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344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在底座内设有设有安装腔室、顶部表面设有限位槽,安装腔室内沿长轴方向延伸设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两者的旋向相反、且通过万向轴连接、均通过电机驱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二滚珠螺母副,两个滚珠螺母副分别通过滑块铰接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两根限位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连接于横臂的长轴方向两端;通过电机、丝杆、滚珠螺母副适配、依次通过滑块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底端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使第一丝杆、横臂和第二丝杆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嵌入所述限位槽内。结构简单,且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现限位杆的升降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
技术介绍
停车位日益紧张的如今,即使是专用车位也往往被其他车辆占用,车主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往往通过安装车位锁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汽车车位锁都是机械锁,在使用时,需要司机下车通过钥匙开启车位锁之后才能完成泊车,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结构简单,且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现限位杆的升降操作,方便快捷。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设有安装腔室、顶部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长轴方向、安装腔室的长轴方向和限位槽的长轴方向均相同;所述安装腔室内沿长轴方向延伸设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旋向相反、且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自由端均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二滚珠螺母副,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二滚珠螺母副分别通过滑块铰接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自由端分别铰接连接于横臂的长轴方向两端;通过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带动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二滚珠螺母副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通过滑块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底端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使第一丝杆、横臂和第二丝杆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嵌入所述限位槽内。本技术的底座主要用安装升降机构及驱动控制机构,还用于对所述升降机构和驱动控制机构形成保护作用,用于承受外部机械压力;由电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滚珠螺母副、第二滚珠螺母副及滑块构成驱动控制机构主体结构,由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横臂构成升降机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启动占位作用;工作原理为:需要占位时,通过启动电机正转,使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一滚珠螺母副分别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向相运动,通过滑块带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底端相向运动,由滑块与两个限位杆的铰接作用、以及两个限位杆与横臂的铰接作用,从而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及横臂顶起,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整体呈逐渐升高的状态,直至升至最高点;需要停车时,用户启动电机反转,使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一滚珠螺母副分别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反向运动,通过滑块带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反向运动,由滑块与两个限位杆的铰接作用、以及两个限位杆与横臂的铰接作用,从而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及横臂下降,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整体呈逐渐下降的状态,直至下降至最低点,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嵌入所述限位槽内即可。结构简单,且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现限位杆的升降操作,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行星减速器与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连接。通过设置行星减速器以便用户很好的控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升降动作。优选地,所述横臂的短轴方向宽度大于第一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的径向长度,且在横臂的侧壁上设有橡胶垫。当用户未注意到所述车位锁时,车辆底盘首先接触到横臂的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止用户车辆底盘刮划损坏现象。优选地,所述横臂的顶部表面设有光致储能夜光粉涂层。通过在横臂顶部涂覆光致储能夜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在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可有效保障用户车辆安全,同时也利于节约能源。优选地,所述底座呈棱锥台结构。通过将底座设为棱锥台结构,在车位锁未使用状态下,便于车辆顺利通行。优选地,还包括遥控器;所述安装腔室内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遥控器通过蓝牙通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的控制指令进行控制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动作。利于实现对车位锁的自动控制,在夜晚、雨天等恶劣环境下,用户可不用下车实现对车位锁的遥控控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本技术的底座主要用安装升降机构及驱动控制机构,还用于对所述升降机构和驱动控制机构形成保护作用,用于承受外部机械压力;由电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滚珠螺母副、第二滚珠螺母副及滑块构成驱动控制机构主体结构,由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横臂构成升降机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启动占位作用;工作原理为:需要占位时,通过启动电机正转,使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一滚珠螺母副分别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向相运动,通过滑块带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底端相向运动,由滑块与两个限位杆的铰接作用、以及两个限位杆与横臂的铰接作用,从而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及横臂顶起,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整体呈逐渐升高的状态,直至升至最高点;需要停车时,用户启动电机反转,使第一滚珠螺母副和第一滚珠螺母副分别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反向运动,通过滑块带动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反向运动,由滑块与两个限位杆的铰接作用、以及两个限位杆与横臂的铰接作用,从而使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及横臂下降,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整体呈逐渐下降的状态,直至下降至最低点,使第一限位杆、横臂和第二限位杆嵌入所述限位槽内即可。结构简单,且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实现限位杆的升降操作,方便快捷;2、本技术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当用户未注意到所述车位锁时,车辆底盘首先接触到横臂的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止用户车辆底盘刮划损坏现象;3、本技术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通过在横臂顶部涂覆光致储能夜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在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可有效保障用户车辆安全,同时也利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丝杆、横臂和第二丝杆连接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座,2-安装腔室,3-限位槽,4-第一丝杆,5-第二丝杆,6-万向轴,7-电机,8-第一滚珠螺母副,9-第二滚珠螺母副,10-滑块,11-第一限位杆,12-第二限位杆,13-横臂,14-行星减速器,15-橡胶垫,16-光致储能夜光粉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设有设有安装腔室2、顶部表面设有限位槽3,所述底座1的长轴方向、安装腔室2的长轴方向和限位槽3的长轴方向均相同;所述安装腔室2内沿长轴方向延伸设有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旋向相反、且通过万向轴6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自由端均通过电机7驱动;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上分别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

【技术保护点】
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设有安装腔室(2)、顶部表面设有限位槽(3),所述底座(1)的长轴方向、安装腔室(2)的长轴方向和限位槽(3)的长轴方向均相同;所述安装腔室(2)内沿长轴方向延伸设有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旋向相反、且通过万向轴(6)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自由端均通过电机(7)驱动;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上分别设有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分别通过滑块(10)铰接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1)和第二限位杆(12),所述第一限位杆(11)和第二限位杆(12)的自由端分别铰接连接于横臂(13)的长轴方向两端;通过电机(7)的正转或反转带动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沿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通过滑块(10)带动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底端沿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使第一丝杆(4)、横臂(13)和第二丝杆(5)逐渐升高或者逐渐降低嵌入所述限位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利于抗压的私家车用车位锁,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设有安装腔室(2)、顶部表面设有限位槽(3),所述底座(1)的长轴方向、安装腔室(2)的长轴方向和限位槽(3)的长轴方向均相同;所述安装腔室(2)内沿长轴方向延伸设有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旋向相反、且通过万向轴(6)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自由端均通过电机(7)驱动;所述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上分别设有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分别通过滑块(10)铰接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1)和第二限位杆(12),所述第一限位杆(11)和第二限位杆(12)的自由端分别铰接连接于横臂(13)的长轴方向两端;通过电机(7)的正转或反转带动带动第一滚珠螺母副(8)和第二滚珠螺母副(9)沿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向相或反向运动,从而通过滑块(10)带动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的底端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守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