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029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地变压器,包括接地变压器本体,所述接地变压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两个底座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通槽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与限位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该接地变压器,通过设置了接地变压器本体、底座、通槽、螺栓、限位框、第一弹簧、支撑杆和固定管,向外拉动四个螺栓,四个螺栓带动限位框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向上将接地变压器本体抬升,接地变压器本体带动底座上升,支撑杆保持不动,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松手,压缩的第一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将限位框紧紧的抵在支撑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接地变压器。
技术介绍
接地变压器简称接地变,根据填充介质,接地变可分为油式和干式,根据相数,接地变可分为三相接地变和单相接地变,接地变压器的作用是为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提供一个人为的中性点,便于采用消弧线圈或小电阻的接地方式,以减小配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的对地电容电流大小,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为了安全的使用接地变压器,需要长期的对接地变压器进行检修,但是一般接地变压器结构复杂不方便其抬升,不方便工作人员检查和维修,耽误工作人员的时间,影响检修效率,而且一般变电器减震效果差,运输的时候容易造成内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变压器,解决了不方便抬升和减震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接地变压器,包括接地变压器本体,所述接地变压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且两个底座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通槽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与限位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框的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与支撑杆的表面搭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通槽和固定管的底端并延伸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固定管内壁的顶部搭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贯穿通槽的底部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与套管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与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底端贯穿套管的顶端并延伸至套管的内部,所述竖杆的底端套接有托板,所述托板套接在套管的内部,所述托板的底部与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贯穿套管的底端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套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凹孔,所述固定杆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三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管对称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框的表面焊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通槽的内壁搭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限位框均套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侧表面与通槽的内壁搭接。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高度为套管高度的五分之三,所述托板的左右两侧均与套管的内壁搭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杆的正下方套接有弹簧球,所述套管的表面与凹孔的内壁搭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变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接地变压器,通过设置了接地变压器本体、底座、通槽、螺栓、限位框、第一弹簧、支撑杆和固定管,向外拉动四个螺栓,四个螺栓带动限位框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向上将接地变压器本体抬升,接地变压器本体带动底座上升,支撑杆保持不动,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松手,压缩的第一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将限位框紧紧的抵在支撑杆上,阻止底座下降,从而让工作人员对接地变压器本体的底部进行检修,底部的各个位置都能仔细检查,提高了接地变压器本体的安全性。2、该接地变压器,通过设置了凹槽、第二弹簧、竖杆、套管、托板、固定杆、支撑管、凹孔和第三弹簧,当接地变压器本体运输的时候,路上可能会有颠簸,固定杆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移动,带动套管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三弹簧,然后当第三弹簧压缩到极点的时候,支撑杆会向下移动,支撑杆逐渐靠近支撑管,套管的顶部和凹槽内壁的顶部压缩第二弹簧,两次的减震消力,有效的保护了接地变压器本体,防止晃动而对接地变压器本体造成内部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框剖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接地变压器本体、2底座、3通槽、4螺栓、5限位框、6第一弹簧、7支撑杆、8固定管、9凹槽、10第二弹簧、11竖杆、12套管、13托板、14固定杆、15支撑管、16凹孔、17第三弹簧、18弹簧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变压器,如图1-3所示,包括接地变压器本体1,接地变压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两个底座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内部套接有螺栓4,螺栓4的一端贯穿通槽3并延伸至底座2的外部,螺栓4的另一端与限位框5的表面固定连接,螺栓4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6,限位框5的表面通过第一弹簧6与通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第一弹簧6和限位框5均套接在通槽3的内部,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限位框5的表面焊接,