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4419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及制备方法,无粉干燥培养基包括培养基干粉,培养基干粉分散在可吸水形成凝胶的膜层中。本培养基制备过程不需要煮沸溶解、高压蒸汽灭菌,生产简便。该培养基使用时无粉尘掉落。亲水性成膜物质及形成的干粉培养基结构与上部覆盖物和底部培养基间的虹吸作用一起使样液迅速扩散吸收,样液不易溢出,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7世纪安东.万.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虎克先后发现了细菌和丝状真菌的存在。自此之后显微镜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成为微生物学发展中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860年巴斯德首次在实验室中用酵母废渣、糖和氨基盐培养基来培养细菌。琼脂最早是由日本人MinoraTarazaemon于1658年发现。1882年WalterHesse将琼脂介绍给科赫,科赫成为首个使用琼脂的微生物学家。20世纪初期琼脂开始代替明胶作为培养基凝固剂使用至今。但是,琼脂培养基需在85℃以上加热煮沸溶解,然后121℃15min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倾注平板凝固,使用前干燥除去表面冷凝水,要大量人力时间准备。制备时需要大容量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价格昂贵。分装、冷却凝固及干燥包装需要高洁净空间保证其无菌状态。煮沸溶解、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干燥等过程消耗大量的水、电资源。另外,由琼脂制备而成的含水凝胶如果存放时间长,由于自然蒸发、温度变化渗出冷凝水,培养基水活度下降,会造成其微生物学性能下降甚至不合格,由此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冷凝水的流动还容易引起污染,保质期短只有3-6个月。用平板培养基进行沉降菌和浮游菌检测时在长达4h的通风暴露条件下会过度脱水引起培养基质量下降,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再次,含水培养基本身体积重量大,加之对温度要求严格通常采用冷链运输,这使得产品成本进一步升高。食品等样品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计数采用倾注平板法,将高压蒸汽灭菌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后倾注无菌平板,较高的温度对微生物特别是受损伤微生物造成进一步损害甚至导致其死亡。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表面螺旋接种需要借助螺旋接种仪、划线、涂布接种需每次灼烧接种环或换用新的一次性接种环。在进行大量样本检测时,操作极为不便,效率低下。近年来美国3M公司等开发出petrifilm系列胶片产品用于检测食品、水及环境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测。由含标准培养基、冷水可溶凝胶和指示剂的双层塑料膜制成,打开盖膜后直接加入样液即可培养观察。其产品保质期长,操作简便,无需复杂仪器设备配合,适于在基层使用。但该系列产品胶粘剂粘粉及涂布等方式制成,使用时会掉落粉尘对被检空间环境、仪器设备及接种操作空间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由于其产品本身的工艺问题,加入样液后吸收扩散慢,需用压板使样液扩散并限定在规定范围内,容易溢出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和对操作空间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粉尘脱落,可快速溶解吸收形成凝胶,无需煮沸溶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即用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用于快速检测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卫生指示菌及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菌。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包括培养基粉,培养基粉分散在可吸水形成凝胶的膜层中。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培养基粉中还添加有使培养基粉易于形成孔隙结构的结构改善剂。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结构改善剂选自可溶性淀粉、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结构改善剂占培养基粉总质量的2~10%。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培养基中的凝胶剂选自聚乙二醇(PEG)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及其衍生物、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聚磷酸盐、聚磷月青、果胶、魔芋胶、罗望子胶、阿拉伯树胶、黄蜀葵胶、田菁胶、卡拉胶、刺槐豆胶、黄原胶、壳聚糖、葡聚糖、透明质酸钠、白蛋白、明胶、海藻酸钠、瓜尔胶、纤维素醚: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培养基粉和膜层的干重质量比为(0.3~3):1。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膜层中还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在膜层中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5%。增塑剂在膜层中的质量分数优选为2.5~5%。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硬酯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卵磷脂、月桂基葡糖苷、司盘、吐温、橄榄油酰谷氨酸钠等中的至少一种。增塑剂为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羧酸酯、多元醇酯、环氧磷酸酯、甘油、柠檬酸酯等中的至少一种。柠檬酸酯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膜层的成膜物质为可在常温下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包裹培养基颗粒干燥后形成无粉膜层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上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进一步改进,膜层的成膜物质选自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磷酸盐、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果胶、黄原胶、羧化壳聚糖、葡聚糖、明胶、卡拉胶、瓜尔胶、黄原胶、刺槐豆胶、魔芋胶、萝望子胶、接枝淀粉、聚谷氨酸钠、纳托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聚乙烯缩乙醛二乙胺醋酸酯、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组成。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培养基粉:将培养基粉粉碎,混匀;2)制备包膜液:将包膜成分溶于溶液中,制成包膜液;3)将培养基粉均匀分散在包膜液中,得到混悬液;4)将混悬液涂布在载体上,干燥,灭菌、包装得到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中,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的组成如上所示。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检测培养基,培养基如上所示,或按上示的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技术通过使用成膜物质来包被营养凝胶混合物干粉,干燥后形成无粉的干燥培养基,使用时无粉尘掉落,不会对被检测空间、仪器设备及产品造成污染。亲水性成膜物质及形成的干燥培养基结构与上部覆盖物和底部培养基间的虹吸作用一起使样液迅速扩散吸收,样液不易溢出,无二次污染。通过加入能有效改善形成的干燥培养基表面和内部结构的结构改善剂,在加入样液后能迅速溶解吸收形成凝胶,无需压板后静置等待,样液不易溢出造成污染,操作更为简便。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如硬酯酸甘油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卵磷脂、月桂基葡糖苷、司盘、吐温、橄榄油酰谷氨酸钠等,使形成的培养基分散较匀匀,同时还有一定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利于样液的扩散。通过加往上增塑剂如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羧酸酯、多元醇酯、磷酸酯环氧增塑剂、甘油、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等柠檬酸酯降低干燥过程中各种作用力引起的膜的变形脱落或断裂。通过选用微生物不能直接利用的冷水可溶凝胶代替琼脂作为凝固剂,巧妙的避开了煮沸溶解的过程,节省大量准备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混匀分装,简单快速,生产效率高。干制的产品采用钴60辐照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因此不需要昂贵的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并且一次可进行大量产品的灭菌。由于产品为干燥状态且终端灭菌,对制备过程的洁净空间洁净度要求相对较低,不必过度关注过程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不含水,质量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包括培养基粉,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粉分散在可吸水形成凝胶的膜层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包括培养基粉,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粉分散在可吸水形成凝胶的膜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粉中还添加有使培养基粉易于形成孔隙结构的结构改善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结构改善剂选自可溶性淀粉、预胶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结构改善剂占培养基粉总质量的2~10%。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培养基粉和膜层的干重质量比为(0.3~3):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膜层中还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膜层的成膜物质为可在常温下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包裹培养基颗粒干燥后形成无粉膜层的高分子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粉冷水速溶型微量干燥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膜层的成膜物质选自透明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昆仑吴清平卢勉飞陈博张建明蔡芷荷徐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