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638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3:52
一种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该结构包括机头及门排,门排由多个主框架、多个副框架及交叉连杆活动连接而成,机头下端设有容置门排前部的U形容置框,主框架包括第一主框架、第二主框架及无轮主框架,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上设有门排收缩时的缩位结构。门排在收缩时,其前部进入机头下端的容置框内,且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通过其缩位结构相互吻合,使得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相互紧密贴合成空间占比小的整体,且第二主框架的若干大行走轮相互靠近,第一主框架的若干小行走轮错位排列于若干大行走轮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电动伸缩门收缩后的空间占比,最大限度地节省电动伸缩门的设置场地,且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伸缩门,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排在收缩后空间占比达最小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伸缩门以其伸缩自如,易于操控以及富于变化的造型而为人们所青睐,并广泛应于用机关、学校、企业、体育场馆等场所,可对进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传统的电动伸缩门包括机头和由机头驱动的可伸缩门排,其中门排由主框、副框及交叉连杆连接而成。传统伸缩门的门排与机头等宽,其主框、副框及交叉连杆增多为简单的叠合式结构,使得门排在收缩到位后的长度较长,而在许多情况下,电动伸缩门的设置都会受到场地空间及面积的制约,当电动伸缩门收缩到位后,表明伸缩门完全打开,此时,如果伸缩门长度过长,将会挤占伸缩门开启的宽度,这对于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来说是极不合理的。因而,开发一种伸缩门打开时收缩得更加紧密,以留出足够的开启宽度的电动伸缩门就成为一种客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电动伸缩门收缩后的空间占比,使得门排的各构件通过缩位结构相互吻合,形成互相嵌合的收缩体,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省电动伸缩门的设置场地,且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该结构包括机头及门排,所述门排由多个主框架、多个副框架及连接主框架与副框架的多根交叉连杆活动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下端与所述门排的连接侧设有容置门排前部的U形容置框,该容置框的开口端底部装有机头后轮,所述主框架包括多个底部设有小行走轮的第一主框架和多个底部设有大行走轮的第二主框架及无轮主框架,多个大行走轮的轮距与所述机头后轮的轮距相同,多个小行走轮的轮距小于大行走轮的轮距,所述的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上设有门排收缩时的缩位结构,所述的多个第二主框架间隔若干第一主框架、无轮主框架及副框架而设置,且所述门排在收缩时,其前部进入机头下端的容置框内,且所述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通过其缩位结构相互吻合,使得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相互紧密贴合成空间占比小的整体,此时,所述第二主框架的若干大行走轮相互靠近,第一主框架的若干小行走轮则错位排列于若干大行走轮内侧。机头为窄体机头,其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机头前轮和机头后轮,在机头上与机头前轮和机头后轮的轮轴相垂直的一侧设有显示屏,其与设于机头内的主板相连接,所述显示屏的一端伸出机头外。第一主框架是由第一上横杆、第一下横杆及两个第一侧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两个第一侧杆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该开口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喇叭状的第一主框架缩位,第一主框架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小行走轮。第二主框架是由第二上横杆、第二下横杆及两个第二侧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两个第二侧杆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该开口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喇叭状的第二主框架缩位,第二主框架的两个第二侧杆下端外侧各设有一个框形的耳座,两个耳座底部各装有一个大行走轮。无轮主框架是由第三上横杆、第三下横杆及两个第三侧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两个第三侧杆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无轮主框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主框架和第二主框架的宽度,无轮主框架的两个第三侧杆外侧设有与第一主框架的第一主框架缩位及第二主框架第二主框架缩位的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的无轮主框架缩位。副框架是由第四上横杆及两个第四侧杆构成的U形框架,其两个第四侧杆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在其上端和中部设有内凹的弧形的副框架缩位,该副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各固定有一根连接所述交叉连杆的固定杆。交叉连杆分上下两组,各交叉连杆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在副框架的固定杆上,各交叉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套接在第一主框架、第二主框架或无轮主框架的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活动横杆、第二活动横杆或第三活动横杆上,在各交叉连杆的内侧设有向内收缩的凸形连杆缩位。门排的前段从前至后按第一主框架、副框架、无轮主框架、副框架、第一主框架的顺序排列,门排的后段从后至前按第二主框架、副框架、无轮主框架、副框架、第一主框架、副框架、无轮主框架、副框架、第二主框架的顺序排列,使得门排在收缩时通过其第一主框架、第二主框架、无轮主框架、副框架及交叉连杆上的第一主框架缩位、第二主框架缩位、无轮主框架缩位、副框架缩位及连杆缩位相互吻合,形成紧密贴合的层叠结构。第二主框架的大行走轮与所述机头后轮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门排在收缩时,所述的多个大行走轮与所述机头后轮相互靠近,位于多个大行走轮内侧的多个小行走轮相互靠拢。本专利技术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动伸缩门因收缩后空间占比大,长度过长而影响伸缩门的开启宽度问题。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门排的各构件上设置了缩位结构,使得门排的各构件在收缩方向上通过缩位结构相互吻合,即相邻门排的各框架的相对侧的一部分互相嵌合,形成致密的收缩体,因而可最大限度地节省电动伸缩门的设置场地,且更加适合场地有限的场合。