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64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所述的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包括外锥机构和内锥套,所述的外锥机构设有带锥度的中心孔,所述的内锥套外圆周与外锥机构的中心孔相匹配,所述的外锥机构通过内锥套套装在丝杠上,且外锥机构与内锥套的安装位置要保证外锥机构不能从内锥套上滑落,内锥套上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螺旋槽;所述的外锥机构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将螺钉穿过所述的螺纹孔与内锥套外侧的导向槽配合,所述的导向槽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的导向槽的开口端设在内锥套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地将丝杠与执行机构相分离,保证了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
技术介绍
在矿山立井提升系统中,罐笼门作为煤矿立井中的重要防护装置,能够保证升降人员的人身安全及罐笼的正常运行的作用。采用丝杠作为驱动机构的自动罐门已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突然出现故障,或控制信号源故障等安全隐患;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将传动系统与断开罐笼门,而现有的断开装置使用起来都比较繁琐,并且断开装置磨损后更换不便。在其他垂直提升或托举系统中应用丝杠结构也存在类似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用于快速地将丝杠与执行机构相分离,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所述的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包括外锥机构和内锥套,所述的外锥机构设有带锥度的中心孔,所述的内锥套外圆周与外锥机构的中心孔相匹配,所述的外锥机构通过内锥套套装在丝杠上,且外锥机构与内锥套的安装位置要保证外锥机构不能从内锥套上滑落,内锥套上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螺旋槽;所述的外锥机构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将螺钉穿过所述的螺纹孔与内锥套外侧的导向槽配合,所述的导向槽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的导向槽的开口端设在内锥套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的锥度为莫式锥度。进一步地,所述的螺钉的螺杆端部为无螺纹的圆柱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锥套由半锥套Ⅰ和半锥套Ⅱ组成,半锥套Ⅰ和半锥套Ⅱ相适配。本技术先将外锥机构先套装到丝杠上,然后将半锥套Ⅰ和半锥套Ⅱ分别贴合在丝杠的一侧,内锥套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外锥机构的中心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放置,然后将外锥机构滑向内锥套,直至将内锥套套紧在外锥机构的中心孔内,且要使外锥机构上的螺纹孔与内锥套上相应的导向槽相匹配,使用螺钉穿过外锥机构上的螺纹孔使得螺钉的螺杆端部插入内锥套上的导向槽内,螺钉限制了外锥机构与内锥套间的相对转动,同时,当需要将丝杠与执行机构相分离时,只需将螺钉沿着内锥套的导向槽向导向槽的开口端滑动就实现了外锥机构与内锥套的分离,即实现了丝杠与执行机构的分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内锥套采用可分离的结构,能够实现了磨损的内锥套的快速更换;本技术能够快速地将丝杠与执行机构相分离,保证了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外锥机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外锥机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内锥套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内锥套俯视图;图中,1、外锥机构,1-1、中心孔,1-2、螺纹孔,2、内锥套,2-1、螺旋槽,2-2、导向槽,2-3、半锥套Ⅰ,2-4、半锥套Ⅱ,3、丝杠,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所述的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包括外锥机构1和内锥套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外锥机构1为圆柱形结构,外锥机构1的轴心设有带有锥度的中心孔1-1,外锥机构1的外缘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