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630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杆装置包括第一端杆轴承、连接件、定位件、端盖、调节件、可调杆和第二端杆轴承,其中第一端杆轴承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端盖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调节件与可调杆连接,可调杆的前端通过端盖与连接件连接,第二端杆轴承的前端与可调杆的后端连接,定位件穿过连接件的限位槽并插入可调杆的销孔中,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相对于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运动。该连杆装置的优点在于:调节方便且调节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连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切机的凸轮传动连杆装置。
技术介绍
模切机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包装机械,内部的各个单元在动力设备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统一协调地工作,共同完成纸板的压痕、模切、清废和收纸等多个步骤,多个步骤都涉及到纸张的输送和传递,因而,纸张输送传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模切机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模切机工作时,需要将模切后的型纸准确无误地传送到清废单元。为了保证型纸在向清废单元传送过程中不散开,并保证型纸在清废单元定位精度高,这需要在高速度运行中保持型纸输送的平稳性。模切机中的凸轮传动机构用于保证型纸在传送过程中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凸轮传动机构是作为模切机中的核心部件,现有的凸轮传动连杆装置在其进行长度调节时耗时费力,并且很难精确调整到凸轮传动连杆装置的原始长度位置。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调整精度高的凸轮传动连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操作简单且调整精度高的凸轮传动连杆装置,克服了现有凸轮传动连杆装置操作复杂且不精确的缺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加护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杆装置,其中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端杆轴承、连接件、定位件、紧固件、端盖、调节件、可调杆和第二端杆轴承,其中第一端杆轴承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端盖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调节件与可调杆连接,可调杆的前端通过端盖与连接件连接,第二端杆轴承的前端与可调杆的后端连接,定位件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限位槽并插入可调杆的销孔中,紧固件能够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两个安装孔并插入到“U”型槽底部的安装孔上,通过调整紧固件并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相对于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第一端杆轴承包括带有通孔的轴承头部和轴承杆部,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杆部连接到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头部,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杆部通过安装件连接到连接件的前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安装件为锁紧螺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端盖呈“U”型,端盖包括两个分开的L型连接部和,端盖的每个连接部均包括带有安装孔的臂部和带有弧形安装孔的底部,端盖的每个连接部的臂部连接到连接件的后端,使得端盖的每个连接部底部对准,从而使得端盖的每个连接部的底部上的弧形安装孔对准,形成用于固定调节件的安装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连接件包括带有通孔的环形外壁、邻近端盖贯穿部分环形外壁的“U”型槽、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且邻近“U”型槽底部的两个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方的限位槽、设置在“U”型槽底部的两个安装孔、邻近端盖的两个下陷外壁和分别设置在两个下陷外壁上的安装孔,两个固定件分别穿过端盖的两个连接部上的安装孔并插入到连接件邻近端盖的两个下陷外壁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将端盖固定到连接件,紧固件能够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两个安装孔并分别插入到“U”型槽底部的两个安装孔上,用于调整连接件的“U”型槽附近连接件的直径,从而抱紧可调杆或者松开可调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调节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接部、连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调节件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到端盖的两个连接部形成的安装通孔中,连接部穿过端盖的两个连接部形成的安装通孔,第二卡接部卡接到端盖外部,调节件与可调杆连接,可调杆的前端穿过端盖,插入连接件的通孔并使得连接件抱紧可调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可调杆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柱状部和第二柱状部,第一柱状部上设置有销孔,定位件穿过连接件的限位槽并插入可调杆的销孔中,通过调整紧固件并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相对于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第二端杆轴承包括带有通孔的轴承头部和轴承杆部,第二端杆轴承的轴承杆部连接到第二端杆轴承的轴承头部,第二端杆轴承轴的承杆部插入第二柱状部的后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第一摆杆与随动轴承连接,连杆装置的前端通过第一端杆轴承与第一摆杆连接,连杆装置通过第二端杆轴承与第二摆杆连接,第二摆杆与开牙轴键连接,拉簧的一端与第二摆杆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模切机,开牙轴的另一端与牙排连接,牙排包含牙片和开牙轮,在使用时,凸轮与随动轴承接触配合,带动第一摆杆摆动,再通过连杆装置将运动递给第二摆杆,因第二摆杆与开牙轴键连接,将运动传递给开牙轴,由此带动开牙轮向上抬起和摆下,进而完成牙片的打开和闭合动作,拉簧的弹簧力可将第二摆杆恢复到起始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种连杆装置,其中紧固件为锁紧螺丝。根据本技术的连杆装置优点在于:通过松开紧固件并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的长度在两个档位之间运动,调节完成后,将连接件上的锁紧螺丝拧紧即可,这使得该调节方便且调节精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结构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剖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中端盖的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应用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剖面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中端盖的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杆装置应用图如图1-4所示:连杆装置4包括第一端杆轴承40、连接件41、定位件42、紧固件47、端盖43、调节件44、可调杆45和第二端杆轴承50,其中第一端杆轴承40与连接件41的一端连接,端盖43与连接件41的另一端连接,调节件44与可调杆45连接,可调杆45的前端通过端盖43与连接件41连接,第二端杆轴承50的前端与可调杆45的后端连接,定位件42穿过连接件41上设置在与“U”型槽411匹配的外壁部分411a上的限位槽412并插入可调杆45的销孔4500中,紧固件47能够穿过连接件41上设置在与“U”型槽411匹配的外壁部分411a上的两个安装孔413并插入到“U”型槽411底部的安装孔上,通过调整紧固件47并通过调整调节件44,使得可调杆45相对于连接件41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42在限位槽412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8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端杆轴承、连接件、定位件、紧固件、端盖、调节件、可调杆和第二端杆轴承,其中第一端杆轴承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端盖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调节件与可调杆连接,可调杆的前端通过端盖与连接件连接,第二端杆轴承的前端与可调杆的后端连接,定位件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限位槽并插入可调杆的销孔中,紧固件能够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两个安装孔并插入到“U”型槽底部的安装孔上,通过调整紧固件并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相对于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包括第一端杆轴承、连接件、定位件、紧固件、端盖、调节件、可调杆和第二端杆轴承,其中第一端杆轴承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端盖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调节件与可调杆连接,可调杆的前端通过端盖与连接件连接,第二端杆轴承的前端与可调杆的后端连接,定位件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限位槽并插入可调杆的销孔中,紧固件能够穿过连接件上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的两个安装孔并插入到“U”型槽底部的安装孔上,通过调整紧固件并通过调整调节件,使得可调杆相对于连接件移动,从而使得定位件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使得与连杆装置连接的牙排在打开和闭合位置间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杆轴承包括带有通孔的轴承头部和轴承杆部,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杆部连接到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头部,第一端杆轴承的轴承杆部通过安装件连接到连接件的前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件为锁紧螺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端盖呈“U”型,端盖包括两个分开的L型连接部,端盖的每个连接部均包括带有安装孔的臂部和带有弧形安装孔的底部,端盖的每个连接部的臂部连接到连接件的后端,使得端盖的每个连接部底部对准,从而使得端盖的每个连接部的底部上的弧形安装孔对准,形成用于固定调节件的安装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带有通孔的环形外壁、邻近端盖贯穿部分环形外壁的“U”型槽、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设置在与“U”型槽匹配的外壁部分上且邻近“U”型槽底部的两个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孔上方的限位槽、设置在“U”型槽底部的两个安装孔、邻近端盖的两个下陷外壁和分别设置在两个下陷外壁上的安装孔,两个固定件分别穿过端盖的两个连接部上的安装孔并插入到连接件邻近端盖的两个下陷外壁上的安装孔中,从而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首云飞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