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4228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提出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及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钛胶体吸附在硅藻土的微孔中,在混合的浆液中依次加入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混合均匀制得复合硅藻土。在采用酸液喷涂于加工好的硅藻泥涂层表面,与硅藻土微孔中的碳酸钠反应释放气体将堵塞的微孔重新疏通,提高了硅藻泥的吸附能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硅藻泥的吸附能力;同时硅藻土微孔中的二氧化钛在光照条件下对空气中的甲醛进行吸附,并快速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能够有效提高硅藻泥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硅藻泥环保建筑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内装饰材料等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甲醛、苯、醚酯类,三氯乙烯、丙烯腈等挥发性有机物等;另外还有潮湿滋生的真菌等。目前常规的净化方式为活性炭吸附,但由于吸附量有限,难以快速、高效除脱有害物。近些年,由于其特有的吸附性,硅藻泥作为室内建筑、装饰材料,通常通过直接混合的方式来制备硅藻土涂料。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781456.6,“吸附甲醛高粘结力的瓷砖表面专用腻子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吸附甲醛高粘结力的瓷砖表面专用腻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专用腻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色硅酸盐水泥35-40份、重质碳酸钙5-30份、灰钙粉5-10份、石英粉5-30份、硅藻土10-15份、抗甲醛剂2-6份、活性炭5-10份、可分散乳胶粉4-8份、水溶性纤维素0.3-1份、木质纤维1-3份、增滑剂2-4份。该技术中,起到对毒害气体吸附作用的是硅藻土、抗甲醛剂和活性炭,这三种材料仅具备吸附作用,不能够分解毒害气体,而且易饱和。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638582.6,“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混合脱硫除尘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混合脱硫除尘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活性炭95-110、硅藻土30-40、明矾2-3、硅酸钠2-3、碳酸钠3-4.5、醋酸纤维素3-5、纳米二氧化钛9-12、粘胶剂甲壳素纤维1-2、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白土8-12、木炭3-5、吸附助剂4-6、水适量。该配方中活性炭、硅藻土、木炭和明矾作为吸附含硫气体的主要成分,极易饱和,且不可逆,对毒害空气净化作用有限。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443903.8,“一种生态无机矿物内墙装饰材料”公开了一种生态无机矿物内墙装饰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白水泥15%-30%、沸石粉5%-20%、煅烧硅藻土粉5%-20%、石英砂20%-50%、重钙粉5%-20%、纳米二氧化钛0.5%-1%、可分散乳胶粉1%-3%、膨润土0-3%、颜料0-1.5%和纤维素醚0-0.4%。该技术方案中,硅藻土作主要吸附材料,分散在白水泥和乳胶粉中,易被包裹,难于气体接触。因此,吸附效果较差。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443656.4,“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瓷砖填缝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可吸附甲醛的瓷砖填缝剂,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水泥20~30份、石英砂5~10份、有机胺聚合物5~10份、多元醇聚合物2~10份、玻化微珠5~15份、膨润土5~25份、有机纤维5~10份、可分散乳胶10~20份、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15~20份、纳米粒子3~9份、改性硅藻土2~10份、有机硅憎水剂2~8份、纳米二氧化钛10~18份。该方案含有玻化微珠、膨润土等多孔状材料,增加了改性硅藻土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净化空气。但是,该种材料实施时会过于松软,易剥落。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459848.4,“一种室内用杀菌除尘涂料及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室内用杀菌除尘涂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如下原料:聚丙烯酰胺、苯丙乳液、改性凹凸棒石粘土、膏状凹凸棒石粘土、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镁、杀菌剂、页岩硅藻泥、填充剂、消泡剂、颜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先制备杀菌剂冻干粉,备用;称取聚丙烯酰胺、苯丙乳液、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镁及适量的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再加入膏状凹凸棒石粘土、页岩硅藻泥和填充剂,搅拌剪切;再加入杀菌剂和消泡剂,混合超声,加入颜料,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涂料。该技术方案中活性炭是纳米二氧化钛主要吸附组分,二者分散于各种乳液、黏土中,与空气接触面小,吸附作用较差。