置应用时的液压原理图。附图标记:1-壳体;2-支座;3-回程部件;4-斜盘;5-变速切换阀;6-变速弹簧;7-端盖;9-缸体;10-主轴;11-第一油口;12-第二油口;13-第三油口;14-第四油口;15-支座斜孔;16-壳体通道;17-支座滑靴;18-支座柱塞;19-柱形凹腔;20-梭阀;21-安全阀;22-平衡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其包括:壳体1和支座2;壳体1设置有支座斜孔15,支座斜孔15相对于壳体1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可以理解为:支座斜孔15与壳体1的中心线呈一定的夹角,其中,支座斜孔15的近端(工作端)靠近壳体1的中心线,支座斜孔15的远端(供油端)远离壳体1的中心线。支座2可滑动地设置于支座斜孔15,支座2的第一端与支座斜孔15形成压力油腔,支座2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4上。可见,本实施例由于在壳体1上设置有支座斜孔15,使得在变速过程中,减小支座2与壳体1之间的径向力(支座2的柱塞部分与滑靴部分会发生相对的摆动,由于支座斜孔15的存在,这个摆动角度会变小,进而受力变小),从而减小了两者的磨损程度,增加产品寿命;而且,当支座2发生顶起动作时,斜盘4受力稳定,实现平稳支撑。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斜盘4属于高低速切换装置的一个现有部件,对于高低速切换装置(变速机构)而言,其当然还包括其他部件,例如:斜盘4、缸体9等等。对于斜盘4和缸体9的配可沿用现有方式,举例说明:缸体9绕其轴线设置有多个缸孔,每个缸孔嵌合有柱塞;斜盘4倾斜地设置在缸体9端面的位置,能够相对缸体9的端面做相对转动,因而使得柱塞往复移动。当然,壳体1也会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容纳斜盘4和缸体9。对于其他部件此处不再一一说明。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座2包括:支座柱塞18、支座滑靴17和回程部件3;支座柱塞18的外周面与支座斜孔15的内壁密封接触,回程部件3连接于支座柱塞18的第一端与支座斜孔15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以及行走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支座;所述壳体设置有支座斜孔,所述支座斜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座斜孔,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形成压力油腔,所述支座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支座;所述壳体设置有支座斜孔,所述支座斜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呈倾斜设置,所述支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座斜孔,所述支座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形成压力油腔,所述支座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支座柱塞、支座滑靴和回程部件;所述支座柱塞的外周面与所述支座斜孔的内壁密封接触,所述回程部件连接于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与所述支座斜孔的端壁之间,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二端与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一端可摆动地连接,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二端用于抵接在斜盘上,所述压力油腔限定为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支座斜孔的端壁之间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滑靴的第一端设置有球形头部,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二端设置有球形凹腔,所述球形头部与所述球形凹腔可摆动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柱塞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回程部件的柱形凹腔。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瑞袁瑞康崔英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龙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