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通槽3的内壁搭接,限位框5的内壁与支撑杆7的表面搭接,支撑杆7的侧表面与通槽3的内壁搭接,通过设置了限位框5,第一弹簧6处于压缩的状态时,限位框5会包裹支撑杆7,并将支撑杆7和限位框5紧紧的抵在通槽3的内壁上,阻止限位框5向下滑动,底座2的上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管8,固定管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管8对称安装在底座2的上表面,支撑杆7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通槽3和固定管8的底端并延伸至固定管8的内部,支撑杆7的顶端与固定管8内壁的顶部搭接,通过设置了固定管8,当结束检修之后,向外拉动四个螺栓4,限位框5沿着支撑杆7的表面向下滑动,当支撑杆7的顶端与固定管8内壁的顶部接触的时候,不再继续下降,避免接地变压器本体1高度过高,接地变压器本体1放置不稳定,通过设置了接地变压器本体1、底座2、通槽3、螺栓4、限位框5、第一弹簧6、支撑杆7和固定管8,向外拉动四个螺栓4,四个螺栓4带动限位框5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6,向上将接地变压器本体1抬升,接地变压器本体1带动底座2上升,支撑杆7保持不动,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松手,压缩的第一弹簧6在弹力的作用下将限位框5紧紧的抵在支撑杆7上,阻止底座2下降,从而让工作人员对接地变压器本体1的底部进行检修,底部的各个位置都能仔细检查,提高了接地变压器本体1的安全性,支撑杆7的底端贯穿通槽3的底部并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支撑杆7的底端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壁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10与套管12的顶端活动连接,凹槽9内壁的顶部与竖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竖杆11的底端贯穿套管12的顶端并延伸至套管12的内部,竖杆11的底端套接有托板13,托板13套接在套管12的内部,托板13的高度为套管12高度的五分之三,托板13的左右两侧均与套管12的内壁搭接,托板13的底部与固定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4的底端贯穿套管12的底端并延伸至其下方,固定杆14的底端套接有支撑管15,支撑管15的内部且位于固定杆14的正下方套接有弹簧球18,通过设置可弹簧球18,当固定杆14向下移动的时候,弹簧球18的顶部会与固定杆14接触,当固定杆14继续向下移动的同时,可以对固定杆14进行减震,避免固定杆14的底端直接与支撑管15内壁的底部接触,支撑管15的内壁上开设有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地变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变压器,包括接地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变压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两个底座(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内部套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一端贯穿通槽(3)并延伸至底座(2)的外部,所述螺栓(4)的另一端与限位框(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6),所述限位框(5)的表面通过第一弹簧(6)与通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框(5)的内壁与支撑杆(7)的表面搭接,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管(8),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通槽(3)和固定管(8)的底端并延伸至固定管(8)的内部,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与固定管(8)内壁的顶部搭接,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贯穿通槽(3)的底部并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壁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10)与套管(12)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凹槽(9)内壁的顶部与竖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底端贯穿套管(12)的顶端并延伸至套管(12)的内部,所述竖杆(11)的底端套接有托板(13),所述托板(13)套接在套管(12)的内部,所述托板(13)的底部与固定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4)的底端贯穿套管(12)的底端并延伸至其下方,所述固定杆(14)的底端套接有支撑管(15),所述支撑管(15)的内壁上开设有凹孔(16),所述固定杆(14)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三弹簧(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变压器,包括接地变压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变压器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且两个底座(2)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内部套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一端贯穿通槽(3)并延伸至底座(2)的外部,所述螺栓(4)的另一端与限位框(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的表面缠绕设置有第一弹簧(6),所述限位框(5)的表面通过第一弹簧(6)与通槽(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框(5)的内壁与支撑杆(7)的表面搭接,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且位于通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管(8),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通槽(3)和固定管(8)的底端并延伸至固定管(8)的内部,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与固定管(8)内壁的顶部搭接,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贯穿通槽(3)的底部并延伸至底座(2)的下方,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壁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10)与套管(12)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凹槽(9)内壁的顶部与竖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底端贯穿套管(12)的顶端并延伸至套管(12)的内部,所述竖杆(11)的底端套接有托板(13),所述托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锋刘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山源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