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54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塔体,各塔体上下竖直排布,各塔体都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风轮,各塔体的外壳都设有出风口,而且相邻两塔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这样在需要改变塔扇上部和塔扇下部的送风方向或者送风方向的相对位置时,直接转动其中一塔体的外壳即可实现,从而使各塔体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独立送风,进而使得塔扇的送风角度更为多元化,送风范围更为广泛,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
本技术涉及塔扇
,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塔扇多是单一方向出风,送风范围较小,即使塔扇能够自动左右摇头,从而增大塔扇的送风范围和改变送风角度,但由于塔扇是一体结构,使得塔扇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方向是相对固定的,进而就不能根据需要来随时调整塔扇的上部和/或下部,从而使他们的送风方向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最终实现不同方向的送风,这样塔扇的送风角度就受到限制,送风范围不够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该塔扇能够改变塔扇上部和塔扇下部的送风方向的相对位置,实现多角度、大范围送风。本技术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至少两个塔体,各塔体上下竖直排布,各塔体都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风轮,各塔体的外壳都设有出风口;相邻两塔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塔体有两个,分别为上塔体和位于其底部的下塔体,上塔体包括上外壳和位于上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上风轮,上外壳设有上出风口;下塔体包括下外壳和位于下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下风轮,下外壳设有下出风口;上外壳与下外壳转动连接。其中,上外壳设有卡槽,下外壳设有卡凸,卡凸卡入卡槽中且能够沿卡槽滑动。其中,上外壳设有弧形的限位槽,下外壳设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入限位槽中能够沿限位槽滑动。其中,限位槽的槽内侧壁设有用于对限位柱进行定位的波浪形定位齿。其中,限位柱伸出限位槽的端部安装有防止限位柱脱离限位槽的限位螺钉。其中,上外壳与上风轮之间安装有上风道壳,上风道壳开设有与上出风口对应的上导风道;下外壳与下风轮之间安装有下风道壳,下风道壳开设有与下出风口对应的下导风道。其中,上外壳包括相互拼接的上前外壳和上后外壳,上出风口开设于上前外壳,上后外壳开设有上进风口;下外壳包括相互拼接的下前外壳和下后外壳,下出风口开设于下前外壳,下后外壳开设有下进风口。其中,各塔体的出风口处都安装有用于盛装空气清新剂的盒体。其中,还包括风轮电机,风轮电机驱动各塔体的风轮同步旋转。本技术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塔体,各塔体上下竖直排布,各塔体都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风轮,各塔体的外壳都设有出风口,而且相邻两塔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这样在需要改变塔扇上部和塔扇下部的送风方向的相对位置时,直接转动其中一塔体的外壳即可实现,从而使各塔体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独立送风,进而使得塔扇的送风角度更为多元化,送风范围更为广泛,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塔体的转动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塔体的转动前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上塔体;2-下塔体;3-上外壳、31-卡槽、32-限位槽、33-上出风口、34-上进风口;4-下外壳、41-卡凸、42-限位柱、43-下出风口、44-下进风口;5-上风轮;6-下风轮;7-上风道壳;8-下风道壳;9-风轮电机;10-底座;11-同步电机;12-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技术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参见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包括两个塔体,两个塔体分别为上塔体1和位于上塔体1底部的下塔体2。参见图2和图4,上塔体1包括上外壳3和位于上外壳3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上风轮5,上外壳3设有上出风口33。上外壳3与上风轮5之间安装有上风道壳7,上风道壳7开设有与上出风口33对应的上导风道,上导风道能够将上风轮5所产生的风集中导向上出风口33,从而增加上出风口33的出风量和出风速度。进一步的,上外壳3包括相互拼接的上前外壳和上后外壳,上出风口33开设于上前外壳,上后外壳开设有上进风口34。参见图2和图4,下塔体2包括下外壳4和位于下外壳4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下风轮6,下外壳4设有下出风口43。下外壳4与下风轮6之间安装有下风道壳8,下风道壳8开设有与下出风口43对应的下导风道,下导风道能够将下风轮6所产生的风集中导向下出风口43,从而增加下出风口43的出风量和出风速度。进一步的,下外壳4包括相互拼接的下前外壳和下后外壳,下出风口43开设于下前外壳,下后外壳开设有下进风口44。参见图2和图3,上外壳3与下外壳4的连接处为转动连接。具体的,上前外壳的底部设有卡槽31,下前外壳的顶部设有卡凸41,卡凸41卡入卡槽31中且能够沿卡槽31滑动。上后外壳的底部还设有弧形的限位槽32,下后外壳的顶部还设有限位柱42,限位柱42插入限位槽32中能够沿限位槽32滑动。在转动上外壳3时,例如参见图5,塔扇在a状态时,上外壳3逆时针转动45度的过程中,卡凸41沿卡槽31滑动的同时,限位柱42在限位槽32内从其一端滑动到其另一端,从而塔扇从a状态变化为a1状态;同理,塔扇在a状态时,上外壳3顺时针转动45度后,塔扇从a状态变化为a2状态。这样在需要改变塔扇上部和塔扇下部的送风方向时或者改变送风方向的相对位置时,直接转动上外壳3即可实现,从而使各塔体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独立送风,进而使得塔扇的送风角度更为多元化,送风范围更为广泛,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参见图3,限位槽32的槽内侧壁设有用于对限位柱42进行定位的波浪形定位齿。在限位柱42沿限位槽32滑动时,定位齿可以将限位柱42定位在任一位置,防止限位柱42出现滑脱现象。其中,限位柱42伸出限位槽32的上端部安装有防止限位柱42脱离限位槽32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穿过垫片固定在限位柱42,垫片的底面紧贴限位柱42的上端面,且垫片的直径大于限位槽32的宽度,有效防止限位柱42脱离限位槽32。参见图1、图2和图4,上塔体1的出风口处和下塔体2的出风口处都安装有用于盛装空气清新剂的盒体12,这样使得空气清新剂的味道能够更充分的充满整个空间。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塔扇还包括风轮电机9,风轮电机9驱动上风轮5和上风轮5同步旋转。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如2和图4,下塔体2安装在底座10上,下外壳4在同步电机11的驱动下能够相对底座10转动,同步电机11位于底座10内。参见图6,下外壳4在b状态下,同步电机11驱动下外壳4逆时针转动45度后,塔扇从b状态变为b1状态;同理,下外壳4在b状态下,同步电机11驱动下外壳4顺时针转动45度后,塔扇从b状态变为b1状态。在下外壳4转动过程中,上外壳3随下外壳4一起转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塔体,各塔体上下竖直排布,各塔体都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风轮,各塔体的外壳都设有出风口;相邻两塔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塔体,各塔体上下竖直排布,各塔体都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风轮,各塔体的外壳都设有出风口;相邻两塔体的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塔体有两个,分别为上塔体和位于其底部的下塔体,上塔体包括上外壳和位于上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上风轮,上外壳设有上出风口;下塔体包括下外壳和位于下外壳内的用于产出风量的下风轮,下外壳设有下出风口;上外壳与下外壳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上外壳设有卡槽,下外壳设有卡凸,卡凸卡入卡槽中且能够沿卡槽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上外壳设有弧形的限位槽,下外壳设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入限位槽中能够沿限位槽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式分体塔扇,其特征在于:限位槽的槽内侧壁设有用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黄刚刘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先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