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压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351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低压雾化喷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超低压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该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和安装于喷嘴主体内的压力喷塞。喷嘴主体形成有在轴向上贯通喷嘴主体的流道,流道包括在轴向上彼此邻接的压力腔和层流道,在压力腔的端面上形成有朝向压力腔开口的用于形成弧形分支通道的凹部。压力喷塞的端面压抵于压力腔的形成有凹部的端面,使得液体仅经由弧形分支通道加速流入层流道的汇聚部以形成朝向周向一侧旋转的涡旋。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低压雾化喷嘴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构造用于形成涡旋的旋流结构来对液体进行加速、加压,保证了即使输入液体压强处于小于0.1MPa的超低压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

Ultra low pressure atomizing nozzle and double mixed inj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 ultra low pressure atomizing nozzle, and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n ultra low pressure atomizing nozzle and a double mixing injector. The nozzle comprises a nozzle body and a pressure spruice install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nozzle. The main body of the nozzle is formed in the flow channe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ozzl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flow channel includes a pressure cavity and a layer channel adjacent to each other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a concave part for forming an arc branch channel is form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The end face pressure of the pressure jet is offset to the concave end of the pressure cavity, so that the liquid only accelerates the converging part of the flow channel through the arc branching channel to form a vortex toward the circumferential side. In this way, the ultra low pressure atomizing nozzl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a simple structure to reliably construct a swirling flow structure for the formation of a vortex to accelerate and pressurize the liquid, so as to ensure that a good atomization effect can be obtained even if the pressure of the input liquid is under the ultra low pressure of less than 0.1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低压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超低压雾化喷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超低压雾化喷嘴及采用该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双联混合注射器。
技术介绍
雾化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很广,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园林喷灌等都有雾化技术应用的例子,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中高压雾化,对于低压雾化、尤其是超低压雾化(小于0.1MPa)的研究甚少。常见的低压雾化大部分借助弹簧加压,只能让液体断续的喷射,而无法实现连续的喷射。对于应用到多种液体混合之后呈雾态喷射的情况,使用弹簧加压的方式不能够满足使用者对连续的喷射的需求,因此需要靠流道截面积的突变来加大液体压力从而在连续喷射液体的同时实现液体雾化。但是现有的通过改变流道截面积来实现雾化的手段在超低压雾化领域的效果并不理想。具体地,例如在使用双联混合注射器涂覆两种液体的混合液体的情况下,将混合液体雾化的目的是让混合液体均匀混合同时能均匀形成薄层覆盖在目标位置,现有技术的常见的普通低压雾化喷嘴只适用于压力大于0.3MPa的低压雾化,对于小于0.1MPa的超低压雾化并不适用。因此,采用旋流加速的方式配合截面面积突变来实现超低压雾化,这时,一般需要构造能够形成涡旋的旋流结构来保证雾化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双联混合注射器大多使用纯塑料零件加工,塑料零件批量加工的工艺普遍采用模具技术,由于在喷嘴里面加工细小的旋流结构难度很大,为了构造上述旋流结构,只能采用多个部件配合形成。进一步地,如果采用多个部件配合需要通过冷压压紧后紧密配合,通过精密的压紧设备保证形成旋流结构的各组件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分离。由于组装工艺复杂,坏品率高,在这个工序的损耗很大,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需要对组装后的喷嘴进行通水测试,保证零件装配的公差符合设计的要求,这种装配方式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了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构造用于形成涡旋的旋流结构来对液体进行加速、加压,即使输入液体压强处于小于0.1MPa的超低压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新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双联混合注射器。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所述喷嘴整体具有筒状并且具有轴向、径向和周向,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和安装于喷嘴主体内的压力喷塞,所述喷嘴主体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喷嘴主体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邻接的压力腔和层流道,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且所述汇聚部与所述压力腔直接连通,在所述压力腔的轴向端面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压力腔开口的用于形成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的凹部,并且所述压力喷塞收纳于所述压力腔,所述压力喷塞的轴向端面压抵于所述压力腔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端面,使得所述压力腔与所述汇聚部仅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连通,来自所述压力腔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加速流入所述汇聚部以形成朝向周向一侧旋转的涡旋,所述流道还包括轴心腔和喷射腔,所述轴心腔与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所述喷射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心腔的直径,所述喷射腔与所述轴心腔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来自所述轴心腔的所述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喷射腔并从所述喷射腔喷射出。优选地,所述压力喷塞包括:喷塞主体,所述喷塞主体具有圆柱形状,所述喷塞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所述喷塞主体的轴向端面压抵于所述压力腔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端面;以及至少三个翼片,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从所述喷塞主体朝向径向外侧凸出且在所述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从所述喷塞主体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喷塞主体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中央部并且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与所述喷塞主体形成为一体。更优选地,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与所述喷嘴主体的形成所述压力腔的侧壁过盈配合。更优选地,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每两个所述翼片与所述压力腔的侧壁形成供流入所述流道的液体通过的加速通道,各所述加速通道沿着所述轴向延伸。