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43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旋梭轴、剪线凸轮、剪线凸轮曲柄组件、剪线曲柄轴、主动刀组件、次动刀组件和油泵轴套,所述的旋梭轴固设于剪线凸轮,旋梭轴的一端套设于油泵轴套内,主动刀组件的主刀架和次动刀组件的次刀架依次套设于油泵轴套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主动刀组件的主刀曲柄与次动刀组件的次刀曲柄依次穿设于剪线曲柄轴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剪线曲柄轴另一端的缺口与剪线凸轮曲柄组件连接,主刀组件与次刀组件同时由剪线曲柄轴驱动,实现剪线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缝纫中,结构性能稳定,双刀机构调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方便调整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缝纫
,具体涉及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缝纫机的剪线机构是动刀与定刀配合剪线的机构,其弊端为剪线点位于针孔偏右位置,在定刀刃口处啮合,剪线后缝料残余线头较长,影响缝纫的美观,需要手工在做一次剔除线头的工序;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梭轴、剪线凸轮、剪线凸轮曲柄组件、剪线曲柄轴、主动刀组件、次刀组件和油泵轴套,所述的旋梭轴固设于剪线凸轮,旋梭轴的一端套设于油泵轴套内,主动刀组件的主刀架和次刀组件的次刀架依次套设于油泵轴套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主动刀组件的主刀曲柄与次刀组件的次刀曲柄依次穿设于剪线曲柄轴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剪线曲柄轴另一端的缺口与剪线凸轮曲柄组件连接,主动刀组件与次刀组件同时由剪线曲柄轴驱动,实现剪线动作。所述的主动刀组件的结构包括主刀曲柄、主刀连杆、主刀架和主动刀,所述的主刀曲柄的底端为“C”型结构,“C”型结构的开口端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耳朵,两个相平行的耳朵通过螺钉一连接,中间为不规则体,顶端设置有螺母,所述的主刀架的结构包括一圆环和一连接片组成的“L”型,所述的圆环上设置有凸圆,凸圆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连接片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主刀架的凸圆上的螺钉孔与主刀连杆和螺母通过轴位螺钉一连接,主刀连杆和主刀曲柄通过轴位螺钉二和螺母连接于一起,主刀架通过刀片螺钉一与主动刀连接。所述的次刀组件包括次刀曲柄,次刀连杆、次刀架和次动刀,所述的次刀曲柄为一边开槽的矩形块,矩形块上设置有螺钉孔,槽的两侧矩形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次刀连杆为台阶型,两端分别社会子有连接孔,所述的次刀架包括一圆环和一连接片组成的“L”型,所述的圆环上设置有凸圆,凸圆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连接片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次动刀通过定位螺钉和刀片螺钉与次刀架的连接片上的两个连接孔连接,次刀连杆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三与次刀架圆环上的凸圆螺钉孔连接,另一端通过销子与次刀曲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将切线点可控范围扩大,切线点可控制在机针正下方的左右位置,双刀曲柄结构各自不受约束,可灵活调整切线点,控制剪线后缝料残余线头长度,保证剪线后机针线头长度较短,控制鸟巢大小。2、本技术在缝纫中,结构性能稳定,双刀机构调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方便调整与维修。3、本技术构可将剪线的啮合点控制在针孔正下方,使剪线后缝料残余线头变短约3mm,省去剔除线头的工序,省时,省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配分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刀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次刀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机型剪线机构示意图;图7为双曲柄剪线机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旋梭轴,2—剪线凸轮,3—剪线凸轮曲柄组件,4—剪线曲柄轴,5—主动刀组件,5-1—螺钉一,5-2主刀曲柄,5-3主刀连杆,5-4轴位螺钉一,5-5主刀架,5-6主动刀,5-7刀片螺钉一,5-8轴位螺钉二,5-9螺母,6—次刀组件,6-1螺钉二,6-2次刀曲柄,6-3销子,6-4次刀连杆,6-5轴位螺钉三,6-6次刀架,6-7次动刀,6-8刀片螺钉二,6-9定位螺钉,7-油泵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包括旋梭轴1、剪线凸轮2、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剪线曲柄轴4、主动刀组件5、次刀组件6和油泵轴套7。