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检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91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源检测箱,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关键是:所述的箱体内部借助两个竖直设置的隔热板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主控板安装区、检测模块安装区和电源模块安装区,箱体的左侧板上、右侧板上、箱盖上与每个安装区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散热孔,箱体的后面板上也开设有散热孔。利用隔热板将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分隔开,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不会再对主控板和检测模块产生影响,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可以延长各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检测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检测箱
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涉及到光源检测箱。
技术介绍
现有光源检测箱的主控板、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都直接固定在箱体内,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隔热措施,电源模块的产热量较大,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与主控板和检测模块接触,导致各个电子部件温度较高,会影响检测精度,同时会影响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检测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光源检测箱,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不会再对主控板和检测模块产生影响,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延长检测箱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光源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关键是:所述的箱体内部借助两个竖直设置的隔热板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主控板安装区、检测模块安装区和电源模块安装区,箱体的左侧板上、右侧板上、箱盖上与每个安装区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散热孔,箱体的后面板上也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的主控板安装区内设置有风扇,风扇与位于其后方的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风扇后端面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面与箱盖的内侧面接触,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箱体的底板接触,定位板后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燕尾槽,位于主控板安装区和检测模块安装区之间的隔热板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数量相等的燕尾条,风扇借助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配合与隔热板插接固定。所述的箱盖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前盖板覆盖在主控板安装区上方,后盖板覆盖在检测模块安装区和电源模块安装区上方,前盖板的前端与箱体的前面板固定连接、后端与位于其下方的隔热板固定连接,后盖板同时与后面板及两个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盖板和后盖板都是借助螺钉与隔热板锁紧固定,前盖板的前端借助螺钉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后盖板的后端借助螺钉与箱体的后面板锁紧固定,前盖板后端和后盖板前端的所有螺钉处于同一直线上。箱体的后面板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后盖板左右两端的下端面都固定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燕尾条,左侧板、右侧板的上端面都开设有燕尾槽,后盖板借助燕尾条和燕尾槽的配合与两个侧板插接固定。所述的隔热板的左右两端都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箱体内壁上与隔热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燕尾条,隔热板借助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配合插接固定,隔热板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L形加强板,L形加强板的一个板体与箱体内壁接触并锁紧固定、另一个板体与隔热板锁紧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隔热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分别用来固定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从而将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分隔开,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不会再对主控板和检测模块产生影响,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可以延长各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检测箱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附图中,1代表散热孔,2代表后面板,3代表左侧板,4代表右侧板,5代表前盖板,6代表后盖板,7代表隔热板,8代表主控板安装区,9代表检测模块安装区,10代表电源模块安装区,11代表前面板,12代表L形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光源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1,箱体内部借助两个竖直设置的隔热板7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主控板安装区8、检测模块安装区9和电源模块安装区10,箱体的左侧板3上、右侧板4上、箱盖上与每个安装区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散热孔1,箱体的后面板2上也开设有散热孔1。利用隔热板7将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分隔开,电源模块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与电源模块安装区10相对应位置的散热孔1向外散发,无法通过隔热板7向前散发,不会再对主控板和检测模块产生影响,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可以延长各电子部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检测箱的使用寿命。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主控板安装区8内设置有风扇,风扇与位于其后方的隔热板7固定连接,利用风扇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率。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风扇后端面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面与箱盖的内侧面接触,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箱体的底板接触,定位板后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燕尾槽,位于主控板安装区8和检测模块安装区9之间的隔热板7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数量相等的燕尾条,风扇借助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配合与隔热板7插接固定,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靠,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盖包括前盖板5和后盖板6,前盖板5覆盖在主控板安装区8上方,后盖板6覆盖在检测模块安装区9和电源模块安装区10上方,前盖板5的前端与箱体的前面板11固定连接、后端与位于其下方的隔热板7固定连接,后盖板6同时与后面板2及两个隔热板7固定连接。将箱盖设置成分体结构,这样在检修主控板时,只要将前盖板5拆卸下来即可,不需要将整个箱盖都拆卸下来,省时省力。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前盖板5和后盖板6都是借助螺钉与隔热板7锁紧固定,前盖板5的前端借助螺钉与前面板11固定连接,后盖板6的后端借助螺钉与箱体的后面板2锁紧固定,前盖板5后端和后盖板6前端的所有螺钉处于同一直线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前盖板5后端和后盖板6前端的所有螺孔处于同一直线上,外形更加美观,整齐有序。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体的后面板2位于左侧板3和右侧板4之间,后盖板6左右两端的下端面都固定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燕尾条,左侧板3、右侧板4的上端面都开设有燕尾槽,后盖板6借助燕尾条和燕尾槽的配合与两个侧板插接固定,先将后盖板6与侧板插接定位,然后再利用螺钉将后盖板6与两个隔热板7锁紧,连接牢固可靠。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隔热板7的左右两端都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箱体内壁上与隔热板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燕尾条,隔热板7借助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配合插接固定,隔热板7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L形加强板12,L形加强板12的一个板体与箱体内壁接触并锁紧固定、另一个板体与隔热板7锁紧固定。燕尾槽和燕尾条的插接固定可以起到定位作用,同时可以防止隔热板7前后晃动,L形加强板12使得隔热板7与箱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隔热板7的厚度为5-8mm且优选为6mm,既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又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源检测箱

【技术保护点】
光源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借助两个竖直设置的隔热板(7)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主控板安装区(8)、检测模块安装区(9)和电源模块安装区(10),箱体的左侧板(3)上、右侧板(4)上、箱盖上与每个安装区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散热孔(1),箱体的后面板(2)上也开设有散热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光源检测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检测模块和主控板,箱体上开设有散热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借助两个竖直设置的隔热板(7)分隔成三个安装区域,分别为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主控板安装区(8)、检测模块安装区(9)和电源模块安装区(10),箱体的左侧板(3)上、右侧板(4)上、箱盖上与每个安装区相对应的位置都开设有散热孔(1),箱体的后面板(2)上也开设有散热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板安装区(8)内设置有风扇,风扇与位于其后方的隔热板(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后端面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端面与箱盖的内侧面接触,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箱体的底板接触,定位板后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燕尾槽,位于主控板安装区(8)和检测模块安装区(9)之间的隔热板(7)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数量相等的燕尾条,风扇借助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配合与隔热板(7)插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包括前盖板(5)和后盖板(6),前盖板(5)覆盖在主控板安装区(8)上方,后盖板(6)覆盖在检测模块安装区(9)和电源模块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力达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