优选地,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以从所述汇聚部朝向径向外侧呈散射状分布且朝向所述周向上的同一侧弯曲凸出,和/或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截面面积从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与所述压力腔连通的一端朝向与所述汇聚部连通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更优选地,各所述一端在所述周向上均匀分布,各所述另一端在所述周向上均匀分布。更优选地,在所述一端处,形成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外侧壁与形成所述压力腔的侧壁相切;和/或在所述另一端处,形成各所述弧形分支通道的外侧壁与形成所述汇聚部的侧壁相切。优选地,所述喷射腔的直径与所述轴心腔的直径的比值的范围为1:4至2:3,和/或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的直径与所述轴心腔的直径相等,并且所述层流道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与所述轴心腔的在所述轴向上的尺寸相等。优选地,所述流道还包括喷孔部,所述喷孔部位于所述喷射腔的轴向另一侧,所述喷孔部与所述喷射腔连通,所述喷孔部的截面面积从所述喷射腔开始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喷嘴主体还形成有用于与其它组件接合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压力腔连通且位于所述压力腔的轴向一侧,所述安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更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轴向端面形成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状凹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双联混合注射器,所述双联混合注射器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超低压雾化喷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及采用该新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双联混合注射器,该新型的超低压雾化喷嘴使压力喷塞紧密压抵压力腔和层流道的汇聚部的交界面并与该交界面上的凹部形成用于形成涡旋的旋流结构,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构造用于形成涡旋的旋流结构来对液体进行加速、加压,保证了即使输入液体压强处于小于0.1MPa的超低压的状态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另外还简化了安装过程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剖视示意图;图1b是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1c是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a是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压力喷塞的立体图;图2b是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压力喷塞的主视图;图2c是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压力喷塞的后视图。图3a、图3b、图3c、图3d和图3e是用于说明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流道的各部分的说明图。图4a是包括图1a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双联混合注射器的示意图;图4b是用于说明图4a的双联混合注射器中的超低压雾化喷嘴的工作过程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超低压雾化喷嘴(喷嘴)2三通管3注射筒4固定架5推动连杆11喷嘴主体111大径部112小径部12压力喷塞121喷塞主体122翼片S流道S1压力腔S11加速通道S2层流道S21汇聚部S22弧形分支通道S3轴心腔S4喷射腔S5喷孔部M安装腔M1环形凹槽M2内螺纹部A轴向R径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技术的超低压雾化喷嘴整体为筒状,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所说明的轴向、径向和周向是指超低压雾化喷嘴的轴向、径向和周向;轴向一侧是指图1a中的右侧,轴向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超低压雾化喷嘴及双联混合注射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低压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整体具有筒状并且具有轴向、径向和周向,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和安装于喷嘴主体内的压力喷塞,所述喷嘴主体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喷嘴主体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邻接的压力腔和层流道,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且所述汇聚部与所述压力腔直接连通,在所述压力腔的轴向端面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压力腔开口的用于形成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的凹部,并且所述压力喷塞收纳于所述压力腔,所述压力喷塞的轴向端面压抵于所述压力腔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端面,使得所述压力腔与所述汇聚部仅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连通,来自所述压力腔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加速流入所述汇聚部以形成朝向周向一侧旋转的涡旋,所述流道还包括轴心腔和喷射腔,所述轴心腔与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所述喷射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心腔的直径,所述喷射腔与所述轴心腔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来自所述轴心腔的所述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喷射腔并从所述喷射腔喷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压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整体具有筒状并且具有轴向、径向和周向,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主体和安装于喷嘴主体内的压力喷塞,所述喷嘴主体形成有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喷嘴主体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在所述轴向上彼此邻接的压力腔和层流道,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且所述汇聚部与所述压力腔直接连通,在所述压力腔的轴向端面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压力腔开口的用于形成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的凹部,并且所述压力喷塞收纳于所述压力腔,所述压力喷塞的轴向端面压抵于所述压力腔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端面,使得所述压力腔与所述汇聚部仅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连通,来自所述压力腔的液体能够经由所述至少三条弧形分支通道加速流入所述汇聚部以形成朝向周向一侧旋转的涡旋,所述流道还包括轴心腔和喷射腔,所述轴心腔与所述层流道的汇聚部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所述喷射腔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心腔的直径,所述喷射腔与所述轴心腔在所述轴向上直接连通,来自所述轴心腔的所述液体能够流入所述喷射腔并从所述喷射腔喷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压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喷塞包括:喷塞主体,所述喷塞主体具有圆柱形状,所述喷塞主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压力腔的直径,所述喷塞主体的轴向端面压抵于所述压力腔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端面;以及至少三个翼片,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从所述喷塞主体朝向径向外侧凸出且在所述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从所述喷塞主体的轴向一侧的端面延伸到所述喷塞主体的在所述轴向上的中央部并且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与所述喷塞主体形成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压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翼片与所述喷嘴主体的形成所述压力腔的侧壁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压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向上相邻的每两个所述翼片与所述压力腔的侧壁形成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础藩林丽敏邓坤学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