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胶粘剂等物质会堵塞硅藻土的微孔,使得硅藻土难以发挥吸附调节功能,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的吸收效率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硅藻泥使用时含有的胶粘剂等物质会堵塞硅藻土的微孔,使得硅藻土难以发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的吸收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同时提供一种适用于该硅藻泥的施工方法。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四氯化钛或硫酸钛溶于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调节pH,使得溶液呈酸性,搅拌溶解;步骤二:在上述的四氯化钛或硫酸钛酸性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步骤三:称取碳酸钠固体溶于上述胶体溶液中;碳酸钠与胶体质量比为于1:2;步骤四:取干燥的硅藻土,置于机械搅拌机中匀速搅拌30分钟,搅拌过程中向搅拌机中喷淋步骤三中调制的胶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物料中依次加入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持续搅拌使各组分完全混匀,制得所述的硅藻泥。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钛胶体的固含量为10-25%。所述碳酸钠、硅藻土、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按重量份计:碳酸钠10~25份、硅藻土38~60份、生石灰20~50份、重钙粉25~35份、乳胶粉30~45份、木质纤维5~15份。上述制备的硅藻泥中,碳酸钠和二氧化钛吸附于硅藻泥的微孔道中。一种适用于上述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上述制备的硅藻泥,加水搅拌成为稀浆状,将硅藻泥稀浆涂刷或喷洒于物体表面;步骤二:在上述涂刷或喷洒复合硅藻泥的物体表面反复喷涂稀酸溶液,晾干。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稀酸为无机弱酸或有机酸。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稀酸为果酸或柠檬酸。更进一步地,在步骤一完成后,晾晒2小时后进行步骤二操作。更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喷涂稀酸溶液的操作反复3~5次为宜。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首先,在施工之后木质纤维相互牵连、胶粉干燥板结增加了复合硅藻粉涂层的强度,不易剥落;另一方面,生石灰溶于水后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与重钙粉中碳酸钙在固化之后硬度进一步增加涂层强度;最重要的是,硅藻土的微孔被部分乳胶堵塞,在采用酸液喷涂于加工好的硅藻泥涂层表面,与硅藻土微孔中的碳酸钠反应释放气体将堵塞的微孔重新疏通,提高了硅藻泥的吸附能力。硅藻土微孔含有的二氧化钛,在光照条件下不但对空气中的甲醛等有机气体具有吸附性,而且可以快速分解甲醛等有害气体。采用上述的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以及相应的施工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产品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产品有对毒害气体的吸附效率高、分解彻底、不易饱和、有效作用时间久等优点;(3)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实施后,能各组分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钙固体,进一步增加了硅藻泥涂层的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四氯化钛溶于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调节pH,使得溶液呈酸性,搅拌溶解;步骤二:在上述的四氯化钛酸性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步骤三:称取碳酸钠固体溶于上述胶体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四氯化钛或硫酸钛溶于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调节pH,使得溶液呈酸性,搅拌溶解;步骤二:在上述的四氯化钛或硫酸钛酸性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步骤三:称取碳酸钠固体溶于上述胶体溶液中;碳酸钠与胶体质量比为于1: 2;步骤四:取干燥的硅藻土,置于机械搅拌机中匀速搅拌30分钟,搅拌过程中向搅拌机中喷淋步骤三中调制的胶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物料中依次加入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持续搅拌使各组分完全混匀,制得所述的硅藻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步骤一:将四氯化钛或硫酸钛溶于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调节pH,使得溶液呈酸性,搅拌溶解;步骤二:在上述的四氯化钛或硫酸钛酸性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形成氢氧化钛胶体;步骤三:称取碳酸钠固体溶于上述胶体溶液中;碳酸钠与胶体质量比为于1:2;步骤四:取干燥的硅藻土,置于机械搅拌机中匀速搅拌30分钟,搅拌过程中向搅拌机中喷淋步骤三中调制的胶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物料中依次加入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持续搅拌使各组分完全混匀,制得所述的硅藻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钛胶体的固含量为10-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吸收甲醛的硅藻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钠、硅藻土、生石灰、重钙粉、乳胶粉、木质纤维按重量份计:碳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贯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