参见图4:所述的主动刀组件5的结构包括主刀曲柄5-2、主刀连杆5-3、主刀架5-5和主动刀5-6,所述的主刀曲柄5-2的底端为“C”型结构,“C”型结构的开口端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耳朵,两个相平行的耳朵通过螺钉一5-1连接,中间为不规则体,顶端设置有螺母5-9,所述的主刀架5-5的结构包括一圆环和一连接片组成的“L”型,所述的圆环上设置有凸圆,凸圆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连接片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主刀架5-5的凸圆上的螺钉孔与主刀连杆5-3和螺母5-9通过轴位螺钉一5-4连接,主刀连杆5-3和主刀曲柄5-2通过轴位螺钉二5-8和螺母5-9连接于一起,主刀架5-5通过刀片螺钉一5-7与主动刀5-6连接。参见图5:所述的次刀组件6包括次刀曲柄6-2,次刀连杆6-4、次刀架6-6和次动刀6-7,所述的次刀曲柄6-2为一边开槽的矩形块,矩形块上设置有螺钉孔,槽的两侧矩形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次刀连杆6-4为台阶型,两端分别社会子有连接孔,所述的次刀架6-6包括一圆环和一连接片组成的“L”型,所述的圆环上设置有凸圆,凸圆上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的连接片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孔,次动刀6-7通过定位螺钉和刀片螺钉与次刀架6-6的连接片上的两个连接孔连接,次刀连杆6-4一端通过轴位螺钉三6-5与次刀架6-6圆环上的凸圆螺钉孔连接,另一端通过销子6-3与次刀曲柄6-2连接。参见图6:为传统机型切刀机构,切线点9位于针孔中心8偏右位置。参见图7:本技术将切线点可控范围扩大,切线点9可控制在机针正下方的左右位置,双刀曲柄结构各自不受约束,可灵活调整切线点,控制剪线后缝料残余线头长度,保证剪线后机针线头长度较短,控制鸟巢大小。本技术旋梭轴1固设于剪线凸轮2,旋梭轴的一端套设于油泵轴套7内,主动刀组件5主刀架5-5的圆环和次刀组件6次刀架6-6的圆环依次套设于油泵轴套7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主动刀组件5与次刀组件6同时由剪线曲柄轴4驱动,所述主动刀组件5的主刀曲柄5-2与次刀组件6的次刀曲柄6-2依次穿设于剪线曲柄轴4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剪线曲柄轴4另一端的缺口与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连接,主动刀组件5与次刀组件6同时由剪线曲柄轴4驱动,实现剪线动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旋梭轴1转动,带动剪线凸轮2,驱动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与剪线凸轮2的曲面配合,使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转动一定角度,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与剪线曲柄轴4配合,也同时转动一定角度,通过松开螺钉5-1,调整剪线曲柄轴4初使位置,可调节主刀曲柄5-2的转动角度,从而便调整了主动刀5-6的终止位置,因主刀曲柄5-2与次刀曲柄6-2同时固定在剪线曲柄轴4上,所以主刀曲柄5-2与次刀曲柄6-2的转动角度相同,调整次刀曲柄6-2的初始位置,便可以控制次动刀6-6的终止位置。通过调节主动刀5-6与次动刀6-7相互的终止位置,可自定义切线啮合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梭轴(1)、剪线凸轮(2)、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剪线曲柄轴(4)、主动刀组件(5)、次刀组件(6)和油泵轴套(7),所述的旋梭轴(1)固设于剪线凸轮(2),旋梭轴的一端套设于油泵轴套(7)内,主动刀组件(5)的主刀架(5‑5)和次刀组件(6)的次刀架(6‑6)依次套设于油泵轴套(7)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主动刀组件(5)的主刀曲柄(5‑2)与次刀组件(6)的次刀曲柄(6‑2)依次穿设于剪线曲柄轴(4)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剪线曲柄轴(4)另一端的缺口与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连接,主动刀组件(5)与次刀组件(6)同时由剪线曲柄轴(4)驱动,实现剪线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梭轴(1)、剪线凸轮(2)、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剪线曲柄轴(4)、主动刀组件(5)、次刀组件(6)和油泵轴套(7),所述的旋梭轴(1)固设于剪线凸轮(2),旋梭轴的一端套设于油泵轴套(7)内,主动刀组件(5)的主刀架(5-5)和次刀组件(6)的次刀架(6-6)依次套设于油泵轴套(7)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所述主动刀组件(5)的主刀曲柄(5-2)与次刀组件(6)的次刀曲柄(6-2)依次穿设于剪线曲柄轴(4)的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剪线曲柄轴(4)另一端的缺口与剪线凸轮曲柄组件(3)连接,主动刀组件(5)与次刀组件(6)同时由剪线曲柄轴(4)驱动,实现剪线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柄驱动的剪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刀组件(5)的结构包括主刀曲柄(5-2)、主刀连杆(5-3)、主刀架(5-5)和主动刀(5-6),所述的主刀曲柄(5-2)的底端为“C”型结构,“C”型结构的开口端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耳朵,两个相平行的耳朵通过螺钉一(5-1)连接,中间为不规则体,顶端设置有螺母(5-9),所述的主刀架(5-5)的结构包括一圆环和一连接片组成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刘永高嘉高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