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通过错位设置的大小轮结构,使得门排收缩后小轮隐藏于大轮内侧,使收缩后的门排更加紧凑、整洁,因而更具实用性和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门排展开状态前侧视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图1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门排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门排收缩到位状态前侧视图。图8是图5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C部放大图。图10是图7的A向视图。图11是图10的D部放大图。图12是图7的仰视图。图13是图12的E部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门排收缩到位状态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参阅图1、图4、图5、图6,本专利技术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包括机头10、门排20及连接块30。所述门排20可在机头10驱动下前后移动,使门排20展开或收缩,实现电动伸缩门的开启或关闭。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机头10是门排的牵引机构,为减小电动伸缩门收缩后的长度,本专利技术中,将机头10设置为窄体机头,其宽度小于现有的电动伸缩门机头。所述机头10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机头前轮12和机头后轮13,在机头上与机头前轮12和机头后轮13的轮轴相垂直一侧,即门排的前侧设有显示屏14,用于显示车牌号、收费金额等信息。该显示屏14与设于机头内的主板(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所述主板可以是载有伸缩门控制程序的任何公知的主板。所述显示屏14的一端伸出机头外。为使收缩后的电动伸缩门更加整洁和美观,在所述机头10下端与所述门排20的连接侧设有U形容置框11,其可在门排收缩时将门排20的前部容置其中,该容置框11的开口端底部装有机头后轮13。如图1~图6所示,所述门排20由多个主框架21、多个副框架22及连接主框架21与副框架22的多根交叉连杆23活动连接而成。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所述主框架21包括第一主框架211、第二主框架212及无轮主框架213,其中,所述第一主框架211为矩形框架,其由第一上横杆2111、第一下横杆2112及两个第一侧杆2113构成,所述的两个第一侧杆2113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21131,该开口用于使连接交叉连杆的第一活动横杆2114在其中滑动。如图9所示,所述开口21131的两侧设有第一主框架缩位211A,该第一主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包括机头(10)及门排(20),所述门排(20)由多个主框架(21)、多个副框架(22)及连接主框架(21)与副框架(22)的多根交叉连杆(23)活动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0)下端与所述门排(20)的连接侧设有容置门排(20)前部的U形容置框(11),该容置框(11)的开口端底部装有机头后轮(13),所述主框架(21)包括多个底部设有小行走轮(2111)的第一主框架(211)和多个底部设有大行走轮(2121)的第二主框架(212)及无轮主框架(213),多个大行走轮(2121)的轮距与所述机头后轮(13)的轮距相同,多个小行走轮(2111)的轮距小于大行走轮(2121)的轮距,所述的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上设有门排收缩时的缩位结构(211A、212A、213A、22A、23A),所述的多个第二主框架(212)间隔若干第一主框架(211)、无轮主框架(213)及副框架(22)而设置,且所述门排(20)在收缩时,其前部进入机头(10)下端的容置框(11)内,且所述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通过其缩位结构(21A、22A、23A)相互吻合,使得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相互紧密贴合成空间占比小的整体,此时,所述第二主框架(212)的若干大行走轮(2121)相互靠近,第一主框架(211)的若干小行走轮(2111)则错位排列于若干大行走轮(2121)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包括机头(10)及门排(20),所述门排(20)由多个主框架(21)、多个副框架(22)及连接主框架(21)与副框架(22)的多根交叉连杆(23)活动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0)下端与所述门排(20)的连接侧设有容置门排(20)前部的U形容置框(11),该容置框(11)的开口端底部装有机头后轮(13),所述主框架(21)包括多个底部设有小行走轮(2111)的第一主框架(211)和多个底部设有大行走轮(2121)的第二主框架(212)及无轮主框架(213),多个大行走轮(2121)的轮距与所述机头后轮(13)的轮距相同,多个小行走轮(2111)的轮距小于大行走轮(2121)的轮距,所述的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上设有门排收缩时的缩位结构(211A、212A、213A、22A、23A),所述的多个第二主框架(212)间隔若干第一主框架(211)、无轮主框架(213)及副框架(22)而设置,且所述门排(20)在收缩时,其前部进入机头(10)下端的容置框(11)内,且所述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通过其缩位结构(21A、22A、23A)相互吻合,使得主框架(21)、副框架(22)及交叉连杆(23)相互紧密贴合成空间占比小的整体,此时,所述第二主框架(212)的若干大行走轮(2121)相互靠近,第一主框架(211)的若干小行走轮(2111)则错位排列于若干大行走轮(2121)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10)为窄体机头,其底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机头前轮(12)和机头后轮(13),在机头上与机头前轮(12)和机头后轮(13)的轮轴相垂直的一侧设有显示屏(14),其与设于机头内的主板相连接,所述显示屏(14)的一端伸出机头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框架(211)是由第一上横杆(2111)、第一下横杆(2112)及两个第一侧杆(2113)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两个第一侧杆(2113)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21131),该开口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喇叭状的第一主框架缩位(211A),第一主框架的底部两端设有一对小行走轮(21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使门排缩位收缩的电动伸缩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框架(212)是由第二上横杆(2121)、第二下横杆(2122)及两个第二侧杆(2123)构成的矩形框架,其两个第二侧杆(2123)的相对侧中央设有开口(21231),该开口两侧设有向内收缩的喇叭状的第二主框架缩位(212A),第二主框架(212)的两个第二侧杆下端外侧各设有一个框形的耳座(21232),两个耳座(21232)底部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家红陈军曾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红门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