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22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黄连种子出苗率达到75%以上,移栽后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亩产量达到250公斤以上,可以有效的缓解市场对黄连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连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是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黄连(ArtemisiaannuaL.)为药类植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除虱,截疟的功效,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疟疾寒热等,系中医传统抗疟疾药物之一。其中,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连素,过去主要采摘野生黄连供药用。有些野生黄连品种中只含有很低含量的黄连素或是不含黄连素,这些黄连品种是没有药用价值的,只有很少黄连品种含有较高含量的黄连素。随着人们对黄连素价值认识的提高,黄连素类药物需求量越来越大,具有药用价值的野生黄连资源日益减少,已经跟不上市场上对黄连的需求。目前,人们已经开始着手青蒿的人工栽培,但是目前人工栽培技术还未完善,一般亩产量仅有150~160公斤,这样的产量太低,还是未能达到市场对黄连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播种育苗:每年的2月,按种子与沙子的重量比为1:300~400将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播撒在宽为0.5米~1.2米的苗床上,并用地膜覆盖,待种子发芽2~3个后再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所述苗床在整地时施入黄连草废渣1000公斤/亩~1500公斤/亩作为基肥;B、整地、移栽:选择一块大豆、油菜或花生收获地作为黄连的种植地,对所述种植地进行整地,并开宽为0.5米~1.5米的厢,厢沟宽0.2米~0.4米×沟深0.2米~0.5米,整地时施入腐熟农家肥500公斤/亩~600公斤/亩,磷肥30公斤/亩~40公斤/亩及青蒿草废渣1500公斤/亩~2500公斤/亩作为基肥;然后选择步骤A中叶片数为7~9片,株高为12厘米~15厘米的黄连苗木移栽到所述种植地中,种植密度为株距0.6米~0.7米,行距为0.7米~0.8米;C、田间管理:待步骤B中的黄连苗木移栽成活后,对其进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每2-3个月施用复合肥或农家肥5公斤/亩~25公斤/亩,施肥时不能挨近其黄连根部;当黄连的高度为0.8米~1.2米时,对其进行打顶,以促进其侧枝生长。D、收获:待步骤C中的黄连苗木生长成熟时进行采摘收获。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栽培方法,黄连种子出苗率达到80%以上,移栽后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亩产量达到200公斤以上,可以有效的缓解市场对黄连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播种育苗:每年的2月,按种子与沙子的重量比为1:340将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播撒在宽为1米的苗床上,并用地膜覆盖,待种子发芽2个后再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所述苗床在整地时施入黄连草废渣1200公斤/亩作为基肥;B、整地、移栽:选择一块大豆、油菜或花生收获地作为黄连的种植地,对所述种植地进行整地,并开宽为0.7米的厢,厢沟宽0.3米×沟深0.3米,整地时施入腐熟农家肥520公斤/亩,磷肥35公斤/亩及青蒿草废渣2200公斤/亩作为基肥;然后选择步骤A中叶片数为7片,株高为13厘米的黄连苗木移栽到所述种植地中,种植密度为株距0.65米,行距为0.75米;C、田间管理:待步骤B中的黄连苗木移栽成活后,对其进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每2个月施用复合肥或农家肥15公斤/亩,施肥时不能挨近其黄连根部;当黄连的高度为1米时,对其进行打顶,以促进其侧枝生长。D、收获:待步骤C中的黄连苗木生长成熟时进行采摘收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播种育苗:每年的3月,按种子与沙子的重量比为1:200~300将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播撒在宽为0.5米~1.2米的苗床上,并用地膜覆盖,待种子发芽1~2天后再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所述苗床在整地时施入黄连草废渣800公斤/亩~1300公斤/亩作为基肥;B、整地、移栽:选择一块大豆、油菜或花生收获地作为黄连的种植地,对所述种植地进行整地,并开宽为0.7米~2.5米的厢,厢沟宽0.2米~0.4米×沟深0.2米~0.5米,整地时施入腐熟农家肥500公斤/亩~600公斤/亩,磷肥30公斤/亩~40公斤/亩及青蒿草废渣1500公斤/亩~2500公斤/亩作为基肥;然后选择步骤A中叶片数为7~9片,株高为12厘米~15厘米的黄连苗木移栽到所述种植地中,种植密度为株距0.6米~0.7米,行距为0.7米~0.8米;C、田间管理:待步骤B中的黄连苗木移栽成活后,对其进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每2‑3个月施用复合肥或农家肥5公斤/亩~25公斤/亩,施肥时不能挨近其黄连根部;当黄连的高度为0.8米~1.2米时,对其进行打顶,以促进其侧枝生长。D、收获:待步骤C中的黄连苗木生长成熟时进行采摘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连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播种育苗:每年的3月,按种子与沙子的重量比为1:200~300将种子与沙子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播撒在宽为0.5米~1.2米的苗床上,并用地膜覆盖,待种子发芽1~2天后再揭去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所述苗床在整地时施入黄连草废渣800公斤/亩~1300公斤/亩作为基肥;B、整地、移栽:选择一块大豆、油菜或花生收获地作为黄连的种植地,对所述种植地进行整地,并开宽为0.7米~2.5米的厢,厢沟宽0.2米~0.4米×沟深0.2米~0.5米,整地时施入腐熟农家肥500公斤/亩~600公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科皓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