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42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15‑25份、异氰酸酯80‑100份、混合多元醇80‑100份、铵盐10‑2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5‑1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份、离子引发剂5‑10份、溶胀剂5‑10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2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韧性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在具备较软的质地的同时,抗拉伸性能也较为优良,降低了材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疲劳损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
技术介绍
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特有结构和性能,可设计性强,相对密度耐磨、耐水、软硬度可调,弹性及减震性等,通过选择原材料和合理最佳的配方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材料在软度和韧性方面很难达到很好的协调,较软的材料往往韧性差,拉伸的过程中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韧性,抗拉伸能力较强的聚氨酯合成材料。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15-25份、异氰酸酯80-100份、混合多元醇80-100份、铵盐10-2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5-1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份、离子引发剂5-10份、溶胀剂5-10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2混合。所述异氰酸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1:1-2混合。所述铵盐为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氢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磷酸铵或者磷酸氢铵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所述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为甲酰胺或者N,N-二甲基甲酰胺或者N,N-二甲基乙酰。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相对分子量为200-400的硫酸酯表面活性剂。所述离子引发剂为阳离子引发剂。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的高韧性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在具备较软的质地的同时,抗拉伸性能也较为优良,降低了材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疲劳损坏的概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15份、异氰酸酯80份、混合多元醇80份、铵盐1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5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份、离子引发剂5份、溶胀剂5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混合。所述异氰酸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1:1混合。所述铵盐为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所述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为甲酰胺。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相对分子量为200的硫酸酯表面活性剂。所述离子引发剂为阳离子引发剂。实施例2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25份、异氰酸酯100份、混合多元醇100份、铵盐2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1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份、离子引发剂10份、溶胀剂10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2混合。所述异氰酸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1:2混合。所述铵盐为硫酸氢铵、碳酸铵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所述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相对分子量为400的硫酸酯表面活性剂。所述离子引发剂为阳离子引发剂。实施例3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20份、异氰酸酯90份、混合多元醇90份、铵盐15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7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7份、离子引发剂7份、溶胀剂7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5混合。所述异氰酸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1:1.5混合。所述铵盐为磷酸铵和磷酸氢铵的混合。所述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相对分子量为300的硫酸酯表面活性剂。所述离子引发剂为阳离子引发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15‑25份、异氰酸酯80‑100份、混合多元醇80‑100份、铵盐10‑2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5‑1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份、离子引发剂5‑10份、溶胀剂5‑10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2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三乙酯15-25份、异氰酸酯80-100份、混合多元醇80-100份、铵盐10-20份、含酰胺键的极性溶剂5-1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10份、离子引发剂5-10份、溶胀剂5-10份、所述混合多元醇由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按1:1-2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聚氨酯合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钠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按1:1-2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颜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浩洋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