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28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所述揉捻方法包括:a.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b.萎凋:将步骤a中采集到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c.不加压轻揉:将经过步骤b的原料轻揉25~35分钟;d.加压揉捻:将经过步骤c的原料加压揉捻15~25分钟;e.轻压揉捻:对经过步骤d的原料进行25~35分钟的轻压揉捻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步揉捻法,通过不加压揉捻、加压揉捻和轻压揉捻的处理以及加工时间的控制,使茶叶的酶活性与甜茶的粘性物质均匀揉合,不仅能减轻茶的苦涩味,还能让茶叶更加紧条,保证了野生甜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野生甜茶除具备普通绿茶的功效外,同时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防癌作用、预防牙齿疾病等药效。据广西技术监督局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测试结果证实:野生甜茶中富含18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总量331.54毫克,此外,还包括钙、锌、锗、硒、钾、镁、磷、铁、钠、铜、铬、锶、锂等多种元素,不含砷铝等有毒物质,不含会产生头晕、心跳加速、心悸、焦虑易怒、心理不适、干扰睡眠、等副作用的咖啡因。由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比较高,若制作工艺不当,茶叶的苦味较重,极易影响茶叶的口感,导致茶叶品质降低。因此,如何保证茶叶的品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的采集和拼配方法,从原料的源头上保证了茶的品质,加工时采用的三步揉捻法操作简单,能够保证野生甜茶的品质和口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其中,春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7;夏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4∶6;秋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5∶6.5;b.萎凋:将步骤a中采集到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c.不加压轻揉:将经过步骤b的原料轻揉25~35分钟;d.加压揉捻:将经过步骤c的原料加压揉捻15~25分钟;e.轻压揉捻:对经过步骤d的原料进行25~35分钟的轻压揉捻处理。可选的,在步骤b中,控制原料的最佳失重率为40%。可选的,在步骤c中,将原料轻揉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可选的,在步骤d中,将原料加压揉捻的最佳时间为20分钟。可选的,在步骤e中,对原料进行轻压揉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一种野生甜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其中,春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7;夏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4∶6;秋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5∶6.5;(2)萎凋:将步骤(1)中准备好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得到萎凋叶;(3)揉捻:将萎凋叶轻揉25~35分钟,然后加压揉捻15~25分钟,再轻压揉捻25~35分钟,得到揉捻叶;(4)烘干:将揉捻叶投入烘焙机中烘干,得到含水率是4~6%的成品。可选的,步骤(4)具体包括:S1.将揉捻叶摊放,摊叶厚度在3cm~4cm,并放入80℃~85℃的烘焙机中烘干12~14分钟;S2.调节烘焙机的温度为70℃~79℃,继续烘干20~22分钟;S3.调节烘焙机的温度为60℃~69℃,烘干10~12分钟,得到含水率4~6%的成品。一种野生甜茶,所述野生甜茶经过上述的野生甜茶的加工方法制得。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专利技术中,原料的选取以及配比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法中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保证了制作出来的野生甜茶品质好,口感佳,这是制作出一款好茶的前提;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三步揉捻法,通过不加压揉捻、加压揉捻和轻压揉捻的处理以及加工时间的控制,使茶叶的酶活性与甜茶的粘性物质均匀揉合,不仅能减轻茶的苦涩味,还能让茶叶更加紧条,保证了野生甜茶的品质;再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野生甜茶的加工工艺操作简单,步骤精简,通过三步揉捻法即可减轻茶的苦涩味,使茶叶更加紧条,保证了野生茶叶的品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原料的采集和拼配方法从原料的源头上保证了茶的品质,加工时采用的三步揉捻法操作简单,能够保证野生甜茶的品质和口感,市场前景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野生甜茶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选取多穗石柯野生甜茶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并且不同季节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配比是不同的,从原料上保证了制作出来的野生甜茶品质好,口感佳;揉捻时采用三步揉捻法,通过不加压揉捻、加压揉捻、轻压揉捻的处理以及加工时间的控制,使茶叶的酶活性与甜茶的粘性物质均匀揉合,让茶叶的条索程度更加紧条,保证了野生甜茶的品质。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其中,春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7;夏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4∶6;秋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5∶6.5;b.萎凋:将步骤a中采集到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c.不加压轻揉:将经过步骤b的原料轻揉25~35分钟;d.加压揉捻:将经过步骤c的原料加压揉捻15~25分钟;e.轻压揉捻:对经过步骤d的原料进行25~35分钟的轻压揉捻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选用35~45型的揉捻机来实现三步揉捻,实现轻揉、轻压揉捻和加压揉捻的操作以及时间的控制,本方案中三步揉捻法的时间较长,能够充分激活茶叶中的活性酶物质,并将茶叶揉捻出粘性物质和活性酶物质充分均匀混合,不仅能减轻茶的苦涩味,还能让茶叶更加紧条,保证了野生甜茶的品质。目前,甜茶的原料几乎都是采集的夏秋茶的中、大叶,而本专利技术中,原料的品种选取的是多穗石柯野生甜茶,采集的是多穗石柯野生甜茶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从原料上充分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原料的选取以及配比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工方法中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季节茶叶的味道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季节调整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保证了制作出来的野生甜茶品质好,口感佳,这是制作出一款好茶的前提。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b中,控制原料的最佳失重率为40%。失重率在40%时萎凋程度最高。其中,萎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摊放、晾晒,促进鲜叶酶的活性,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的一种工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c中,将原料轻揉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d中,将原料加压揉捻的最佳时间为20分钟。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e中,对原料进行轻压揉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其中,春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7;夏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4∶6;秋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5∶6.5;b.萎凋:将步骤a中采集到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c.不加压轻揉:将经过步骤b的原料轻揉25~35分钟;d.加压揉捻:将经过步骤c的原料加压揉捻15~25分钟;e.轻压揉捻:对经过步骤d的原料进行25~35分钟的轻压揉捻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的拼配:采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混合物作为原料;其中,春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7;夏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4∶6;秋茶时期,原料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重量配比是3.5∶6.5;b.萎凋:将步骤a中采集到的原料均匀摊放,并进行萎凋处理,控制原料的失重率在35%~45%;c.不加压轻揉:将经过步骤b的原料轻揉25~35分钟;d.加压揉捻:将经过步骤c的原料加压揉捻15~25分钟;e.轻压揉捻:对经过步骤d的原料进行25~35分钟的轻压揉捻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控制原料的最佳失重率为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将原料轻揉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将原料加压揉捻的最佳时间为2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甜茶的揉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对原料进行轻压揉捻处理的最佳时间为30分钟。6.一种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龙付辉灿申东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