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41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立柱、埋板和多个紧固件,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平面与侧面,所述水平面和侧面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卡设于所述直角结构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埋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胀模或者施工偏差导致的楼梯宽度不均匀、不标准而影响栏杆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当楼梯宽度本身略小于规范规定要求时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方式采用矩形的埋板,其施工简单方便。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174270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异形金属栏杆安装结构,包括立柱,立柱底部与横梁固定,所述立柱包括两块并排设置的L形立柱板,L形立柱板顶部横向部分前端固定有扶手套管,L形立柱板竖向部分上设有钢化玻璃连接件,所述钢化玻璃连接件包括两块叠放在一起的L形夹紧板,其中一块L形夹紧板通过螺栓与L形立柱板竖向部分固定,两块L形夹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钢化玻璃被夹持固定在两块L形夹紧板侧边之间,钢化玻璃与L形夹紧板之间设有软胶垫。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预埋铁,立柱底部与预埋铁焊接固定,预埋铁上方浇筑有混凝土砼包围立柱底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单一的矩形埋板不能满足现场实际要求,尤其在楼梯、坡道栏杆的施工过程中,作为疏散通道其宽度、安全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需将立柱安装在混凝土结构侧面,上述方案难以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可将立柱设置于混凝土结构的侧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立柱、埋板和多个紧固件,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平面与侧面,所述水平面和侧面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卡设于所述直角结构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埋板为直角金属板,与所述水平面、侧面贴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面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有直角缺口,通过所述直角缺口卡设于所述埋板上并与其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埋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两者形成“T”形结构,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水平面贴合,所述竖直板与所述侧面贴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面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于所述水平板相对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侧并与其焊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埋板还包括肋板,其斜支撑于所述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扁平板状。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垂直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面与侧面分别至少设置一个紧固件。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栓。进一步地,所述膨胀螺栓规格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埋板板厚为8~12mm。本技术提供的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通过一个立柱对应一个埋板的结构,有效减少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增大埋板了受力面积,保证了安全性;解决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胀模或者施工偏差导致的楼梯宽度不均匀、不标准而影响栏杆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当楼梯宽度本身略小于规范规定要求时的施工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一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6是图4的俯视图;图7是图4的右视图;图8是本技术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实施例二中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结构,101.水平面,102.侧面,2.立柱,201.直角缺口,3.埋板,301.水平板,302.竖直板,303.第一夹角,304.第二夹角,4.紧固件,5.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混凝土结构1、立柱2、埋板3和多个紧固件4,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与侧面102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2为直角金属板,与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侧面102贴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4与所述混凝土结构1固定,所述立柱2与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有直角缺口201(如图4所示),通过所述直角缺口201卡设于所述埋板3上并与其焊接固定。混凝土结构1可以为楼梯的混凝土基础,水平面101为楼梯的水平面,侧面102为楼梯的悬空端的端面,通常情况下,栏杆是设置于楼梯的悬空端。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或图3所示,所述立柱2为扁平板状,所述立柱2垂直于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侧面102。立柱2的直角缺口201设置于一侧,另一侧完全超出混凝土结构1的侧面102。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与侧面102分别至少设置一个紧固件4。如图1~3所示,水平面101与侧面102分别设置四个紧固件4。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4为膨胀螺栓,优选地,膨胀螺栓规格为10mm。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埋板3板厚为8~12mm,优选地,埋板3板厚为10mm。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2板厚为8~14mm,优选地,所述立柱2板厚为12mm。施工方法:1)确定立柱2点位;2)根据图纸复核现场结构尺寸,并根据图纸确定埋板3点位;3)将埋板3钻孔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结构1连接固定;4)待埋板3安装固定完成后,立柱2与埋板3通过电弧焊的焊接方式连接,接触的位置采用双面满焊;5)立柱2安装完成后清理焊接时产生的焊渣,同时用砂轮片或砂纸对埋板3或立柱2生锈的地方打磨除锈,而后用防锈漆对焊缝、埋板3进行喷涂。本技术提供的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通过一个立柱对应一个埋板的结构,有效减少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增大埋板了受力面积,保证了安全性;解决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胀模或者施工偏差导致的楼梯宽度不均匀、不标准而影响栏杆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当楼梯宽度本身略小于规范规定要求时的施工难度。实施例二:一种栏杆立柱的固定结构,如图5~8所示,包括:混凝土结构1、立柱2、埋板3和多个紧固件4,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与侧面102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3包括水平板301和竖直板302,如图8所示,两者形成“T”形结构,其中,竖直板302两侧各形成第一夹角303和第二夹角304,所述水平板301与所述水平面101贴合,所述竖直302与所述侧面102贴合,即所述埋板3通过所述第一夹角303卡设于混凝土结构1的直角结构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4与混凝土结构1固定,所述立柱2与所述混凝土结构1的水平面101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于所述水平板301相对于混凝土结构1的外侧并与其焊接固定。水平板301相对于混凝土结构1的外侧即如图4中所示,第二夹角304侧。混凝土结构1可以为楼梯的混凝土基础,水平面101为楼梯的水平面,侧面102为楼梯的悬空端的端面,通常情况下,栏杆是设置于楼梯的悬空端。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埋板3还包括肋板5,其斜支撑于所述水平板301和竖直板302之间。肋板5设置于第二夹角304内。所述肋板5可选用8mm厚钢板,其给“T”型埋板3中的水平板301起支撑的作用,保证了埋板3不会因立柱2的不平衡力作用而变形。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同实施例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立柱、埋板和多个紧固件,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平面与侧面,所述水平面和侧面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卡设于所述直角结构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埋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立柱、埋板和多个紧固件,所述混凝土结构包括水平面与侧面,所述水平面和侧面形成直角结构,所述埋板卡设于所述直角结构上,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埋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板为直角金属板,与所述水平面、侧面贴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面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有直角缺口,通过所述直角缺口卡设于所述埋板上并与其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栏杆立柱与埋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两者形成“T”形结构,所述水平板与所述水平面贴合,所述竖直板与所述侧面贴合,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固定,所述立柱与所述水平面垂直设置,其下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勇潘润军田俊年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