通孔,外部装置通过通孔与外锥机构1相连接,即实现了外部装置与丝杠3的传动连接;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内锥套2外圆周的结构与外锥机构1的中心孔1-1相匹配,内锥套2的轴向通孔上设有与丝杠3相匹配的螺旋槽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外锥机构1通过内锥套2套装在丝杠3上,且在安装时,要保证外锥机构1不能从内锥套2上滑落,即外锥机构1及与外锥机构1相连接的外部装置的重量始终作用在内锥套2上;所述的外锥机构1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1-2,将螺钉4穿过所述的螺纹孔1-2与内锥套2外侧的导向槽2-2配合,所述的导向槽2-2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的导向槽2-2的开口端设在内锥套2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设置的螺钉4限制了外锥机构1与内锥套2间的相对转动,同时,当需要将丝杠3与外部装置相分离时,只需将螺钉4沿着内锥套2的导向槽2-2向导向槽2-2的开口端滑动就实现了外锥机构1与内锥套2的分离,即实现了丝杠3与外部装置的分离。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的锥度为莫式锥度,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由于锥度很小,利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传递一定的扭矩,又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方便的拆卸。在同一锥度的一定范围内,部件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的螺钉4的螺杆端部为无螺纹的圆柱结构,将所述的螺钉4的螺杆端部设计成无螺纹的圆柱结构,相对于螺杆端部为螺纹结构,无螺纹的圆柱结构增大了螺钉4与内锥套2的导向槽2-2的接触面积,使得受力面积变大了,作用在螺钉4上的应力相应地减小了。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内锥套2由半锥套Ⅰ2-3和半锥套Ⅱ2-4组成,半锥套Ⅰ2-3和半锥套Ⅱ2-4相适配,当内锥套2发生磨损需要更换时,将螺钉4拧松,把半锥套Ⅰ2-3和半锥套Ⅱ2-4抽出来,再将新的半锥套Ⅰ2-3和半锥套Ⅱ2-4安装进去,再拧紧螺钉4即可。本技术先将外锥机构先套装到丝杠上,然后将半锥套Ⅰ和半锥套Ⅱ分别贴合在丝杠的一侧,内锥套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外锥机构的中心孔直径较大的一端相对放置,然后将外锥机构滑向内锥套,直至将内锥套套紧在外锥机构的中心孔内,且要使外锥机构上的螺纹孔与内锥套上相应的导向槽相匹配,使用螺钉穿过外锥机构上的螺纹孔使得螺钉的螺杆端部插入内锥套上的导向槽内,螺钉限制了外锥机构与内锥套间的相对转动,同时,当需要将丝杠与执行机构相分离时,只需将螺钉沿着内锥套的导向槽向导向槽的开口端滑动就实现了外锥机构与内锥套的分离,即实现了丝杠与执行机构的分离。对于水平设置的丝杠,外锥机构与内锥套相互匹配安装即可;对于垂直设置的丝杠,外锥机构应设置在内锥套的上方;对于倾斜设置的丝杠,外锥机构可以设在内锥套的斜上方,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外锥机构也可以设在内锥套的斜下方,这个角度范围是通过将外锥机构与外部装置的重力并将扭矩、摩擦力等因素考虑进去计算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包括外锥机构(1)和内锥套(2),所述的外锥机构(1)设有带锥度的中心孔(1‑1),所述的内锥套(2)外圆周与外锥机构(1)的中心孔(1‑1)相匹配,所述的外锥机构(1)通过内锥套(2)套装在丝杠(3)上,且外锥机构(1)与内锥套(2)的安装位置要保证外锥机构(1)不能从内锥套(2)上滑落,内锥套(2)上设有与丝杠(3)相匹配的螺旋槽(2‑1);所述的外锥机构(1)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1‑2),将螺钉(4)穿过所述的螺纹孔(1‑2)与内锥套(2)外侧的导向槽(2‑2)配合,所述的导向槽(2‑2)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所述的导向槽(2‑2)的开口端设在内锥套(2)外圆周直径较小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限力螺旋结构包括外锥机构(1)和内锥套(2),所述的外锥机构(1)设有带锥度的中心孔(1-1),所述的内锥套(2)外圆周与外锥机构(1)的中心孔(1-1)相匹配,所述的外锥机构(1)通过内锥套(2)套装在丝杠(3)上,且外锥机构(1)与内锥套(2)的安装位置要保证外锥机构(1)不能从内锥套(2)上滑落,内锥套(2)上设有与丝杠(3)相匹配的螺旋槽(2-1);所述的外锥机构(1)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1-2),将螺钉(4)穿过所述的螺纹孔(1-2)与内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